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9726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547566.6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防护穿戴的头盔,涉及力学领域,所述头盔包括:盔壳系统,固定栓系统;所述盔壳系统包括:外盔壳和内盔壳;外盔壳与内盔壳之间通过固定栓系统固定连接;外盔壳顶部开设有圆形的孔洞;内盔壳位于孔洞正下方预设距离处,内盔壳为圆形,内盔壳的直径大于孔洞的直径;内盔壳的直径与孔洞的直径之间的比值满足预设条件;比值越小,预设距离越小。本发明的头盔,在头盔内不断反射叠加的爆炸冲击波可以通过预设距离形成的缝隙传播出头盔内部,减弱爆炸冲击波在头盔内的叠加效应,保障人员头部的安全,并且内盔壳的直径大于外盔壳开设孔洞的直径,保障不可能有侵彻物从预设距离形成的缝隙处进入头盔内部,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16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657159.0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究院航空兵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壁板结构损伤断裂主动控制的试验方法,涉及飞行器结构损伤容限试验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整体壁板结构的设计参数和试验件;在试验件上引入第一组裂纹,在指定试验载荷谱下,对第一组裂纹进行裂纹扩展试验,记录试验数据,当符合预设条件时,停止试验,并对第一组裂纹进行裂纹修复和补强;对裂纹修复和补强后的试验件,引入第二组裂纹,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裂纹扩展试验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根据记录得到的所有试验数据,计算试验件的每一组裂纹对应的裂纹扩展速率和应力强度因子,进而得到所述多组设计参数中相对最优的一组设计。本发明提升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结构损伤容限试验验证能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7054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600653.3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质骨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方法包括:先获取目标松质骨的CT检测影像,然后对CT检测影像进行处理,根据CT检测影像建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目标松质骨的微结构的等效体积单元RVE模型,以保证后续能够根据该RVE模型与预先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快速且准确的获取松质骨模型,该松质骨模型能够准确的表示出松质骨的微结构及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的空间分布情况。此外,根据CT检测影像建立的RVE模型的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此,根据不同的目标松质骨对应的不同CT检测影像建立RVE模型后,均能够根据预先训练好的预测模型获取松质骨模型,该方法建立松质骨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8071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1567040.6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16F15/02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冲击载荷冲量的防护装置,涉及力学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挡板系统、支撑系统、调控系统;挡板系统包括:前挡板和后挡板,支撑系统用于支撑挡板系统;调控系统用于调控冲击载荷冲量;调控系统包括:多个冲量传递单元,每一个滑道杆上嵌套有一个传载块且该传载块为竖直状态,每一个传载块的材质均与前挡板的材质相同,所有传载块的质量之和等于前挡板的质量;每一个滑道杆具有不同的倾斜度。本发明使得作用到被防护目标上的冲击载荷压力小于被防护物体可承受的压力的阈值,实现了对传递到后挡板的冲量和压力进行调控的目的,有效的防护了冲击载荷的冲量,保障了被防护目标的安全,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705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600653.3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质骨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方法包括:先获取目标松质骨的CT检测影像,然后对CT检测影像进行处理,根据CT检测影像建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目标松质骨的微结构的等效体积单元RVE模型,以保证后续能够根据该RVE模型与预先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快速且准确的获取松质骨模型,该松质骨模型能够准确的表示出松质骨的微结构及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的空间分布情况。此外,根据CT检测影像建立的RVE模型的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此,根据不同的目标松质骨对应的不同CT检测影像建立RVE模型后,均能够根据预先训练好的预测模型获取松质骨模型,该方法建立松质骨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074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0404079.X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舱室防护结构防爆炸冲击波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检测其有效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力学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等效舱室系统、防护结构支撑系统、测试系统,等效舱室系统按照真实舱室内部空间的各个尺寸基于等比例原则对真实舱室结构进行重建得到,用于模拟真实舱室;防护结构支撑系统为待测结构挡板提供约束力,以真实反映待测结构挡板在真实舱室条件下受爆炸冲击波作用时的约束和变形状态;测试系统用于研究冲击波在舱室结构内的动态演化过程,测量压力数据和加速度数据。本发明的性能测试装置作为舱室防护结构防爆炸冲击波性能的有效测试手段,还可用于研究舱室结构防爆炸冲击波性能的尺度律效应,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极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8146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565517.7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控制防护爆炸冲击波的装置和方法,涉及力学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压力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主动响应系统,压力信号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压力信号并发送给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并向主动响应系统发送信号指令;主动响应系统根据信号指令产生防护能量以防护爆炸冲击波产生的冲量。本发明装置不但可以主动控制挡波板产生防护能量,而且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设备较少,处于爆炸冲击波作用范围内的只有两个压力传感器和主动响应系统,满足防护爆炸冲击波的冲量的同时,整体质量较轻,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46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04568.5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L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躯干防护结构防爆炸冲击波性能的测试装置、评价、制作方法、以及检测其有效性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变形约束结构、类皮肤软物质块、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缓冲层,变形约束结构为顶端开口、其余各端封闭的结构,类皮肤软物质块、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缓冲层均位于变形约束结构的内部,缓冲层放置于变形约束结构的底部;类皮肤软物质块置于缓冲层上方,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处于类皮肤软物质块内部且其感应面与类皮肤软物质块的顶面之间相隔预设距离。本发明实施例的躯干防护结构防护爆炸冲击波性能的测试装置,作为躯干防护结构的材料防护爆炸冲击波性能的有效测试手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627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10940.1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高仿真物理头部模型的动态测试系统和防护评价方法,其中,高仿真物理头部模型完全基于头部解剖结构及其各部分生物组织的力学性能进行创建,可真实再现脑组织挫裂伤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常见损伤的发生过程;并建立了颅骨与脑组织相对切向位移测量系统、颅内压力动态测试系统、颅骨应变动态测试系统、颅骨加速度动态测试系统与头部整体加速度测试系统,可获得用于评价颅脑损伤程度的六个生物力学损伤指标;以不佩戴防护装备的头部模型对应的损伤状态为参照,基于上述六个力学损伤指标与脑组织挫裂伤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程度对头部防护装备的生物防护效能分别进行力学损伤评估与生理损伤评估,从而实现防护装备的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816882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0055338.5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一种物理头部模型和测试系统。该物理头部模型包括:模拟颅骨形状的颅骨模型、位于所述颅骨模型中模拟脑组织形状的脑组织模型,包裹所述脑组织模型的脑膜模型,填充所述颅骨模型和脑膜模型间隙的脑脊液模型,以及,包裹所述颅骨模型的皮肤模型,其中:所述脑组织模型由水凝胶制成。本实施例提供的物理头部模型,真实反映头部生理结构,结合动态测试系统,可开展颅脑损伤等相关机理研究,对头盔等防护设备的生物防护性能进行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