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4925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635411.3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铜铁合金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色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稀土铜铁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25~0.5%的稀土元素,8~20%的Fe和余量的Cu。本发明在Cu‑Fe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能够起到净化合金、细化晶粒、促进Fe相析出的作用,提高Cu‑Fe合金的导电性能;合金中铁元素含量多,铜的用量少,降低生产成本;稀土元素的用量较多,能够减少铁元素对于合金导电性能的影响。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稀土铜铁合金的电导率达到56%IACS以上,抗拉强度达到768MPa以上,延伸率达到2.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0248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41782.4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的压铸成型方法,其基于历史非晶母合金的质量及成分配比及其对应的非晶母合金的合金熔体浇注温度训练生成非晶合金加热模型;基于非晶合金加热模型根据录入的非晶母合金的质量及成分配比输出对应的合金熔体浇注温度,并根据合金熔体浇注温度输出对应的加热融化模式及注料工作模式;将非晶母合金原料置于坩埚,基于加热融化模式实现非晶母合金原料的加热熔化加工,并将合金熔体注入入料桶内;根据注料工作模式实现压铸模具、压铸模具与入料桶之间输料管的预真空处理;根据所述注料工作模式实现隔断阀的启闭,使得合金熔体进入压铸模具,从而精确控制合金熔体浇注温度。本发明实现了浇筑温度和压铸工艺的的智能化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9236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51036.6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 贵溪奥泰铜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Cu-Fe原位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气雾化制粉获得近球形的Cu-Fe原位合金粉体,然后采用冷喷涂工艺在基材上喷涂制备Cu-Fe原位合金涂层,最后去除基材并采用冷轧工艺对Cu-Fe合金板材进行轧制,获得具有宽频电磁屏蔽效果的Cu-Fe原位合金箔材。本发明方法制备的Cu-Fe原位合金箔材同时结合了高导电的铜对高频电磁场的屏蔽效果和铁磁性的铁对低频磁场的屏蔽效果,且铜和铁为在合金中原位结合;采用冷喷涂工艺制备Cu-Fe原位合金板材具有工艺简单、快速,组织致密、均匀,孔隙率低的优点,通过轧制变形成箔材后,合金中的Fe相形成纤维结构,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屏蔽效果。本发明所制备的Cu-Fe原位合金电磁屏蔽箔材对频率在400MHz-10GHz范围的电磁波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2369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50252.9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一种冷喷涂工艺制备Cu-Fe合金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将气雾化近球形电解铜粉和水雾化枝晶状高纯铁粉混合,干燥后制得Cu-Fe合金混合粉末;(2)采用冷喷涂工艺,在铜基板上制备Cu-Fe合金涂层;(3)去除铜基板,用丙酮进行超声清洗,形成Cu-Fe合金块材。本发明方法在Cu-Fe合金制备过程中不发生熔融过程,不会产生Fe原子固溶于Cu中的现象,保证了铜基体的纯净度;本发明制备的Cu-Fe合金板材或块材,工艺简单、快速,组织致密、均匀,孔隙率低,厚度可控,无热辐射、无环境污染,可根据需求实现复杂形状零件的3D打印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216900304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20211264.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3/20008 , G01N23/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氧化金属的EBSD制样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易氧化金属试样被电解抛光后,因与空气接触导致表面被氧化而影响EBSD标定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移动式样品夹持机构及样品过渡装置,所述移动式样品夹持机构设于第一容器上方,其夹持部朝下且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容器上设有样品排出孔,所述样品过渡装置设于样品排出孔外,所述第二容器与样品过渡装置对接,所述样品由夹持部释放样品后,样品能够从样品排出孔排出,经过样品过渡装置后落入第二容器内。
-
公开(公告)号:CN219977110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0565365.3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熔炼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真空感应炉水冷底座,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炉盖,所述炉盖外表面的一侧设有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炉体外表面的另一侧设有机械手,且所述机械手上设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内安装有坩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水冷机构,利用水冷机构将浇铸模具包裹,实现同时在侧面和底部对浇铸模具进行水冷,冷却强度大,水冷底座和浇铸模具都采用紫铜材质,紫铜的传热快,可保证高的冷却强度,细化晶粒,通过外接水管,提供冷却源,利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实现单流向的水流传导,将热能高效带离,保证水冷强度,细化晶粒。
-
公开(公告)号:CN215050616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137738.4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气条件下易氧化合金的熔炼净化装置,所述熔炼净化装置包括熔炼炉和与熔炼炉活动连接的施压执行组件,施压执行组件包括过滤盖板,过滤盖板位于熔炼炉内部且可相对于熔炼炉侧壁上下移动,过滤盖板用于放置覆盖剂,且将覆盖剂与熔炼炉内的熔体隔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熔炼净化装置,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大规模改动,通过设置施压执行组件,过滤盖板在熔炼炉中上下升降,控制过滤盖板与熔体自由结合和分离,利用过滤盖板来避免覆盖剂与熔体直接接触,同时通过通气管通入氩气等保护气,从而最大限度的达到除氧和除渣目的,高效可靠地实现易氧化合金熔炼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21571130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095814.1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F27D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炼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熔炼炉堵口机构,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堵口外壳,所述堵口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挡环,所述支撑挡环呈平均分布形式,所述支撑挡环的内壁连接限位环,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槽体,所述支撑挡环和槽体之间呈相互对应形式,所述堵口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插环。通过在炉体外壳的顶部设有堵口外壳,在堵口外壳的底部设有固定插环,在固定座的顶部开设固定插槽,固定插环可插入固定插槽的内部,这样堵口外壳将安装在固定座的顶部,堵口外壳的内部掺杂着阻燃材料,避免后期产生火灾的现象,支撑挡环能够对产生的火花进行阻挡,从而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9977067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0643498.8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感应炉的加料装置,涉及熔炼加料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顶端设有炉盖,所述炉体的内部安装有感应线圈,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设有坩埚,所述加料腔体固接在炉盖的顶端,所述加料腔体内环面的两侧均固接有内环,所述加料腔体外环面的两侧均固接有外环,所述内环内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一组开关叶片,本实用新型使易于氧化烧损的合金元素可准确落入坩埚中,避免所加的合金元素跑出坩埚,此外,该加料装置可用在大的真空感应炉上,也可以用在微型真空感应炉上,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不会明显增加炉体的体积,也不会明显增加成本,同时能够避免合金元素的大量氧化烧损。
-
公开(公告)号:CN219703471U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21156651.0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B22D2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炼浇铸快冷装置,包括浇铸座以及设置有浇铸座上端用作浇铸使用的浇铸内胆,还包括对接于浇铸座上端的密封盖,所述浇铸座的外侧面对接设置有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所述浇铸座内腔固定设置有环绕套设于浇铸内胆外壁的循环管道,而第一水箱外侧设置有连通循环管道的泵体,所述密封盖外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排气管连接第二水箱,所述密封盖上端还固定连接有对浇铸座内腔制冷的空气制冷机。本实用新型可对现有的浇铸座内的金属进行快速降温冷却辅助其成型,同时还能够对浇铸座内的高温热量进行重复利用回收,避免热量的浪费,具有明显的实用效果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