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储氢余热回收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2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29105.8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氢余热回收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包括第一级压缩机以及热电发电装置,热电发电装置的内部分别设有热介质通道、冷介质通道以及位于热介质通道与冷介质通道之间的热电模块;其中,第一级压缩机的高温氢气出口接入热介质通道的热介质输入端口,并通过热介质通道的出口将经热电降温处理后的氢气输送至换热器;冷介质通道的冷介质输入端口与冷却介质供应单元连接,同时冷介质通道的出口接入冷介质回收单元中;热电模块在热介质和冷介质所形成的温差作用下产生可储存的电能,换热器对接收到的氢气进行换热降温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冷却、发电以及热供应三联产的储氢余热回收效果。

    一种电气热网络与能量枢纽协同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6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58467.1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热网络与能量枢纽协同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规划将配电网、天然气网和供热网络进行耦合的能量枢纽模型;步骤2:确定能源需求数据,供给侧能源价格、可再生能源出力数据及能量枢纽中热电联产、电热泵、电制冷、吸收式制冷机和电、热、冷储能设备的基本运行参数;步骤3:建立目标函数,并根据配电网、天然气网、供热网络能源平衡约束以及能量枢纽的运行约束,完成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的建模;步骤4:求解得到多能源系统结构和能量枢纽内的配置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研究局限于单一规划结构或配置容量的问题,且降低了单一规划造成的成本问题,充分发挥多能源系统的高能源利用率优势。

    一种基于建筑用电负荷特征的负荷分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9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7472.X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建筑用电负荷特征的负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建筑的用电总负荷和对应环境温度的时序数据,构成用电总负荷数据集;将用电总负荷划分为基础负荷、活动负荷和空调负荷;从用电总负荷数据集中分解出基础负荷、活动负荷和空调负荷;所述的分解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对用电总负荷数据进行清洗;根据用电总负荷数据集确定各环境温度下的基础负荷;根据用电总负荷和对应的基础负荷,通过聚类算法将用电总负荷数据集分布的日期划分为非空调日和空调日;确定非空调日的活动负荷以及空调日的活动负荷和空调负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对建筑总用电负荷的分解,掌握建筑各项负荷的用能规律。

    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电厂捕集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9871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29209.7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电厂捕集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子系统:用以通过接收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得到氧气以及作为底物气体的氢气;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以电厂烟气为源头捕集回收作为底物气体的二氧化碳;H2/CO2生物甲烷化子系统:用以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底物气体通过产甲烷菌的代谢作用生成甲烷并入天然气管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甲烷反应效果更好、二氧化碳转化效率更高、能量损耗更小、高效可靠、模块化建设且扩展性强、推广应用潜力大等优点,通过应用多种绿色低碳技术,构建了新型绿色的能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深度消纳和二氧化碳的减量化处理。

    火电厂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620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27146.8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火电厂内汽轮机的数据和运行工况建立等效焓降模型,该模型根据不同循环水温度确定对应的汽轮机的排汽背压,再以抽汽压力和排汽背压为基础,计算出汽轮机效率和发电量;步骤二、根据汽轮机的特性建立火电厂冷端优化模型,对汽轮机效率和发电量进行修正;步骤三、根据吸收式溴化锂热泵的性质建立吸收式热泵模型,计算吸收式热泵耦合火电厂供热后的COP和供热量;步骤四、根据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供热系统设定不同运行参数(循环水温度和抽汽压力),再通过步骤一至三的模型进行联合计算,并按照当地上网电价和供热价格计算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得到最优的运行参数。

    一种聚光型蓄热式光伏光热空气集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653123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254989.3

    申请日:2021-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光型蓄热式光伏光热空气集热器,其包括框体、聚光器和集热组件,聚光器位于所述框体顶部,集热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框体内部的光伏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光伏组件下部的蓄热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与蓄热组件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框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框体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既能够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同时聚光器还可以提高太阳辐射的热流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太阳能转换利用效率以及吸收利用率,增大集热器出气口的温度调节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