-
公开(公告)号:CN10522006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723008.5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珠光体钢,其包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41‑0.80%,Si:0.3‑1.2%,Mn:1.8‑3.1%,Al:2.9‑6.8%,P:≤0.01%,S:≤0.01%,其余为Fe。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首先将钢迅速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等温,使钢件充分奥氏体化;再将钢件快速冷却至550~650℃之间等温,然后进行慢速变形,形变量为10‑60%,变形完后再继续进行等温5‑20min;最后通过空冷或喷水冷却到室温,在室温获得纳米级的珠光体显微组织。本发明碳含量有较大幅度降低,提高可焊性和冲击韧性而且也会缩短处理周期;钢中添加的合金元素价格低廉,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80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348987.0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纳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纳米贝氏体钢成分设计,降低其C含量,加入Si、Al等较为廉价的合金元素,同时在慢速降温过程中通过变形的方法来加速其相变过程。其包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2‑0.49%,Si:1.0‑2.1%,Mn:1.5‑3.5%,Mo:0.5‑1.2%,Al:2.0‑4.0%,P:≤0.01%,S:≤0.01%,其余为Fe。此方法不仅直接减少了添加合金元素的成本,而且由于其较低的合金元素含量,进行均匀化处理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从而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972197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425865.7
申请日:2015-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条电弧焊的焊接过程质量评价方法,是采集焊接过程中离散的焊接电压信号和焊接电流信号,通过小波变换分析得到低频电压信号和低频电流信号,将焊接过程分成等时间段的m段,计算每个时间段内低频电压信号的平均值,再求出m个低频电压信号平均值的平均值,计算出m个低频电压信号平均值的变异系数,通过与焊接过程评判数据库中一系列变异系数进行比较,计算得到焊接过程的基础分值,进而采用长时短路时间对基础分值进行修正,得到焊接过程最后的量化评价分值,作为反映操作能力的基本判据,能够对焊接工人的操作技能进行客观、标准的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42053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20587.5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22C9/00 , C22C9/01 , C22C32/00 , C22C30/02 , C22C1/05 , B22F9/04 , B22F1/00 , B22F3/02 , B22F3/10 , B22F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95 , C22C9/00 , B22F3/02 , B22F3/1055 , B22F9/04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1/058 , C22C9/01 , C22C30/02 , C22C32/0021 , B22F2009/041 , B22F3/10 , B22F3/1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Cu基多相复合材料,以Cu,MoO3和Al粉为原料,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多相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使MoO3和Al粉充分混合,进行预成型,形成由MoO3和Al组成的预成型坯体;然后使预成型件在600℃-1000℃之间进行烧结0.5h-1h,使其发生下面反应:MoO3+2Al →Al2O3+Mo,形成由Al2O3和Mo组成的骨架;最后利用选区激光烧结使低熔点的Cu在由Al2O3和Mo组成的骨架上进行压力渗透,获得组织致密的Cu/Al2O3/Mo多相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推广,制得的多相材料与Al2O3/Cu合金相比致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80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48987.0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纳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纳米贝氏体钢成分设计,降低其C含量,加入Si、Al等较为廉价的合金元素,同时在慢速降温过程中通过变形的方法来加速其相变过程。其包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 0.2-0.49%,Si: 1.0-2.1%,Mn: 1.5-3.5%,Mo: 0.5-1.2%,Al:2.0-4.0%,P:≤ 0.01%,S:≤ 0.01%,其余为 Fe。此方法不仅直接减少了添加合金元素的成本,而且由于其较低的合金元素含量,进行均匀化处理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从而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045950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581738.2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合金高强韧性复相钢,其包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40-0.90%,Si:0.5-2.0%,Mn:0.5-3.0%,Cr:0.5-4.0%,Al:2.0-5.0%,S:≤0.01%,P:≤0.01%,其余为Fe。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首先将钢迅速加热到850~1000℃等温2~30min,使工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快速淬火到-20~50℃,以获得部分过饱和马氏体和未发生马氏体相变的奥氏体;再将上述工件在300~600℃等温5~600min进行碳分配;最后淬火到室温获得复相钢。本发明工艺简单,增加了钢强度,又保证了良好的韧性,且低合金化成本低廉,工业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14913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7625.5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N15/06
Abstract: 一种基于背光图像的焊接烟尘监测方法,是利用透镜组将一个背景光源产生的光聚焦在焊丝端部,在背景光源对侧设置滤光片,滤掉电弧和背景光源产生的强光,在滤光片上形成清晰的电弧烟尘影像,对所述电弧烟尘影像进行连续拍摄,得到连续的电弧烟尘图像,将烟尘图像传输至计算机图像处理单元,选择影像上部和侧部区域,读取该区域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计算得到该区域的灰度平均值,以灰度平均值减去背景灰度值,得到拍摄瞬时的烟尘灰度值,根据预先建立的烟尘灰度值与烟尘浓度关系曲线,即可得到拍摄瞬时的烟尘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7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491491.9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工程热喷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善喷涂粒子沉积环境的装置和方法;在喷枪的喷管与基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贯穿的控制孔;所述控制孔的几何中心位于喷管的轴线上;通过喷枪喷管将粒子沿控制孔喷出,使粒子喷涂在基体上;本发明实现了喷涂粒子的沉积环境由“极端‑不可控”转变为“温和‑可控”,使粒子在与基体接触时其速度和温度被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了涂层孔隙率高、结合强度低、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18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94686.8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熔中间层的镁与铝快速固‑液MIG扩散焊方法。本发明适用于镁与铝异种金属之间的焊接,中间层材料可以选择钛、钛合金、镍、镍合金中的一种,焊前清除中间层、镁母材、铝母材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使待焊面光洁、干燥并且无杂质。先用工装夹具将一种母材与箔状中间层固定,使用母材对应成分的焊丝焊接,焊后工件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将焊好的复合结构与另一种母材对接固定,使用该母材对应成分的焊丝焊接;焊后工件自然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通过添加中间层的方式对镁与铝异种金属进行焊接,焊接时控制中间层不熔化,目的是利用固态中间层避免液态镁与液态铝的直接接触反应和有害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获得连接可靠的焊接接头。
-
公开(公告)号:CN116423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74504.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感应热丝GTA增材制造钛铝合金的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调节送丝速度、扫描速度、焊接电流、高频感应加热功率等工艺参数,使钛焊丝在送进电弧前预热到一定温度,保证两种焊丝在同一电弧的加热下能够实现同步连续熔化,获得成分组织均匀的钛铝合金构件。本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目前GTA增材制造金属间化合物时异质双丝熔化不同步的问题,提高制造过程的稳定性,拓宽了制备钛铝合金的工艺参数区间,可以减小焊接热输入,改善组织,提升构件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