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组合式冷却水道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公开(公告)号:CN202146982U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20136707.7

    申请日:2011-05-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具有组合式冷却水道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1)。该窄面铜板(1)的工作面包括平面区域和斜面区域(2),平面区域位于中部,斜面区域(2)位于两侧的边角部,其中斜面区域(2)在横截面上的直线长度L为5~150mm,窄面铜板内部分布有沿高度方向上下贯通的圆形和矩形冷却水道,其中斜面区域(2)的内部分布有1~6个宽度为4~8mm的矩形冷却水道(5)和1~6个直径为5~10mm的圆形冷却水道(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设计的倒角有利于铸坯窄面形状的优化,倒角内部的组合式冷却水道可以控制微合金化钢种边角部的裂纹缺陷,有利于延长窄面铜板的使用寿命。

    一种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725727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20113000.8

    申请日:2014-03-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凝固和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该支撑辊装置包括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可移动轴承座(2)、轴承座移动轨道(3)、轴承座运动的把持机构(4)、铸机的内弧或外弧框架(5);在铸机的水平段的内弧和/或外弧框架(5)上设有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该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的支撑面与带倒角连铸坯(6)与内/外弧大面相接的较小的钝角(7)相接触并挤压,使得该较小的钝角(7)被挤成两个较大的钝角(8-1)和(8-2)。本实用新型的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可在完全控制和消除角部横裂纹的情况下,达到优化铸坯角部形状、消除板材边部直裂的目的。

    一种具有振动底座的连铸支撑辊

    公开(公告)号:CN211638246U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21653591.7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振动底座的连铸支撑辊,它包括与铸坯(9)接触的支撑辊辊体(1)、贯穿支撑辊辊体(1)的支撑轴(2)、轴承座(3)和基体框架(8),其中:所述支撑辊进一步包括振动底座,所述振动底座包括振动源体(5)和固接在基体框架(8)上的振动弹性体(6);所述振动源体(5)设置在轴承座(3)与振动弹性体(6)之间,和/或支撑辊辊体(1)与基体框架(8)之间;所述振动源体(5)由流体动力源驱动对轴承座(3)和/或支撑辊辊体(1)进行高频、小振幅振动,进而使铸坯(9)的坯壳受力并产生垂直于铸坯表面的振动。该装置实现连铸坯的晶粒细化,可有效改善铸坯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金属凝固过程中弥散植入细微异相粒子的方法和添加原料

    公开(公告)号:CN100513009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10119933.2

    申请日:2007-08-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的凝固与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凝固过程中弥散植入细微异相粒子的方法和添加原料,该方法是向凝固过程中的金属液内连续喂入一种由金属或合金基体以及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棒或板带,这种棒或板带中含有重量百分比0.2%~6%、尺寸为10nm~1000nm的金属氧化物,并在振动源的驱动下做高频小振幅振动,其插入金属液的部分被连续熔化,而其中的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则在振动和流体流动的作用下被均匀弥散到整个液相中,使凝固后的金属组织中得到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微粒子。这些细微粒子不仅为金属液的凝固形成等轴晶带来大量形核核心,而且对其后的金属加工过程中的相变、热处理以及焊接等晶粒长大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金属凝固过程中弥散植入细微异相粒子的方法和添加原料

    公开(公告)号:CN101104197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119933.2

    申请日:2007-08-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的凝固与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凝固过程中弥散植入细微异相粒子的方法和添加原料,该方法是向凝固过程中的金属液内连续喂入一种由金属或合金基体以及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棒或板带,这种棒或板带中含有重量百分比0.2%~6%、尺寸为10nm~1000nm的金属氧化物,并在振动源的驱动下做高频小振幅振动,其插入金属液的部分被连续熔化,而其中的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则在振动和流体流动的作用下被均匀弥散到整个液相中,使凝固后的金属组织中得到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微粒子。这些细微粒子不仅为金属液的凝固形成等轴晶带来大量形核核心,而且对其后的金属加工过程中的相变、热处理以及焊接等晶粒长大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一种激发金属液形核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40588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510000412.6

    申请日:2005-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铸造领域,是一种凝固过程中激发金属液形核的方法和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冷却能力的晶核发射器1和振动发生源2,该冷却的晶核发射器1浸入铸造或连铸前的金属液体6中,使得金属液在晶核发射器上迅速形成初生晶核,晶核发射器1的高频小振幅振动使得晶核被大量、连续不断的弹射到金属液体中,形成其后金属凝固过程中生成大量等轴晶的核心8。达到提高铸件内部等轴晶率的目的,同时可改善铸坯中心缩孔和疏松。

    一种薄带连铸机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704C

    公开(公告)日:1999-03-31

    申请号:CN95102820.0

    申请日:1995-03-27

    Inventor: 王玫 金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板带连铸装置,其大冷却辊5的上端为小冷却辊6,钢包1中的钢液从浇口2进入大、小冷却辊之间的辊缝经过冷却得到铸带9,在小冷却辊6的出端、铸带9外侧沿着大冷却辊5圆周安装有数个导辊7,导辊7的机架上分别有压下螺钉,大冷却辊5为复合结构,中间层为铜或铜合金,外表面为高熔点金属如镍等镀层,内壁为发汗材料,该装置可使铸带脱离铸机的温度低于850℃,并实现边铸边轧,铸带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降低能耗。

    一种提高连铸坯质量的方法及震动支撑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56203C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410069058.8

    申请日:2004-07-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提高连铸坯质量的方法及震动支撑辊装置。该方法通过紧贴在连铸坯壳外壁的震动支撑辊在保持与连铸坯表面同步转动的同时,在震动源的驱动下做垂直于铸坯厚度方向或平行于拉坯方向的震动,并通过接触将这种震动传输给带液芯的凝固壳。上述方法所用的震动支撑辊装置由紧贴在连铸坯外壁的震动支撑辊、与其相连接的震动传输管线以及震动发生源组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通过结构简单、易控制的震动支撑辊装置来提高连铸坯中心等轴晶率以达到明显改善连铸坯中心缩孔和疏松、减少偏析且有效避免了采用凝固末端轻压下所造成的轧制裂纹产生,从而改善连铸坯质量的优点。

    一种电磁连铸结晶器用铜合金材料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52245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104917.7

    申请日:2005-0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中电磁连铸技术的制造领域。特别适用于连铸技术中结晶器用铜合金材料。本发明所设计的电磁连铸结晶器用铜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该铜合金材料的具体化学成分重量%为:Si 0.6-1.1%;Ni 1.4-3.4%;Mn 0.1-0.45%;Fe≤0.1%;Zn≤0.2%;Sn≤0.1%;Al≤0.02%;Pb≤0.015%;其余为铜。采用本发明铜合金材料以及由该材料所制备的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该铜合金材料导热、导电、绝缘和力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好和产品的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

    一种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1413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92626.X

    申请日:201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凝固和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和方法。该支撑辊装置包括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可移动轴承座(2)、轴承座移动轨道(3)、轴承座运动的把持机构(4)、铸机的内弧或外弧框架(5);在铸机的水平段的内弧和/或外弧框架(5)上设有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该带α角斜面的支撑辊(1)的支撑面与带倒角连铸坯(6)与内/外弧大面相接的较小的钝角(7)相接触并挤压,使得该较小的钝角(7)被挤成两个较大的钝角(8-1)和(8-2)。本发明的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和方法,可在完全控制和消除角部横裂纹的情况下,达到优化铸坯角部形状、消除板材边部直裂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