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特征张量的高维地震数据插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3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14635.9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张量的高维地震数据插值方法,包括数据的预处理、训练特征张量的提取、张量回归模型的训练学习和插值重建。本发明将张量回归模型应用于地震数据插值重建中,以张量作为输入特征进行训练,将原始特征直接输入至张量回归模型,并不破坏高维数据的结构信息,有效保留了原始特征中的结构信息,提高了高维地震数据的结构信息利用率,提高了机器学习方法的插值效果,提高了地震数据的恢复质量,进而提高了地震资料解释的准确性,实现了对不同类型不同维度地震数据的普适能力。

    一种空气中PM2.5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23901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21491.3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中PM2.5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收集检测时间段内设定维度的原大气数据;对所述原大气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符合设定格式要求的第一大气数据;将所述第一大气数据输入至支持向量回归SVR检测模型,得到非时间序列的PM2.5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一大气数据中增加时间序列数据,获得第二大气数据,所述时间序列数据为获得所述原大气数据的实时时间数据;将所述第二大气数据输入至长短期记忆LSTM检测模型,得到时间序列的PM2.5检测结果;对所述非时间序列的PM2.5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时间序列的PM2.5检测结果进行非线性叠加,获得检测时间段内空气中PM2.5的检测结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获得较准确的PM2.5检测结果。

    一种基于TDC-LDA模型的IPTV用户行为模式挖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95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16747.8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DC-LDA模型的IPTV用户行为模式挖掘方法,该方法首先用概率生成模型的思想来假设用户具体行为模式中的观看的节目、观看的时间点和观看时长的生成过程,建立TDC-LDA模型;其次,用Gibbs采样的方式进行模型拟合,推导隐变量条件概率的采样公式以及用户-行为模式矩阵、兴趣主题-节目矩阵和时段-时间点矩阵的计算公式;然后,根据TDC-LDA模型的Gibbs采样过程,得到每一个用户的行为模式矩阵、兴趣主题-节目矩阵和时段-时间点矩阵;最后,通过用户的收视行为模式分布,给用户做出推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TDC-LDA用户收视行为模式挖掘模型,在现有的cLDA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观看时长信息。

    室外环境下机器人有毒有害气体多源嗅觉定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0777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6234.3

    申请日:2015-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环境下机器人有毒有害气体多源嗅觉定位系统,基于仿生原理,遵循机器人模块化设计思想,系统集成度高,功能多,并具有简便的机械接口和通讯接口,可与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组合实现嗅觉功能,且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维护简单;恒流源电路的设置很好的避免了电流的波动,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的精确性,当暂时无法接受到GPS信号时,电子罗盘芯片将机器人的移动轨迹输入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根据最后的定位信息推算出机器人现在的大致位置,然后将此位置输出。这就避免了由于暂时无法接受GPS信号造成的定位盲区。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红外光电客流采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6687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52525.4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红外光电客流采集装置及方法,将红外光电检测技术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客流计数系统,用于公共场所的客流采集。将4组对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置于商场出入口两侧位于脚腕高度的位置,通过开关量接口卡与计算机相连接,将顾客通过红外感应区对传感器遮挡产生的变化信号存入计算机内的基地址。采用有效的数据存储结构对基地址内数据进行存储,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分割、特征提取等一系列的处理,将结果作为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输入,从而对连续通过该红外感应区的客流人数给予准确识别。该方法提高了实时客流计数的准确率,并能够识别多人并排的情况,误差率较低。

    公共交通车辆客流采集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6686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52524.X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交通车辆客流采集装置,包括客流统计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传输模块、报站模块。客流计数模块用于对上、下车的客流人数进行统计、存储。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GPS信息进行车辆定位。传输模块用于将客流人数、时间、站点等信息传送给服务终端。报站模块用于自动语音报站。本发明的客流统计法不受单方向、单人次的限制,能对一个车门同时双向、两人同时经过的情况下进行客流统计。

    一种多型号风机叶片模具制作装置及制作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01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83304.1

    申请日:2025-03-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型号风机叶片模具制作装置及制作控制方法,用于对柔性体塑形以形成风机叶片模具,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承载面,承载面上阵列分布有多个顶升装置,顶升装置沿第一方向可伸缩,第一方向垂直于承载面,每个顶升装置用于对柔性体进行局部塑形;多个顶升装置形成多组顶升组件,每组顶升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一列顶升装置,第二方向平行于承载面;多个柔性支撑杆,柔性支撑杆与顶升组件一一对应,每个柔性支撑杆连接一组顶升组件的所有顶升装置的自由端;柔性支撑杆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用于吸附柔性体以支撑柔性体。本申请提供的装置通用性更强,能够满足不同规格形状风机叶片模具的成型制造。

    基于双路径一维卷积分组循环网络的轻量化语音增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51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1132.4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语音增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双路径一维卷积分组循环网络的轻量化语音增强方法。首先,获取含噪语音信号,并提取含噪语音信号的频谱特征;然后,构建双路径一维卷积分组循环网络模型,包括编码器模块、解码器模块和位于编码器模块与解码器模块之间的双路径分组循环模块,将解码器模块的输出特征与编码器模块的输入特征进行复数乘法,得到估计的复数比率掩码;最后,提取待增强的含噪语音信号的频谱特征,将待增强的含噪语音信号的频谱特征输入到训练后的模型中,得到估计的复数比率掩码;将待增强的含噪语音信号的频谱特征与估计的复数比率掩码进行复数乘法,得到增强语音信号的频谱特征;将增强语音信号的频谱特征依次经过逆短时傅里叶变换和重叠相加,得到增强语音信号。该方法减少了模型参数量与计算量,解决了现有语音增强技术实时处理性能不足,计算资源需求大,不适合在边缘设备上部署的问题。

    基于元学习与内容匹配的时空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7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4434.0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功率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元学习和内容匹配的时空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获取由多个源域任务形成的源域数据集,以及获取目标域任务;然后,构建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包括周期性嵌入层、编码器、内容匹配存储网络和预测层;周期性嵌入层用于捕获风电功率数据的周期性信息,编码器分别提取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并进行融合,得到时空融合特征;内容匹配存储网络将编码器提取的时空融合特征与记忆力节点特征向量根据相似性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节点特征向量;预测层利用匹配的节点特征向量和编码器提取的时空融合特征进行预测,输出风电功率预测结果;最后,利用源域数据集并基于元学习对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将源域训练后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迁移到目标域,用于目标域任务的预测。该方法充分考虑风电功率的时空相关性,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预测性能。

    多点支撑联动式连接的曲面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444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13091.1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支撑联动式连接的曲面支撑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件,多个吸附支撑件,多个联动件,多个支撑件,多个吸附支撑件用于与待支撑的曲面磁吸或吸附连接;多个联动件对应设置于多个吸附支撑件的下方,与吸附支撑件可拆卸连接;多个支撑件设置于联动件的下方,与联动件可拆卸连接;多个吸附支撑件、多个联动件和多个支撑件一一对应连接形成多组支撑单元;使用时,一个或多个连接件穿过多个联动件,将多组支撑单元连接,且多个吸附支撑件与多个联动件在连接件一一连接后,吸附支撑件可沿预设方向转动,整体支撑待支撑的曲面。解决多点分布磁吸头的弹性连接以及柔性曲面多点支撑成型问题,为曲面工件提供可靠稳定的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