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4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66765.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8B13/196 , G06V20/52 , G08B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保护红线内人类干扰活动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地面管控站以及与其无线连接的若干个采集管控模块;其中,所述采集管控模块包括管控模块,以及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地面管控站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人类活动图像数据并进行分析是否为人为干扰活动图像数据,生成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分析结果控制管控模块工作。本发明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人类活动图像数据,通过地面管控站分析该人类活动图像数据是否为人为干扰活动图像数据,在分析结果为人为干扰活动图像数据时使得管控模块工作,通过管控模块制止进行干扰活动的人类,同时辅助管理人员对被人类干扰活动影响区域管控,以阻止生态损害的进一步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1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96554.0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植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干旱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提升装置及方法,包括:储水组件、控制器,所述储水组件上连通设有滴灌组件,所述储水组件通过回收管连通设有若干个收集盆,所述收集盆上铰接有挡板以及用于驱使挡板转动封堵收集盆的驱动件;所述挡板上设有进口以及与进口连通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引风扇,本申请中通过驱动件驱使挡板转动对收集盆的顶部进行封堵遮挡,使收集盆在不收集雨水时处于封闭状态,降低杂质堵塞收集盆等部件的几率,保证装置对雨水收集的能力,并且引风扇用于在挡板封堵收集盆时将外界空气引入到收集盆的内部,对收集盆、回收管进行疏通,保证装置对雨水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40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27687.4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湿地管理与保护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种植在水渠内部以及顶部的湿地植物,该装置还包括:安装座,设于水渠内,所述安装座内设有过滤件;收集机构,设于过滤件一侧;驱动机构,设于安装座内;回收壳,设于安装座顶部;以及,拨料机构,设于回收壳上方,用于在收集机构向上至预设位置时拨动收集机构上的杂物进入回收壳内。本发明通过湿地植物净化水流,通过过滤件拦截经过水渠进入湿地的水流中的杂物,并使拦截的杂物处于收集机构上,通过驱动机构驱使收集机构向上,在收集机构向上至预设位置后通过拨料机构将收集机构上的杂物拨动至回收壳内,通过该种方式有效降低人工处理负担,降低人工处理的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999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94040.9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然保护地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然保护地用违规开发行为自动识别及追踪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拍摄镜头以及处理终端,还包括可拆卸式设于无人机本体上的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基座以及多个周向均匀设于基座上的条形件,每个所述条形件上均配设有配重件,所述配重机构还包括监测部件;悬停时,通过监测部件监测无人机本体机体晃动状态,当无人机本体机体晃动幅度达到平衡介入值时,与无人机本体机体晃动时上翘部位对应的条形件中的配重件朝远离基座方向滑动调整,向机体翘起部位增加配重以抵消减小风力作用,使得无人机本体机体在风中悬停时保持平衡,保证图像拍摄稳定清晰,从而准确判断违规行为的细节及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1280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0332807.4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地区域植被覆盖度模拟装置及方法。该模拟装置包括模拟框;所述模拟框上设有两个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同心设有一号丝杠轴,所述一号丝杠轴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一号滑块;其中一个所述一号丝杠轴上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同心设有二号丝杠轴,所述二号丝杠轴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二号滑块;两个所述一号滑块;本发明利用遥感技术对湿地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模拟装置进行自动化的仿真模拟,不需要进行实地的测量和考察,给湿地地区的植被分布考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15826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010347122.3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徐德琳 , 邹长新 , 林乃峰 , 王燕 , 徐梦佳 , 吴丹 , 刘冬 , 仇洁 , 顾羊羊 , 王文林 , 曹秉帅 , 叶鑫 , 杨悦 , 游广永 , 张琨 , 朱莹莹 , 张文慧 , 王涛 , 闫瑞强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的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遥感影像,并从遥感影像以及数据库中获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评估区域内的生态功能、保护面积、用地性质和管理能力方面的评估数据;根据评估数据分别计算评估区域的功能维护指数、面积保有指数、人类扰动指数、生态质量指数和管理能力指数;将各个指数进行累加,以得到保护成效综合指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计算保护成效综合指数,能够对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成效进行全面、准确地量化,以反映生态保护红线的实际保护成效。其可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的评估提供系统、科学、可靠、适用性较广泛的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622985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420095.1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地用生态保护红线界桩。该红线界桩,包括一个电子界桩;一个保护框;所述电子界桩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所述保护框内设有一号槽,一号槽内设有与齿轮互相啮合的齿条;本发明通过将电子界桩设计成可收纳结构,在电子界桩处于危险环境时能够进入到地面下,从而使得电子界桩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减少了电子界桩损坏或者丢失的几率,进而减少了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9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83087.1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50/26 , G01N33/24 , G06F17/18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荒漠化地区生态质量预测方法,涉及荒漠化地区生态监测技术领域,所述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荒漠化地区的所属类型;基于待测荒漠化地区的所属类型确定待测荒漠化地区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获取待测荒漠化地区的评价指标的评价数据;根据所述评价数据及对应的指标权重,确定待测荒漠化地区的生态质量指数;根据所述生态质量指数,确定待测荒漠化地区的生态质量;本发明可准确、全面地预测待测荒漠化地区的生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90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43135.7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生态治理用植被修复装置及方法。该修复装置,输送机,用于紧贴矿山土壤表面,所述输送机包括水平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设有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三部分;若干设于输送机上的刮板,用于在输送机的带动下刮动矿山土壤,以形成植被修复用的阶梯状土壤轮廓;本发明利用输送机带动刮板在矿山的边坡一体成型阶梯状的轮廓,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而且提高了边坡的美观程度,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61587.9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人工生态环境碳汇的动态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构建封闭的人工生态环境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的内部设有用于监测和调节人工生态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气体浓度监测模块。本发明模拟外部环境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气压等,使封闭空间内的光合速率与外界同种植物相同,并通过橡胶条擦拭玻璃罩的受光面,防止起雾导致光照不足,在擦拭过程中通过长盒进行蓄水,返回后自动将积水倾倒,同时调整迎光角度,并分别记录二氧化碳注入量与释放量,以此计算出二氧化碳吸收量,对该封闭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消耗量进行计算,可以动态监测其在不同时段的碳汇能力,方便对该人工生态环境的在不同时间的碳汇能力进行有效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