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761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1068412.3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乳酸菌BCAT酶活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复合电极,在玻碳电极表面上修饰一层MWCNT/PDDA复合膜而制得的MWCNT/PDDA-GCE复合电极。本发明又公开了上述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BCAT酶活电化学检测的复合电极在检测BCAT酶活上的应用。本发明又公开了一种检测NADH的电化学方法。本发明的电化学传感器简便易行、易微型化、智能化、易于集成、操作简易等优点,最重要的是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真正实现了对BCAT酶活快捷、简便以及高效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475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62045.1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1 , A23Y2220/53 , C12N1/16 ,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发酵剂在猪肉发酵香肠中的应用。公开了一株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它的保藏号是CGMCC11479。还公开了包括该菌种复合发酵菌剂。本发明以猪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接种木糖葡萄球菌CGMCC3474、肠膜明串珠菌CGMCC11479、植物乳杆菌CGMCC11480、德巴利汉逊酵母CGMCC3473组成的发酵菌剂,提高猪肉发酵香肠的食用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品质。并且,添加了复合发酵剂的发酵香肠pH显著低于传统发酵香肠,有效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猪肉发酵香肠的保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4351371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64860.5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一种高茶多糖乌龙茶的加工方法。涉及以绿茶在夏、秋废弃茶鲜叶加工乌龙茶。提高夏秋季废弃茶中茶多糖保留率,香气浓郁,独具特色,利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依序包括以下工序,对鲜叶进行预处理、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提香和封装,萎凋工序为配光萎凋,将预处理后的鲜叶置于配光萎凋机内进行萎凋作业,配光萎凋机内包括红橙光和蓝紫光。采用复合光照,使得茶鲜叶内色素等物质成分吸收光能,从而提高相关酶的活性,并引起了一系列生化反应。叶细胞内不同的光受体,对太阳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人造光-紫外线协同萎凋是在有色光的基础上,添加紫外光的照射,缩短工时,提高萎凋效率,在促进蛋白质降解,散发青草气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多糖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3070407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48343.2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氧化香肠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肉量100份,白糖6~9份,盐2~4份,味精0.1~0.3份,五香粉0.1~0.2份,生姜0.1~0.2份,大曲1~3份,纯净水5~15份,芝麻粉2~4份;将灌好的香肠放入恒温培养箱,快速脱水两天;自然悬挂于阴凉,通风处;挂晒21~30天,取下,修剪整齐,真空包装,既得成品功能型香肠。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香肠存在的脂肪的氧化会生成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缺陷。本发明品质均优于无添加物的传统香肠,并且在生产及储存过程中氧化程度显著低于传统香肠,同时又具有特殊功能性物质-芝麻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香肠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氧化程度,提高了产品的保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07040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48343.2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氧化香肠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肉量100份,白糖6~9份,盐2~4份,味精0.1~0.3份,五香粉0.1~0.2份,生姜0.1~0.2份,大曲1~3份,纯净水5~15份,芝麻粉2~4份;将灌好的香肠放入恒温培养箱,快速脱水两天;自然悬挂于阴凉,通风处;挂晒21~30天,取下,修剪整齐,真空包装,既得成品功能型香肠。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香肠存在的脂肪的氧化会生成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缺陷。本发明品质均优于无添加物的传统香肠,并且在生产及储存过程中氧化程度显著低于传统香肠,同时又具有特殊功能性物质-芝麻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香肠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氧化程度,提高了产品的保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293234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223370.8
申请日:2011-08-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B4/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涉及肠衣还原护色剂和应用。所述护色剂成分为BHT、VE、异VC钠、BHA、AP,各组分质量比为1:2:1:2:4。还原护色剂总用量为所需护色肠衣质量的0.02%。添加方式为将护色剂直接添加至肠衣盐中。本发明采用五种具有除氧,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等功能成分的抗氧化剂,同时利用了抗氧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肠衣脂肪氧化,从而延缓了肠衣脂肪氧化,保护了肠衣的色泽。本发明的护色剂成本低,配制方便,肠衣贮藏过程色泽劣变程度低,能有效克服外界环境条件对肠衣的不利影响,保护了肠衣的色泽,减少了经济损失,增加了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29323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23370.8
申请日:2011-08-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B4/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涉及肠衣还原护色剂和应用。所述护色剂成分为BHT、VE、异VC钠、BHA、AP,各组分质量比为1:2:1:2:4。还原护色剂总用量为所需护色肠衣质量的0.02%。添加方式为将护色剂直接添加至肠衣盐中。本发明采用五种具有除氧,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等功能成分的抗氧化剂,同时利用了抗氧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肠衣脂肪氧化,从而延缓了肠衣脂肪氧化,保护了肠衣的色泽。本发明的护色剂成本低,配制方便,肠衣贮藏过程色泽劣变程度低,能有效克服外界环境条件对肠衣的不利影响,保护了肠衣的色泽,减少了经济损失,增加了生产效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