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151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11058665.2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及监测与分析方法,属于岩土力学技术领域。该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应用于堆积体滑坡,该堆积体滑坡包括滑床(13)、滑体(12),于所述滑床(13)与所述滑体(12)之间的接触面形成滑动面(14),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包括测管(1)、固定支柱(2)、支架(5)、边部拉线(3)、第一中部拉线(6a)、第二中部拉线(6b)、第三中部拉线(6c)、第四中部拉线(6d)、第一位移传感器(4a)、第二位移传感器(4b)、第三位移传感器(4c)、第四位移传感器(4d)和测球(7)。该监测与分析方法基于该监测装置而实现。通过其可以确定滑坡滑动方向且能跟踪米级以上的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1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191999.7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量程全天候滑坡体倾斜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支座、传力杆、太阳能板、数据监测装置、滑坡体变形数据分析预警系统,所述数据监测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带坐标的光电感应板、光电控制器以及无线传输装置。三个支座的一端固定于滑坡体内,三个支座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传力杆与所述数据监测装置连接,所述带坐标的光电感应板设于激光发生器下方,光电控制器与激光发生器和带坐标的光电感应板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与所述光电控制器连接。本发明是利用地球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变的特性,把重力方向作为滑坡体变形的基准线,实现了高精度、大量程和不受外界气候、通视条件影响的全天候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03180.X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模拟双组节理岩体力学行为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岩石力学数值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模拟岩石工程结构的几何模型;进行块体切割,使相邻节理之间的间距为m级尺度,生成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构成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的接触边界;进行模型化处理,得到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内包含的双组斜交节理,使得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内包含的双组斜交节理为cm级尺度;进行数学模拟,获取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的刚度矩阵;求解和分析,得到与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相对应的力学行为参数。该装置、介质及设备能够用于实现该方法。其建立连续‑非连续耦合的双尺度模型,从而可以实现对双组节理岩体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98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490278.1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饱水压力的岩石膨胀性及劣化特征测试装置,包括饱水容器、反力压紧机构、注水机构、膨胀性检测机构及劣化特征测试机构,其中,饱水容器具有一密闭的饱水腔,饱水腔内用于放置岩样,当岩样置于所述饱水腔内后,反力压紧机构压设于岩样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水机构向所述饱水腔内注水且使所述饱水腔内的水压保持在预设压力值,从而使饱水腔内的岩样处于设定水压条件下,通过反力压紧机构使岩样的位置保持稳定,通过膨胀性检测机构检测岩样在设定水压条件下的膨胀率,通过劣化特征测试机构检测岩样在设定水压条件下的劣化程度,从而为高坝坝基岩体的岩石膨胀及劣化规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88162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27378.8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稳性防汛构筑物及其快速搭建方法,所述自稳性防汛构筑物包括供水系统、与所述供水系统连接的拼接式水袋组件,所述拼接式水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水袋管,水袋管的周身和端面分别设有周身连接单元和端面连接单元,至少两个水袋管通过周身连接单元和端面连接单元分别实现周身侧壁联排拼接和端面串接,封闭式或线条状非封闭式的自稳性防汛构筑物,水袋管设有与供水系统连通的进水口,远离进水口的一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通过水袋管排气阀控制开闭。本发明可增加有效的堤坝防洪高度或降低堤基的水力比降,显著提升堤防管涌与漫顶溃堤等险情的抢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0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549425.6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C7/0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隧洞结构面产状双激光照准测量方法,属于岩土力学测试技术领域。该测量方法包括:建立以隧洞的轴线方向为Y轴、天顶方向为Z轴的测量坐标系;根据水平方位角分别为0°0′0″、180°0′0″时全站仪与隧洞壁面的平距以及隧洞的直径,确定测量坐标系的原点在隧洞横断面的位置;获取隧洞结构面迹线的特征点的局部坐标;直至特征点的数量达到3个及以上时,连接各特征点,得到隧洞同一结构面的出露迹线;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测站有效测量距离内的所有结构面的出露迹线;对所有结构面的出露迹线进行后处理,得到所有结构面的产状信息。其能够为隧洞围岩关键块体的搜索和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必须的基础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54712.9
申请日:2025-04-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实应力作用下的岩体剪胀角原位测试方法及系统,属于岩石力学测试技术领域,该发明通过在岩体试件的工程位置,安装液压伺服模块、侧向压力加载模块、轴向压力加载模块、变形测量模块和控制处理模块,获得岩体试件的原位测试装置,解决了工程尺度上含裂隙岩体试件原位测试的难题,同时,进行真三轴条件下的损伤试验得出了岩体试件的损伤模型,对岩体试件的可用性及损伤状态进行判断与评估,最后,通过轴向压力加载模块和侧向压力加载模块的差异化加载,考虑了中间主应力和主应力轴旋转对岩体剪胀角的影响,通过对塑性轴向应变与塑性体应变关系曲线的拟合,解决了常规室内测试中难以考虑不同压力阶段下剪胀角非线性变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3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41424.8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定位与倾角测斜的危岩运动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库岸危岩崩塌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危岩测点布置激光雷达、倾角仪和加速度计,在危岩变形区域外布置三个球形靶点,接着采用手持RTK测量仪定位三个球形靶点的球心三维坐标,然后利用激光雷达测量危岩测点与每个球形靶点的距离,最后根据三球面定位法解算出危岩测点的三维坐标;再利用倾角仪测量危岩测点的倾斜角,由后处理软件根据不同时刻危岩测点的三维坐标绘制运动轨迹,并生成危岩运动姿态模型,将加速度、变形数据与预设阈值对比,当超出预设阈值时对危岩崩塌进行预警。本发明能够实时获取危岩的空间运动轨迹和倾斜状态,实现库岸危岩运动姿态的监测及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4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71102.0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纯视觉感知的空‑天‑地危岩崩塌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危岩崩塌预警技术领域,该发明通过巡航无人机、RTK定位模块、视觉传感装置、空投靶点布设装置和实时建模工作站,以非接触纯视觉感知的方式解决了现场布设监测设备的工序繁琐、效率低和危险性大等问题,同时,通过RTK定位模块结合公用基准站实时定位无人机位置,再根据空投的圆盘标靶对影像数据进行矫正,解决了基于GNSS定位技术精度差和易受干扰等问题,最后,通过实时三维模型解算危岩位移、倾斜度并生成运动态势及评估模型,采用多指标综合权重法进行分级预警,该发明以无人机为主要设备,避免了硬件的重复投入,适合在人员无法进入的库岸迎水面危岩区域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6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811094981.5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一种恒流循环渗流环境下预应力锚杆腐蚀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涉及锚杆腐蚀试验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腐蚀实验系统不能精确地对高边坡中的预应力锚杆进行准确测定。系统包括:腐蚀试验腔体、预应力锚固基座、恒流渗流循环装置以及电化学测试装置。腐蚀试验腔体的两端具有供待测试锚杆穿设的穿设孔;预应力锚固基座包括供待测试锚杆第一端锁定的第一支撑墙体以及供待测试锚杆第二端锁定的第二支撑墙体;恒流渗流循环装置的渗流出液端与腐蚀试验腔体的入液端连通,恒流渗流循环装置的渗流入液端与腐蚀试验腔体的出液端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能精确地控制介质流速,精确评价流速对预应力锚杆腐蚀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