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6391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048694.2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层氧化爆裂改造方法,包括:对待压裂的页岩气井进行水力压裂改造;在水力压裂过程中,采用滑溜水A‑氧化液‑含胶液滑溜水‑催化分解液‑滑溜水B的顺序,以段塞式泵入。本发明利用滑溜水A压裂释放的甲烷气体与氧化液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混合,诱发氧化爆裂,综合页岩物性特征及化学热力学性质提出压裂液用量与氧化爆裂波及半径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安全、高效、无损害的水力裂缝‑爆裂缝‑溶蚀孔缝多尺度增产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591097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31392.1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26 , G01N15/00 , G01N2013/003 , G01N2015/0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富有机质致密岩心气体渗透率和扩散系数的联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气体压力衰减装置完成,该装置由岩心夹持器、储气腔室、真空泵、围压泵、计算机组成,岩心夹持器分别连接真空泵和围压泵,岩心的入口端连接储气腔室和气源,岩心出口端处于封闭状态,该装置位于水浴加热系统中,本发明通过监测储气腔室内的气体向岩心中流动直至平衡的过程,得到气体压力衰减曲线,再根据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物质平衡和气体在岩石中的赋存与流动机理,将该衰减曲线划分为渗流阶段和扩散阶段,从而求得气体渗透率和扩散系数。本发明简化了测试程序,提高了实验分析效率,可为页岩和煤岩等非常规储层岩石中气体传质能力的实验评价和气井产能预测等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6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74469.1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敏性油气储层岩心流动实验样品预处理方法。针对还原环境下形成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考虑其富含有机质、黄铁矿和磷酸盐矿物等缺氧环境沉积产物,创新性地提出了氧敏性油气储层的概念。而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部分入井流体具有一定氧化性,却未考虑入井工作液中氧化性物质造成的影响。本发明的样品预处理方法,能够避免样品遭受氧化性物质的损害和实验过程中氧化性物质对实验数据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7899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194914.X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溶盐量测试的页岩气井压裂裂缝面积计算方法,本发明方法利用页岩储层中可溶盐在压裂液中溶解导致压裂液矿化度升高的现象,通过去离子水的页岩浸泡实验测试单位面积页岩在模拟储层条件下溶解的可溶盐量,结合页岩气井水力压裂前后压裂液矿化度的变化计算入井压裂液在水力压裂裂缝中溶解的总可溶盐量,再可溶盐质量守恒计算水力压裂改造缝网的裂缝面积,从而实现对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的储层改造效果的有效评价。该方法操作简洁,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矿场施工工艺流程和设备,室内与矿场均易实现,能够极大地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8639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48694.2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层氧化爆裂改造方法,包括:对待压裂的页岩气井进行水力压裂改造;在水力压裂过程中,采用滑溜水A‑氧化液‑含胶液滑溜水‑催化分解液‑滑溜水B的顺序,以段塞式泵入。本发明利用滑溜水A压裂释放的甲烷气体与氧化液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混合,诱发氧化爆裂,综合页岩物性特征及化学热力学性质提出压裂液用量与氧化爆裂波及半径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安全、高效、无损害的水力裂缝‑爆裂缝‑溶蚀孔缝多尺度增产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38639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48601.6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3 , E21B4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气藏复杂缝网创生的氧化致裂方法,包括:对已经压裂的气藏进行重复改造或裂缝气藏改造时,压裂液采用领液‑氧化液‑隔离液‑诱导液‑驱替液的顺序,以段塞式注入已有裂缝中,利用氧化液产生的氧气与气层裂缝中的甲烷混合,当产生氧气的量达到甲烷爆炸极限范围时,使气层裂缝内发生局部爆裂,形成密集的裂缝。本发明在水力压裂和重复压裂基础上,利用氧化爆裂改造页岩储层,计算工艺所需参数,有利于实现裂缝气藏低成本高效开发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58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166092.3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页岩气井氧化改造促进吸附气解吸效果的方法。利用氧化性溶液氧化溶蚀页岩组分,降低页岩吸附甲烷能力,促进吸附气解吸,是一种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吸附气比游离气中甲烷等烃分子的碳同位素13C占比高,页岩气解吸过程中13C含量随着解吸时间的增加而呈现规律性增加。因此,可以通过测量产出气体中碳同位素13C的含量来表征页岩吸附气解吸程度,即可评价页岩气井氧化改造促进吸附气解吸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36152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759711.X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行业油气层的储层保护领域,提供了一种油气层氧敏性实验评价方法。通过改变驱替岩心柱塞的流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测定在不同氧化性流体的作用下油气层的渗透性变化,并通过分析渗透率与孔隙体积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确定临界氧化还原电位与盐敏渗透率变化率,以此明确不同油气储层的氧敏性强弱。本发明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地填补当前油气层敏感性实验评价存在的空白,对于储层工作液体系流体性质的优化以及油气层的高效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11827.7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页岩气井压裂液零返排环境友好提高采收率的氧化-渗吸法。该方法通过在压裂液中添加氧化剂,气井压裂后利用页岩与氧化性压裂液作用,将裂缝面或孔隙表面有机质氧化,增大压裂液与粘土矿物的接触面积,提高页岩对压裂液的渗吸能力,使裂缝中压裂液向孔隙中渗吸分散与孔隙中压裂液溶蚀有机质并向粘土矿物晶间孔中分散,实现压裂液零返排。本发明利用氧化性压裂液提高页岩储层渗吸能力,既增加有效渗流通道及气体解吸-扩散能力,也避免了压裂液返排诱发的环境问题,且在页岩气井压后返排投产时,滞留储层的氧化剂能持续改善页岩气传输通道,有利于实现页岩气井低成本高效开发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57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39608.6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页岩储层可氧化能力的方法。利用氧化性溶液氧化溶蚀页岩组分,以改造纳米级孔隙,是一种提高页岩基块渗透率的有效方法,因此,氧化致裂增渗方法适应的页岩储层需要评价可氧化能力进行选择。油气层的油气都是在还原环境条件下的烃源岩中形成,滞留或短距离运移、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到油气层中,不仅多数油气仍然保留着还原性,而且也将储层岩石还原,因此,需要评价油气层岩石可氧化能力。页岩中富含有机质与黄铁矿等还原性矿物,而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因此将页岩粉末加入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溶液的化学需氧量,以此评价页岩储层可氧化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