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9797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85044.4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杂多酸离子液体‑Zr(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阳离子为连接子将杂多酸与Zr(Ⅳ)进行有效连接,并通过层层组装的方式将杂多酸与Zr(Ⅳ)固载到硅胶上,制备含有杂多酸和Zr(Ⅳ)两种活性位点的大颗粒催化剂,使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催化剂不仅具有活性位点固载稳定、固载量大的特点,而且活性位点之间距离较近,能够极大的发挥活性位点间的协同催化效应。本发明制备的负载型杂多酸离子液体‑Zr(Ⅳ)复合材料用于催化氧化脱除燃油中惰性的噻吩类硫化物,具有良好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044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1145.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清源创新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酸甲乙酯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以乙酸乙酯为原料的碳酸甲乙酯合成反应精馏方法,以解决目前主流的以乙醇为原料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制备碳酸甲乙酯存在的生产流程复杂、能耗高的问题。以碳酸二甲酯和乙酸乙酯作为原料,分段进入反应精馏塔,塔顶采出乙酸甲酯,塔釜产物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进入碳酸二甲酯回收塔,塔顶采出的碳酸二甲酯返回到反应精馏塔,塔釜采出的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经粗分塔分离后可得产物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此工艺是一种全新的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不存在共沸物,分离能耗低,解决了传统碳酸二甲酯和乙醇酯交换制备碳酸甲乙酯存在的分离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8390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306372.8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D20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醇胺胺解苯酐渣生产N‑(2‑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方法,属于苯酐渣再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可以将苯酐渣中的苯酐等组分转化为有机化工、医药中间体N‑(2‑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本发明利用乙醇胺与苯酐的胺解反应,苯酐废渣胺解产物趁热经水重结晶即可实现分离提纯,产品N‑(2‑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纯度可达95%以上,苯酐渣中苯酐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本发明工艺条件温和、分离简单、产品附加值高、可实现工业苯酐渣大规模资源化回收利用,并为N‑(2‑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生产开辟新的合成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34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206783.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C07D3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四氢呋喃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回收PBAT副产物四氢呋喃的系统。包括初馏塔、加压塔和精制塔,初馏塔的中部通过进料预热器管道连通着PBAT生产的酯化废水出口;加压塔的气相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着加压塔顶接收罐和加压塔顶回流泵;加压塔换热器的一路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着精制塔的中部进料口,精制塔的上部通过产品冷却器设有产品的侧采出口;酯化废水经进料预热器进入初馏塔进行初馏;初馏得到的物料Ⅰ中四氢呋喃含量为94.5%~95.5%,水含量4.5~5.5%;物料Ⅰ进入加压塔内进行加压精制,操作压力为0.5~1 MPa;得到物料Ⅱ中四氢呋喃含量为99.5%~99.95%;物料Ⅱ进入精制塔进行精制,精制塔的工作温度为50~80℃,得到物料Ⅲ经侧采出口采出,且物料Ⅲ中四氢呋喃含量在99.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25581.4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己二酸单乙酯的合成工艺。该工艺主要由酯化反应单元、己二酸二乙酯分离单元、己二酸单乙酯浓缩单元和己二酸单乙酯纯化单元四部分组成。己二酸转化率可达到90%以上,己二酸单乙酯选择性可达100%,纯度≥99%。本工艺反应过程不使用其他有机反应溶剂,在低醇酸摩尔比下进行己二酸的单酯化,大大降低了乙醇的用量,减少回收乙醇及反应溶剂所需能耗,并且能有效提高己二酸单乙酯的收率和产品品质,没有新增己二酸二乙酯副产物,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极大的减小了固体处理量。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且己二酸二乙酯和萃取剂经回收后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成本,易于工业化放大生产和连续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18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154967.X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C29/128 , C07C29/80 , C07C31/04 , C07D317/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精馏法联产碳酸乙烯酯和甲醇的工艺。包括催化剂、乙二醇、碳酸二甲酯连续输送到反应精馏塔进行反应精馏;催化剂通过蒸发器蒸馏从产物溶液中分离回收;利用精馏塔分离产物,塔顶和塔底分别采出产品甲醇与碳酸乙烯酯粗产品;碳酸乙烯酯粗产品利用碳酸乙烯酯精制塔提纯从塔釜采出。本发明具有碳酸二甲酯转化率高(可达99.00%以上)、原料利用率高、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可实现甲醇和高纯碳酸乙烯酯的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06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1592849.9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
IPC: C07C51/265 , C07C51/44 , C07C51/48 , C07C51/43 , C07C6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降耗型的精对苯二甲酸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氧化反应器排出的气相物料经能量回收单元后,冷凝液通过PX萃取回收苯羧酸和醋酸甲酯等有机物;2)萃取塔塔釜排出的水相送入汽提塔去除轻组分;3)汽提塔的塔釜采出水用于精制纯化工段的TA打浆和过滤洗涤,4)精制纯化工段排出的水一部分回萃取塔,一部分返回氧化反应器顶上的蒸馏塔。本发明将萃取和汽提技术相结合,降低了洗涤水中轻组分含量,提高了PTA产品的品质。汽提塔的塔釜高温采出水直接用于精制打浆罐的打浆水,显著提高了精制打浆罐的配料温度,进一步降低了精制预热器的高压蒸汽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54967.X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C29/128 , C07C29/80 , C07C31/04 , C07D317/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精馏法联产碳酸乙烯酯和甲醇的工艺。包括催化剂、乙二醇、碳酸二甲酯连续输送到反应精馏塔进行反应精馏;催化剂通过蒸发器蒸馏从产物溶液中分离回收;利用精馏塔分离产物,塔顶和塔底分别采出产品甲醇与碳酸乙烯酯粗产品;碳酸乙烯酯粗产品利用碳酸乙烯酯精制塔提纯从塔釜采出。本发明具有碳酸二甲酯转化率高(可达99.00%以上)、原料利用率高、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可实现甲醇和高纯碳酸乙烯酯的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444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910920643.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芳香植物油微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微通道内,芳香植物油作为内相,壳聚糖溶于乙酸及PF‑127水溶液中作为中间相,含有Span80的正辛醇溶液作为外相;(2)将微通道内形成的多相乳液通入凝固浴中通过溶剂萃取和化学交联的作用固化得到微胶囊,所得微胶囊用正辛烷洗涤后自然干燥。该方法可以制得直径为120~500微米的微胶囊,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芳香植物油的包封率高达100%,芳香植物油可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持续释放,并且可以通过pH响应实现突释。本发明对芳香植物油微胶囊产品的高效封装,可控结构,可控释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19456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1111157.3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戊烯经甲酸环戊酯制备环戊醇的方法,包括反应釜(1)、烯烃酯化塔(2)、水解塔(3)、共沸精馏塔(4)、分层器(5)和甲酸回收塔(6)。在甲酸的自催化作用下原料环戊烯和甲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甲酸环戊酯,然后甲酸环戊酯与水在装有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水解塔内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环戊醇和甲酸,甲酸又可以作为加成反应的原料。本发明提出的合成路线具有工艺条件温和、转化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