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铁合金用复合覆盖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239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52910.0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铁合金用复合覆盖剂及其使用方法,硅灰石、碳酸钠和氟化钙按照比例充分混合,烘干磨粉,使粉粒径小于100目,作为覆盖剂A;硅灰石、碳酸钠、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和石英按照比例充分混合,烘干磨碎,使粉粒径在40~80目,作为复合覆盖剂B。使用过程中先加入覆盖剂A,待熔炼至铜熔化时,加入覆盖剂B。本覆盖剂集防氧化、除杂及减少吸气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溶解和造渣能力,能够有效隔绝熔体与空气防止合金中铁被氧化,同时也去除熔体中金属氧化物。本发明的覆盖剂能够有效防止合金熔体中的铁氧化烧损量,非金属类杂质元素含量也得到有效控制。

    一种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322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48084.8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烯与极性溶剂混合,得到分散石墨烯;将分散石墨烯与氧化剂混合,进行氧化反应得到氧化处理的石墨烯;将氧化处理的石墨烯与敏化溶液混合,进行敏化处理得到敏化石墨烯;将敏化石墨烯进行化学镀铜,得到镀铜石墨烯;将镀铜石墨烯与铜粉进行混料,得到石墨烯/铜复合粉体;将石墨烯/铜复合粉体在基体上进行冷喷涂,得到基体/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板材;去除基体/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板材中的基体得到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分散性良好,石墨烯和铜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的结合作用。

    一种稀土铜铁合金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492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635411.3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铜铁合金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色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稀土铜铁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25~0.5%的稀土元素,8~20%的Fe和余量的Cu。本发明在Cu-Fe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能够起到净化合金、细化晶粒、促进Fe相析出的作用,提高Cu-Fe合金的导电性能;合金中铁元素含量多,铜的用量少,降低生产成本;稀土元素的用量较多,能够减少铁元素对于合金导电性能的影响。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稀土铜铁合金的电导率达到56%IACS以上,抗拉强度达到768MPa以上,延伸率达到2.9%以上。

    一种Cu-Al-Sb导电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240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1005125.2

    申请日:2019-10-22

    Inventor: 郭炜 陈威 陆德平

    Abstract: 一种Cu-Al-Sb导电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合金配方成分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铝:2%~10%;锑:0.5%~10%;铜:余量。所述导电合金制备方法:(1)将按成分配比的纯Cu、Cu-Al、Cu-Sb中间合金置于真空中频电磁感应炉熔化,经电磁搅拌均匀后浇铸到石墨模具中制备成长方体状铸锭;(2)将铸锭放入热处理炉,进行均匀化处理;(3)均匀化处理后的合金锭冷却至700~800℃进行锻造,热锻后冷却至室温;(4)将锻造态合金放入热处理炉,进行时效处理。本发明通过在Cu-Al系合金中添加适量的锑元素,有效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导电导热性能。本发明Cu-Al-Sb合金制备方法简单,所需的加工变形量较小,生产周期短,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有各种孔型与三维似雪花状槽型相结合的机械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98717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0633065.9

    申请日:2016-08-05

    Abstract: 具有各种孔型与三维似雪花状槽型相结合的机械密封结构,包括机械密封的动圆环、静圆环。动圆环和静圆环的内外径处分别为低压侧和高压侧,至少在一个密封端面上蚀刻多组呈收敛状均匀分布的各种大孔型(11)、坝区(4)、外环带密封坝区(2)和中心对称的三维似雪花状槽型。其中三维似雪花状槽型包括小对称雪晶状翅片槽(51)、大对称雪晶状翅片槽(5)、大单雪晶状翅片槽(55)、半圆弧状根槽(52)、短对称雪晶状翅片槽(54)、大菱形孔(1)、中长菱形孔(53)和微小菱形孔(3)。本发明可有效控制密封端面流体膜的动、静压效应,提高密封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为端面提供很强的润滑减摩和降温冷却作用,减弱端面热力变形,延长密封使用寿命。

    一种利用磁场/超声场耦合制备Cu-Cr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209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05742.2

    申请日:2018-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磁场/超声场耦合制备Cu-Cr合金的方法,它是通过配料、熔炼、浇铸或连铸、磁场和超声场控制凝固得到,即:通过调控凝固组织,促进析出来获得Cu-Cr合金。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在凝固过程中同时施加磁场和超声场,控制Cu-Cr合金凝固,极其明显的细化Cr枝晶,减小Cr偏析,使材料经后续冷变形加工后在基体中弥散分布均匀细小的Cr纤维相,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度;(2)在凝固过程中施加磁场和超声场,有利于促进Cr原子析出,降低Cu基体中固溶Cr原子含量,促使析出相弥散分布,从而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导电率,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强度;(3)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在铸造阶段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降低了材料后续加工成型过程中的工艺复杂度和成本。

    一种强化碳素钢工件表面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157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091789.0

    申请日:2015-03-02

    Abstract: 一种强化碳素钢工件表面性能的方法,用高能量叠加处理碳素钢表面,采用双极可消耗金属电极,使电极熔融气化,再利用混合燃烧气体的爆炸和脉冲高压的尖端放电,使可消耗金属电极形成高能粒子,高能粒子在混合燃烧气体的爆炸冲击及电磁场的加速作用下,以超高能量密度和速度作用于碳素钢工件表面后发生合金化反应,从而提高碳素钢工件的表面性能。本发明强化的碳素钢工件表面形成厚度55-100μm的均匀改性层,改性层分为两个区域,外层组织是隐针马氏体,且有金属电极元素渗入,内层是不完全淬火区,无金属元素渗入,表面改性层组织细小致密;表面硬度高于基体硬度;耐磨性提高3倍。本发明适用于碳素钢工件的表面处理,能在机械、航空等领域广泛应用。

    一种提高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中应用效果的碳控制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2839314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74998.2

    申请日:2012-10-08

    Abstract: 一种提高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中应用效果的碳控制技术,所述碳控制技包括(1)配碳量计算:根据公式计算配碳量;其中Ct为总配碳量,CWC为碳化钨中实际碳含量与目标碳含量之间的差量,CReO为稀土氧化物在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所消耗的碳量,A是0.8~1.2的常数;(2)在烧结过程中,控制出现液相前或在1000~1200℃时真空烧结炉内的真空度不高于8Pa。本发明碳控制在配料和烧结步骤完成,基本上不改变原硬质合金制造工艺和设备;本发明碳控制技术的通用性强;本发明碳控制技术的效果良好,可解决稀土氧化物应用于硬质合金中的脱碳问题,明显提高稀土硬质合金产品的综合性能。本发明适用于稀土硬质合金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块体电沉积纳米晶镍铁合金冷轧织构的控制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281691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01792.7

    申请日:2012-08-23

    Abstract: 一种块体电沉积纳米晶镍铁合金冷轧织构的控制技术,所述控制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从块体电沉积纳米晶镍铁合金上切取拟轧制面与电沉积面成设定角度的板材;(2)在液氮温度或室温进行同步或异步轧制。所述轧制是在同步或异步轧机上进行,板材按同一方向分道次进行轧制。所述液氮温度轧制是指在轧制前先将材料在液氮中浸泡3分钟再进行轧制,且每经过一个道次的轧制后,立即将材料浸入液氮中浸泡3分钟后,再进行下一道次的轧制;所述室温轧制即通常的冷轧,是在室温下直接进行轧制。本发明适用于对纳米金属材料的冷轧织构的控制和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