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光照不均匀的LBP人脸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2907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43863.9

    申请日:2014-07-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光照不均匀的LBP人脸识别方法,解决光照不均匀影响LBP人脸识别率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人脸灰度图片I变换到Log域,分离出带着光照不变信息的人脸图片R;将人脸图片I进行阈值分割,得到标记出光照区域和阴影区域的图片M;根据图片M,将图片R和图片I进行合并成一张消除掉光照区域和阴影区域的新图片N;对图片N各个子块提取LBP纹理特征向量;最后将各个子块的LBP特征向量按顺序串成一个特征向量,此向量即最后提取的消除光照影响的LBP特征向量。本发明大大减小光照对人脸识别的影响,有效改善人脸识别的光照鲁棒性,提升人脸识别的正确率。

    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摸屏快速扫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41949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5293.3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摸屏快速扫描系统,包括一中央处理单元、一驱动控制单元、一感应反馈单元和一电源管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感应反馈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连接需要扫描的投射电容式触摸屏的驱动电极,所述感应反馈单元连接所述需要扫描的投射电容式触摸屏的感应电极,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为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驱动控制单元和感应反馈单元提供电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将自电容和互电容的扫描进行结合,从两个角度对投射电容式触摸屏进行扫描,在保证扫描精确度的条件下缩短扫描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实现对多点移动目标的快速识别。

    基于背景提取与分区修复的DIBR空洞填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581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48681.6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背景提取与分区修复的DIBR空洞填补方法,首先利用视频序列重建背景图像和背景深度图:利用视频序列和与之对应的深度图序列,比较每个像素点在每帧画面中所对应的深度值,将深度值最大时的像素作为背景图像的像素,通过逐帧比较获得真实的背景图像和与之对应的背景深度图;其次,计算画面中前景图像区域;最后,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策略填补空洞。本发明对不同区域的空洞采取不同的填充方法,从而获得较为可靠和真实的填补效果,从实验结果来看,本文方法获得的PSNR数据优于其他算法,并且与真实视点比较的结构相似度达到99.1%,比传统方法提高超过10%。

    一种基于卷积网络的台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298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56448.2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网络技术的台标识别方法,针对处理相似台标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级联神经网络来分类识别台标。其步骤是:第一步采集所需要识别的台标样本;第二步建立级联型卷积网络阵列,把采集的样本进行训练;第三步测试的图像经过卷积神经网络阵列运算,第四步统计阵列计算的结果判定所属台标。本发明已经在PC机进行了实验,进行40个电视台标的识别,包括10个CCTV电视台标和29个非CCTV台标、1个非台标。识别结果:40个台平均识别率为96.98%,平均错误率为0.62%。

    直下式LED背光源均匀性控制的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314838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10298963.0

    申请日:2011-09-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均匀性控制的方法和系统,其包括反馈控制方案和灰度值校正方案,该反馈控制方案是通过反馈模块的负反馈作用来实现电流的控制,进而实现亮度均匀性的控制;该灰度值校正方案是通过FPGA信号处理模块查找存入数据缓冲模块的直下式LED背光源不同区域电流和亮度的对应关系表,向列灰度驱动单元和行扫描驱动单元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背光源的亮度,实现亮度均匀,最大限度的满足LCD对背光源亮度均匀性的要求。

    基于人体热舒适性的便携式OLED集中控制照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9655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30447.9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体热舒适性的便携式OLED集中控制照明系统,包括一中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一总线转化器连接复数个OLED色温调节子系统。该系统采用混合供电并且能够通过手持终端进行远程监控,同时通过总线组网方式智能控制各个相邻独立OLED色温调节子系统的运行,并且结合环境舒适度,根据各个OLED色温调节子系统环境的变化自动地调节三基色OLED光源的色温和亮度,满足人的热舒适性的需求。本发明采用总线组网方式,布线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根据需要添加或者删除节点子系统,使得本系统更具灵活性。

    发射单元单阴单栅式无介质三极FED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8118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10561422.8

    申请日:2010-1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1/20 H01J1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射单元单阴单栅式无介质三极FED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阳极板和阴栅板,其特征在于:阴栅板上间隔均布有阴极和栅极,所述阴极和栅极在阴栅板上按阴极-栅极结构循环设置,以在阴栅板上形成依次并排的多个阴-栅结构的电子发射单元,各阴、栅电极之间为真空状态,阳极板上对应间隔均布有阳极,该驱动方法阴栅电压起扫描作用,阳极电压起信号调制作用,当阴栅板每根电极固定作为阴极或栅极时,采用固定电压驱动,当阴栅板上的电极可阴栅互换时,采用脉冲扫描的驱动方法。该装置制造工艺简单,制造难度低,相应的驱动方法有利于提高FED显示装置的工作性能。

    LCD-FED双屏结构高动态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29039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35141.7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CD-FED双屏结构高动态显示系统,包括一LCD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液晶面板设置于一FED面板的上方。FED是一种主动发光型的全固体化的平面光源器件,具有亮度高、屏显均匀、可扫描、功耗低、寿命长、重量轻、厚度薄、环保无汞污染、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广以及可工作于较宽的温度范围等优点。基于LCD-FED结构开展高动态范围视频显示方面的研究,充分利用其亮度高、可高速动态扫描的特点,克服算法研究和显示器性能提升两方面的片面性,重点提升显示的时空连续性,在双屏显示技术方面获得技术创新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

    发射单元双栅单阴式无介质三极FED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8119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10561421.3

    申请日:2010-1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射单元双栅单阴式无介质三极FED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阳极板和阴栅板,其特征在于:阴栅板上间隔布设有阴极和栅极,所述阴极和栅极在阴栅板上按一定结构循环设置,以在阴栅板上形成依次并排的多个栅-阴-栅结构的电子发射单元,各阴、栅电极之间为真空状态,阳极板上对应间隔均布有阳极,该驱动方法阴栅电压起扫描作用,阳极电压起信号调制作用,当阴栅板每根电极固定作为阴极或栅极时,采用固定电压驱动,当阴栅板上的电极可阴栅互换时,采用脉冲扫描的驱动方法。该装置制造工艺简单,制造难度低,相应的驱动方法有利于提高FED显示装置的工作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