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98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57634.5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D17/10 , F04D25/08 , F04D29/58 , H02K1/32 , H02K1/272 , H02K7/00 , H02K7/14 , H02K5/16 , H02K9/04 , H02K9/06 , H02K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马达的输出并高效冷却磁性体的离心压缩机。转子(33)具备:在第1轴构件(44)的压缩机叶轮(49)侧的一端开口并与吸入口(22)连通且在转子的内部沿转子的轴向延伸的轴向路(65)和与轴向路连通并沿第2轴构件(45)的径向延伸且与马达室(18)内连通的径向路(69)。转子(33)具备将第1轴构件(44)与第2轴构件(45)连结并在与永磁体(4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构成轴向路(65)的一部分的间隙且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连结杆(90)。从吸入口(22)经由轴向路(65)及径向路(69)向马达室(18)内导入壳体(11)外的空气来冷却永磁体(42),导入到马达室内的空气从排出口(80)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47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455135.7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利用电动马达使旋转轴高速旋转的流体机械。由第1螺母(41)对旋转变压器转子(21)的紧固连结和由第2螺母(42)对透平叶轮(13)的紧固连结在旋转轴(12)的轴向上在同一方向上进行,并且在旋转轴(12)的径向上各自分开进行,因此旋转变压器转子(21)不承受来自第2螺母(42)的轴向力。因此,例如,即使产生旋转变压器转子(21)的蠕变,也不会导致第2螺母(42)的轴向力下降,因此旋转变压器转子(21)及透平叶轮(13)分别利用第1螺母(41)及第2螺母(42)而稳定地固定于旋转轴(12)。
-
公开(公告)号:CN11451309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332649.X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流体机械具备壳体及马达。马达具有定子和转子,该定子具有定子芯。转子具有筒部、磁性体、以及设置于筒部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中的一方的盖部。筒部具有相对于定子芯的两端面及磁性体的两端面在轴线方向上突出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筒部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2个轴承。在筒部内,通过将磁性体沿轴线方向与盖部分离地配置,从而由筒部、磁性体及盖部划分出空间部。2个轴承中的一方设置于空间部的径向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1159446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121841.3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得到抑制从涡轮机室侧向马达室侧的流体侵入并且也抑制壳体内的轴周边的温度上升的涡轮式流体机械。由压缩机叶轮(22)升压后的流体的一部分经由具有入口侧固定节流部(TH1)的入口侧流路(IN)而向马达收容空间(18)导入,导入到马达收容空间(18)的流体经由具有出口侧固定节流部(TH2)的出口侧流路(EN)而从马达收容空间(18)排出。出口侧流路(EN)中的与马达收容空间(18)的连接部,与第2区划壁(15)与轴(21)之间的间隙分开设置,且与入口侧流路(IN)中的与马达收容空间的连接部在轴向上相对于马达(28)位于相反侧。入口侧固定节流部(TH1)及出口侧固定节流部(TH2)构成为马达收容空间的压力比涡轮机叶轮背面区域(39)的压力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59446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121841.3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得到抑制从涡轮机室侧向马达室侧的流体侵入并且也抑制壳体内的轴周边的温度上升的涡轮式流体机械。由压缩机叶轮(22)升压后的流体的一部分经由具有入口侧固定节流部(TH1)的入口侧流路(IN)而向马达收容空间(18)导入,导入到马达收容空间(18)的流体经由具有出口侧固定节流部(TH2)的出口侧流路(EN)而从马达收容空间(18)排出。出口侧流路(EN)中的与马达收容空间(18)的连接部,与第2区划壁(15)与轴(21)之间的间隙分开设置,且与入口侧流路(IN)中的与马达收容空间的连接部在轴向上相对于马达(28)位于相反侧。入口侧固定节流部(TH1)及出口侧固定节流部(TH2)构成为马达收容空间的压力比涡轮机叶轮背面区域(39)的压力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57331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28564.3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朗肯循环系统,包括:泵、锅炉、膨胀机、冷凝器以及管道,所述管道经由所述锅炉和所述膨胀机将所述泵连接至所述冷凝器,以用于使工作流体循环,其中,所述泵包括联接至驱动源的第一轴部以及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轴部旋转的泵机构,所述膨胀机包括联接至所述第一轴部的第二轴部以及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轴部旋转的膨胀机构,以及在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泵机构之间设置有泵扭矩限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042119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010513563.2
申请日:2010-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065 , F01K13/02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废热回收系统,包括朗肯循环、第一旁通通道、第一阀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朗肯循环允许工作流体循环经过其中。所述朗肯循环具有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膨胀器以及冷凝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在工作流体与发动机之间或在工作流体与同发动机进行热交换的第一中间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旁通通道允许工作流体经过。所述第一旁通通道的一端位于冷凝器的上游侧,而另一端位于冷凝器的下游侧。所述第一阀打开和关闭第一旁通通道。当发动机或第一中间介质的温度低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打开所述第一阀。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45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17559.X
申请日:2011-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 F01K23/065 , F01K23/10 , F01N2240/02 , F02G5/04 , F02G2260/00 , Y02T10/16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废热再生系统,其具备泵、冷却水锅炉、废气锅炉、膨胀机、冷凝器、气液分离器以及过冷却器。基于过冷却器的上游侧的工作流体的温度(T1)与下游侧的工作流体的温度(T2)的温度差(T1-T2)所对应的压力差(P1-P2),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来对在旁通流路中流通的工作流体的量进行调节,由此将温度差(T1-T2)保持为规定以下。从而,能够防止过冷却程度过大,并能够维持兰肯循环装置的废热再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042119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513563.2
申请日:2010-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065 , F01K13/02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废热回收系统,包括朗肯循环、第一旁通通道、第一阀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朗肯循环允许工作流体循环经过其中。所述朗肯循环具有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膨胀器以及冷凝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在工作流体与发动机之间或在工作流体与同发动机进行热交换的第一中间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旁通通道允许工作流体经过。所述第一旁通通道的一端位于冷凝器的上游侧,而另一端位于冷凝器的下游侧。所述第一阀打开和关闭第一旁通通道。当发动机或第一中间介质的温度低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打开所述第一阀。
-
公开(公告)号:CN102039794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506610.0
申请日:2010-10-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一种具有朗肯循环系统和用于空气调节的制冷循环系统的车辆,包括:朗肯冷凝器,朗肯冷凝器形成将车辆的废热转化成动力的朗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以及空气调节冷凝器,空气调节冷凝器形成制冷循环系统的一部分。朗肯冷凝器和空气调节冷凝器在车辆中布置成当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