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129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35430.6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污染物与CO2协同吸收‑解吸解耦方法,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污染物与CO2协同吸收‑解吸解耦控制优化模型,以低成本高效获得高纯度液态污染物和CO2为寻优目标,构造自适应罚函数将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转变成无约束优化问题,实现参数的实时、精确、稳定控制;辅以烟气预洗涤降温、多级中间冷却和塔顶除雾等手段,实现污染物和CO2的高效捕集。本发明吸收过程与解吸过程解耦,进行各级温度‑pH‑液气比与富液流量‑解吸温度的协同调控,实现高效低能耗污染物和CO2的协同捕集‑再生‑浓缩,降低了现有烟气净化系统与碳捕集系统分离运行的高昂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69988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31144.7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协同外场强化二氧化碳低能耗解吸系统及方法,吸收CO2后的富液经富液输送泵输运,与解吸后经贫液输送泵输运的贫液在贫富液换热器进行换热升温;升温后的富液进入解吸塔内,再生后的贫液经微波再沸器汽化后为解吸塔内的富液提供解吸能量,经微波再沸器汽化后的贫液与富液采用逆向接触,接触区域自上至下依次为带有超声波强化区的填料区、带有超声波强化区的催化区;解吸完的气混物经气液冷却器冷却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的液体继续注入解吸塔循环;降低了40%以上的能耗。本发明在催化剂协同超声波场/微波电磁场等外场作用下实现了二氧化碳低能耗解吸。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2981.0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L‑半胱氨酸修饰纳米银电催化剂及其应用,属于二氧化碳减排资源化利用以及电催化材料合成技术领域。一种L‑半胱氨酸修饰纳米银电催化剂,该催化剂是有如下方法制得:S1、将硝酸银溶解在水中,得到0.05‑100mM硝酸银溶液,加至乙二醇中并搅拌均匀;硝酸银溶液和乙二醇的体积比为1:(2~20);S2、向混合液中加入L‑半胱氨酸,搅拌均匀后微波加热,所得固体分别采用乙醇和超纯水各离心洗涤至少三次,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纳米银颗粒;银元素与L‑半胱氨酸的摩尔比为1:(0.01~10)。本发明通过提高电催化剂对活性物质的吸附能力,实现在CO2原位转化体系中对产物CO的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8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174629.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电解槽的流道结构及碱性电解槽,该流道结构包括极板主体,所述极板主体设有入口端与出口端;所述极板主体上分布有点状扰流结构单元,所述点状扰流结构单元在极板主体上形成流体流道,所述点状扰流结构单元包括第一级扰流结构单元、第二级扰流结构单元、第三级扰流结构单元,第一级扰流结构单元、第二级扰流结构单元和第三级扰流结构单元在极板主体上形成分流流道。本发明促进了电解质横向流动能力和传质速率,有效提高了电解质的流动均匀性,使电解液在电解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提高电解效率。并且能有效排出电解反应产生的气体,降低局部热点的生成,有效提高碱性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38559.7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H7/02 , F24H9/1818 , F24H9/20 , F24H15/128 ,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升温均匀性的熔盐电加热器及优化方法,包括:圆壳型筒体,内部设有交错布置的折流板;折流板上设有横向排布的电加热棒管孔和圆形开孔,圆形开孔位于相邻电加热棒管控的形心处;电加热器筒体内部设有U形电加热管束,U形电加热管束直管末端位于最后一块折流板背部;熔盐经管孔流出,很快形成湍流,并对周围的熔盐流体产生了卷吸作用,破坏了折流板背部涡流的形成,减少了折流板背部的换热死区面积,熔盐电加热器末端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得到极大提高,电加热器末端的局部超温区域基本消除。
-
-
公开(公告)号:CN1134998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510824.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电场多通道电除尘装置的智能协同控制系统与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电除尘器及其辅助设施、在线监测设备、智能算法服务器、在线控制设备、电源设备,所述智能算法服务器通过对象链接和嵌入过程控制服务与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实时通讯,所述在线控制设备与智能算法服务器连接,根据智能算法服务器指令实施控制。本发明基于粒子群算法或蚁群算法等优化算法,对电除尘器电源参数进行智能控制,并提出了一种多电场多通道电除尘装置的智能协同控制方法,在保证系统的运行电压向优化设定值移动的同时,系统出口浓度稳定达标,降低电除尘器电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4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1263254.4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苄基季铵盐低共熔溶剂选择性萃取分离废催化剂浸出液中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苄基季铵盐低共熔溶剂合成:将氢键供体与氢键受体按摩尔比1~4:1混合,在30~80℃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搅拌时间10~60分钟,将反应后样品抽真空干燥,得到低共熔溶剂;(2)钼的萃取分离:将萃取有机相与待处理的废催化剂浸出液充分混合反应,反应后分相反萃得到钼产品。本发明萃取分离中,在含钼的酸性浸出液中加入含低共熔溶剂的萃取有机相,将两相充分混合反应,反应后分相得到负载有机相;分相反萃后实现了钼与其他金属离子的高效分离,从而提高了萃取的选择性及钼的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87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763844.X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的测量时延修正方法,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空间和分析结合的时延计算方法的提出,预测模型的建立以及针对不同采样断面下的不同污染物浓度进行的预测。通过测量各烟气采样管中的烟气流速和采样管实际长度,综合考虑采样仪器参数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计算采样管内的测量时延;通过给定的输入和输出量,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迭代的方法来预测污染物采样值,将上一时刻的输出量作为下一时刻输入量的一部分,与预测过程一同更新;通过选取不同污染物历史采样值作为模型输入量,预测输出当前时刻真实的污染物浓度值。本发明提出的测量时延修正方法能够提高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对污染物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59365.7
申请日:2020-0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强化耦合智能调控防止高粘性灰在催化剂表面沉积的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设置在静电除尘器出口至SCR脱硝反应器间烟道中的烟气热循环利用子系统、颗粒调质改性子系统、多场均布滤尘子系统、催化剂物理再生子系统,所述烟气热循环利用子系统、颗粒调质改性子系统、多场均布滤尘子系统、催化剂物理再生子系统分别与智能调控平台相连。本发明通过颗粒调质改性、多场均布滤尘、催化剂物理再生等多元手段,以低成本稳定高效为寻优目标,耦合智能化调控全流程优化控制,实现高粘性灰源头减排-迁移过程脱除-物理再生清除等全流程多手段匹配优化控制,在防止高粘性灰在催化剂表面沉积的同时,低成本实现SCR脱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