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洞天平应变计粘贴工艺质量的检验装置和检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966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77453.1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天平应变计粘贴及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洞天平应变计粘贴工艺质量的检验装置和检验方法。质量检验装置包括水平固定的校准支杆,校准支杆的柱段上设置竖直的螺杆,螺杆的下端依次固定十字铰链、阻力分量试件、砝码吊杆和码盘;阻力分量试件从上至下依次为上过渡段、测量梁和下过渡段;测量梁的上端设置上阻力支撑片,测量梁的中段粘贴若干个应变计,应变计组成惠斯通全桥电路,测量梁的下端设置下阻力支撑片。质量检验方法包括检测绝缘电阻、零漂和滞后。质量检验装置和检验方法通过竖直固定阻力分量试件,确保受载和变形方向始终垂直向下,提高了加载输出数据的精准度,进而提高了风洞天平应变计粘贴工艺的(56)对比文件王洋.微型飞行器风洞测试系统研制及性能研究.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2023,第2023卷(第1期),全文.

    一种用于低温天平校准的全自动六自由度天平校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918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37843.6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温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天平校准的全自动六自由度天平校准系统,包括支撑系统、测控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力值加载系统、六自由度复位机构、加载头姿态检测系统和低温天平。支撑系统为全自动六自由度天平校准系统提供稳定支撑;测控系统进行各分系统和机构的协同控制;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低温天平所处的环境温度;低温天平通过支撑系统固定;低温天平通过加载头承受力值加载系统加载的力和力矩;加载头姿态检测系统实时测量加载头的位移和姿态,六自由度复位机构进行加载头复位。全自动六自由度天平校准系统能够实现大型低温风洞低温天平的精确校准,为大型低温风洞准确获得飞行器低温气动特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风洞天平非复位体轴系校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664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526962.7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天平非复位体轴系校准装置,包括校准基座、测力天平和加载头,校准装置不包括位姿调整机构,所述测力天平的固定端与加载头连接,所述测力天平的测量端与校准基座连接,所述加载头悬空浮动,通过施力装置对所述加载头的六个方向施加载荷。本发明所述的校准装置没有复位调整结构,成本低天平校准效率高、精度好。本发明所述前、固定端过渡接头为可更换件,根据天平前后接口,选择相应尺寸的过渡接头。同时,该装置实现简单,操作容易。

    一种不同材料镶嵌的高灵敏度杆式六分量风洞试验天平

    公开(公告)号:CN11432354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214632.2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材料镶嵌的高灵敏度杆式六分量风洞试验天平,涉及力和力矩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采用镶嵌的安装方式在天平主体结构两侧安装镶嵌式力矩元件结构,镶嵌式力矩元件结构采用不同于天平主体结构的材料;镶嵌式力矩元件结构实现了滚转力矩的高灵敏度测量。本发明在天平主体结构上镶嵌安装另一种材料的镶嵌式力矩元件结构,解决了天平元件整体强度、刚度与滚转力矩元件灵敏度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飞行器气动力和力矩载荷量值悬殊的试验精确测量,大幅提高了“微量滚转力矩”飞行器风洞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气动载荷相近的不同布局飞行器的气动力和力矩的测量。

    变截面轴向力支撑片天平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4201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346673.7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轴向力支撑片天平,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在大载荷天平设计中,杆式天平轴向力支撑片根部应力大的问题。该天平包括模型端、组合测量元件、上框体、变截面支撑片、轴向力测量元件、下框体、支杆端,所述模型端、组合测量元件、上框体、轴向力测量元件、下框体、支杆端依次相连,所述变截面支撑片为四组且分别设置在上框体与下框体之间。本申请通过对天平轴向力支撑片的全新设计,使得天平在满足测量灵敏度的前提下,有效改善轴向力支撑片的应力分布,降低支撑片根部应力,提高天平的整体强度。本发明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经实际验证,本发明能够满足大载荷天平的设计需求。

    一种天平测量线路的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626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0785593.5

    申请日:2018-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平测量线路的布置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天平测量线路均采用外走线方式,容易引起测量线路损伤的问题。申请人对天平元件进行了全新的结构设计,使得天平测量线路与天平本身结合为一体,并从天平末端中心孔引出。本发明中,其设置多个通孔和槽,包括设置在天平的前过渡段两侧的第一通孔和第一槽、阻力元件纵向断开槽、阻力元件横向断开槽、后过渡段上两侧的第二槽和第二通孔、天平固定端上两侧的第三通孔和第三槽、连接孔、中心孔,进而形成相应的布线通道。采用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损伤测量线路,且使天平的表面显得简洁,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该结构不会破坏天平的气动外形,有利于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天平测量线路的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626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85593.5

    申请日:2018-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0 G01M9/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平测量线路的布置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天平测量线路均采用外走线方式,容易引起测量线路损伤的问题。申请人对天平元件进行了全新的结构设计,使得天平测量线路与天平本身结合为一体,并从天平末端中心孔引出。本发明中,其设置多个通孔和槽,包括设置在天平的前过渡段两侧的第一通孔和第一槽、阻力元件纵向断开槽、阻力元件横向断开槽、后过渡段上两侧的第二槽和第二通孔、天平固定端上两侧的第三通孔和第三槽、连接孔、中心孔,进而形成相应的布线通道。采用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损伤测量线路,且使天平的表面显得简洁,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该结构不会破坏天平的气动外形,有利于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