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2825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03809.2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山东格林康宝药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76 , A61K2236/33 , A61K2236/39 , A61K2236/53 , A61K2236/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柳抗真菌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竹柳皮粉末,用5至20倍无水乙醇超声提取1~5次,每次30‑120min,得提取液;提取液经水沉及石油醚浸提,减压硅胶柱梯度洗脱,收集体积比为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液洗脱段的洗脱液,即得竹柳抗真菌活性组分。本发明竹柳石油醚提取物对霉菌、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真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该活性组分可以直接作为单方或复方制剂用于真菌感染所致疾病的治疗,如手足癣的治疗。本发明成功从竹柳中提取到抗真菌活性组分,为竹柳在医药产品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6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09809.1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014 , A61B5/024 , G06M1/2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斑马鱼评价化合物急性毒性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生物实验用品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液流系统、光电检测系统和电子计数器,液流系统包括液体输送管道和动力驱动装置,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泵,动力驱动装置与液体输送管道相连,液体输送管道与微孔板相连;光电检测系统包括壳体、控制单元和位于壳体内的发射光源、光敏接收装置;发射光源为激光光源;光敏接收装置为光电晶体管传感器;光敏接收装置连接电子计数器,控制单元分别与光敏接收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相连,壳体两端对称设有发射光源和光敏接收装置,发射光源和光敏接收装置之间设有液体输送管道。本装置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97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46703.0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IPC: C07F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南极磷虾中提取高纯度海洋磷脂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将南极磷虾匀浆,复合酶酶解;固液分离,固体部分加入碱性乙醇液超声辅助提取;水沉除油后,进行聚苯乙烯凝胶柱层析;冰乙醇液洗涤,得到高纯度磷脂。本发明原料采用菠萝蛋白酶和几丁质酶复合酶酶解,用碱性乙醇液进行高效提取,提高了磷脂的提取效率,全程温度不超过50℃,不损失磷脂的生理活性,提取的磷脂纯度高于95%,较现有方法有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42107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03795.4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山东格林康宝药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柳抗氧化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竹柳皮为原料,用5至20倍70%乙醇超声提取1~5次,每次30-120min,得提取液;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醇残留,加入蒸馏水溶解,先后用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经减压浓缩干燥,得到粗提物粉末,经纯化后既得竹柳抗氧化活性组分。该活性组分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且能提高小鼠组织中的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活性,抑制自由基损伤,防止脂质过氧化。通过人体试验表明该活性组分可以直接作为单方制剂用于因人体内自由基过多而产生的疾病的治疗,如高血脂的治疗。本发明成功从竹柳中提取到抗氧化活性组分,为竹柳在医药产品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37083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677027.3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Inventor: 韩利文 , 刘可春 , 何秋霞 , 张云 , 韩建 , 王荣春 , 孙晨 , 王雪 , 侯海荣 , 彭维兵 , 陈维云 , 陈锡强 , 张轩铭 , 李晓彬 , 张姗姗 , 楚杰 , 王希敏 , 郭敬兰 , 党立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评价化合物对病理状态下血管生成作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处理特定时期斑马鱼幼鱼,模拟病理状态,然后以“完全肠下外缘静脉长度”作为评价指标,成功建立了药物对病理状态血管生成作用的评价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稳定可靠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更加科学、客观,体现了棘突的生成情况,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97036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534150.0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禽场用微生物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畜禽场用微生物消毒剂,组分如下,均为体积份:短小芽孢杆菌发酵液1~3份,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1~3份,水25~50份;本发明还涉及该畜禽场用微生物消毒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短小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作为主要抑制或杀灭有害病原菌的微生物菌株,二者在菌种的优势生长及代谢物中的多种抗菌物质及酶类等方面均在抑制或杀灭有害菌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灭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1087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07419.2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G3/02 , C12H1/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苹果酒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将苹果、胡萝卜、枣叶、蜂蜜按比例复合,经果汁调整、发酵、澄清、陈酿处理,制得苹果酒。枣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和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属于强的抗氧化剂,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防癌的功效。加入在苹果酒中,不仅弥补了某些微量元素的不足,而且有着极大的保健价值。该酒风味浓郁,既保留着苹果的香气和蜂蜜的甘甜,又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是保健养生的佳品。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鱼胶、桃胶、聚乙烯聚吡咯烷酮的复合澄清剂,具有很高的澄清效果,保证了酒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99936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8844.4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有益生菌的护垫及其制备方法,该护垫,包括益生菌除臭层,所述的益生菌除臭层由吸附有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酵母菌的载体颗粒构成。本发明还涉及该护垫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吸附有益生菌的护垫,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以芽孢体状态吸附于载体颗粒中,再与活性干酵母混合,以休眠状态存在,一旦使用,借助于人体的体温、湿气进行萌发,遇到粪便等排泄物时可以大量繁殖,进行代谢,分解其中的NH3、H2S等臭味物质;酵母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香气成分,从而达到净化空气、消除异味的作用。同时,上述混合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可以显著预防卧床老人、瘫痪病人的二次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94413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52966.0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 A61L9/014 , A43B17/003 , A43B17/006 , A43B17/08 , A43B17/10 , A61L9/01 , B01D53/48 , B01D53/54 , B01D53/84 , B01D2251/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有益生菌的防臭抗菌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吸附有益生菌的防臭抗菌垫,包括防臭抗菌层,所述的防臭抗菌层由吸附有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载体颗粒构成,每克载体颗粒吸附的芽孢总数为106~1010CFU。本发明所述吸附有益生菌的防臭抗菌垫,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吸附于载体上用于去除含氮和含硫臭气达到消除异味的作用,同时上述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对引起脚气病的致病性真菌的生长繁殖也有抑制作用,可以显著预防脚汗人群患足癣病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61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73772.4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IPC: C07D401/12 , A61P29/00 , A61P37/06 , A61P35/00 , A61P35/02 , A61P17/00 , A61P19/02 , A61P11/06 , A61P17/06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邻二氮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邻二氮杂环化合物,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邻二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N-((4-氯苯基)-5-(三氟甲基-1H-吡唑基))-3-氰基-4-(4-吗啉哌啶基)苯甲酰胺,并发现该化合物为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抑制炎症因子IL-17下游信号通路的拮抗剂,可用于治疗炎性病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增殖性疾病以及癌症等与IL-17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的疾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