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390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94591.4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40 , G01N1/286 , G01N1/44 , G01N2203/0067 , G01N2203/00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划痕实验的页岩断裂韧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监测划痕测试过程中刀具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荷载,以及岩心表面的划槽深度,带入页岩断裂韧性计算模型,计算页岩的断裂韧性。相比于现有的岩石断裂韧性实验测试方法,本发明方法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势:1)岩心制样难度低,测试分析过程快速简洁;2)测试过程仅破坏岩心浅表面,不影响后续适用,岩心消耗小;3)测试岩心尺寸和表征尺度大,能极大削弱测试结果的随机性和离散性,且能够获得随岩心长轴方向连续的断裂韧性曲线剖面。本发明所述的断裂韧性测试方法能为页岩气井压裂工艺设计提供更为有效的实验支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页岩断裂韧性实验测试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48305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59521.1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纵波波速的页岩孔隙度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旨在克服常规岩石孔隙度测量方法需要测量介质且测量介质无法充满页岩所有孔隙的问题,该方法基于“地层声波因素公式”建立孔隙度与纵波波速之间的联系,通过沉积物压实理论得到页岩的孔隙度;该装置由加压系统、声波发射系统、声波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该装置的加压系统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加压,采用本发明测量页岩的孔隙度,不需要测量介质,不损害岩样性质;增压系统设定压力后增压泵能实现自动增压,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7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753687.X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5 , G16C6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力链网络结构的超深裂缝性地层堵漏体系设计方法,属于钻完井液漏失控制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分别确定各个超深裂缝性地层井漏控制颗粒体系的临界状态,对于单个超深裂缝性地层井漏控制颗粒体系而言,通过加载实验获取裂缝封堵层中颗粒接触网络的网络密度随加载压力的变化过程,以封堵层剪切破坏前的网络密度最大值点为临界状态;按照强力链网络Y方向密度、强力链网络平均抗剪强度和颗粒接触网络L3型力环结构密度的优先级递减顺序对临界状态条件下各个超深裂缝性地层井漏控制颗粒体系的裂缝封堵层力链网络进行评价,确定其稳定性。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配方的承压能力进行比较,可以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5085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21867.4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力链结构参数的堵漏颗粒材料优化方法,属于漏失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材料的封堵层力链网络:根据颗粒材料的几何参数、力学参数以及配比,通过室内实验或计算机模拟获取封堵层的力链网络;提取力链网络特征参数,并依次按照力链网络特征参数中的力链网络结构的数量、强力链平均抗剪切强度、强力链占比的优先度对刚性颗粒材料进行优选,其中,所述力链网络结构包括环状力链网络和链状力链网络,且所述环状力链网络的优先度高于所述链状力链网络的优先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定量优选出较佳的堵漏配方,且其实验时间短、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23688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033363.0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33/13 , E21B33/138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气层保护的毛管阻滞完井液优选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优选能保护致密气层的乳化完井液,考虑气层孔喉尺寸、润湿性、温度及压力等特征,利用液体乳化封堵致密气层孔喉或微裂缝的承压能力、稳定性与返排恢复率进行筛选乳化剂与完井液。优选出的完井液能有效增加完井液进入孔喉的阻力,预防压差与毛管自吸诱发的液相侵入,防止或弱化气层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43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300084.3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兼顾基块与裂缝的裂缝性致密气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方法,即能够明确基块和裂缝损害占比的损害评价方法。该方法模拟了裂缝性致密气层气体产出过程的多尺度传质路径,通过分析造缝全直径岩样整体以及基块各自受工作液损害后的损害程度,明确岩样基块与裂缝的损害占比,分析出基块和裂缝在损害过程中的主次因素。除此之外还能在进行保护储层工作液配方优化时,通过分析岩样基块和裂缝的损害占比,使得添加的储保材料更具有针对性,且还能为各类损害评价实验提供新的思路。本发明操作简便,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裂缝性致密气层工作液损害评价面临的问题,可为裂缝性致密气层的储层保护工作液的优化、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03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32494.5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K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裂缝漏失地层缝孔转化防漏堵漏与储层保护材料,由气孔状玄武岩颗粒材料组成构成,通过目标地层的裂缝宽度选择气孔状玄武岩颗粒的粒度,通过钻井液中固相粒径选择气孔状玄武岩颗粒的气孔孔径,根据钻井液密度和裂缝宽度选择气孔状玄武岩颗粒的气孔密度,玄武岩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温能力,可满足深层防漏堵漏与储层保护对抗高温性能的要求;玄武岩材料具有抗压性强、压碎值低,可避免封堵层发生压缩破坏;玄武岩材料抗磨蚀性好,可有效解决深层漏失性地层防漏堵漏与储层保护材料粒度磨蚀降级的难题;玄武岩材料为气孔状玄武岩颗粒,表面摩擦系数高,易于在裂缝中滞留,起到良好的转缝为孔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封堵裂缝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232493.0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K8/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裂缝漏失地层高承压密度自适应堵漏材料,由高强度多孔材料、弹性多孔材料与填充材料组成,采用高强度多孔材料作为架桥材料,弹性多孔材料作为变形材料,高强度多孔材料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摩擦系数大,易于在裂缝内形成封堵架桥,裂缝漏失地层高承压密度自适应堵漏材料形成的封堵层承压能力高,可有效避免重复漏失或封堵失效的发生,同时高强度多孔材料与弹性海绵具有良好的密度自适应性,与钻井液适配性好,本发明针对裂缝性漏失地层能够进行有效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1035989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206202.X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7 , E21B43/27 , E21B33/13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行业裂缝性储层工作液漏失控制与储层保护领域。针对裂缝性储层防漏堵漏材料难以兼顾封堵裂缝与保持天然裂缝导流能力的不足,提出将防漏堵漏过程中滞留在裂缝中的有害固相转变为起到支撑裂缝、保持天然裂缝导流能力的有用固相,从而实现既防漏堵漏,又保持天然裂缝导流能力的目的。通过室内实验,考虑堵漏材料抗压强度、溶蚀率来优选高强度惰性支撑材料和可溶填充材料类型;考虑封堵承压能力和支撑裂缝渗透率恢复率来优化材料浓度匹配;现场作业中合理控制防漏堵漏材料的先期加入和后期补充。从而实现兼顾封堵裂缝与保持天然裂缝导流能力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漏堵漏新方法,对裂缝性油气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43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00084.3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兼顾基块与裂缝的裂缝性致密气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方法,即能够明确基块和裂缝损害占比的损害评价方法。该方法模拟了裂缝性致密气层气体产出过程的多尺度传质路径,通过分析造缝全直径岩样整体以及基块各自受工作液损害后的损害程度,明确岩样基块与裂缝的损害占比,分析出基块和裂缝在损害过程中的主次因素。除此之外还能在进行保护储层工作液配方优化时,通过分析岩样基块和裂缝的损害占比,使得添加的储保材料更具有针对性,且还能为各类损害评价实验提供新的思路。本发明操作简便,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裂缝性致密气层工作液损害评价面临的问题,可为裂缝性致密气层的储层保护工作液的优化、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