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2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88127.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二维复合电极、其制备方法、封装方法与应用。多层二维复合电极是Si/Ag/硼烯/铋烯/MXene/TiO2/P2O3/黑磷结构。多层二维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Si/Ag基底;2)制作Si/Ag/硼烯/铋烯电极;3)制作Si/Ag/硼烯/铋烯/MXene/TiO2电极;4)制作Si/Ag/硼烯/铋烯/MXene/TiO2/P2O3/黑磷电极;该多层二维复合电极在使用200~300mW的400~430nm蓝紫激光提供光源的情况下,在0.3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偏压下平均瞬态电流密度为129μA·cm‑2。本发明的复合检测芯片的2.5D叠层封装方法减小了芯片整体体积的同时降低了芯片的功耗。芯片由传感器模块、光器件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构成,同时为能够进行肌电感知的可穿戴智能监测提供了新的方式,并有望在智能机器人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65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91147.1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所述叠层太阳能电池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部电池、光耦合层和底部电池,所述顶部电池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部透明正电极、顶部空穴传输层、顶部钙钛矿吸收层、顶部电子传输层、顶部透明负电极;所述底部电池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底部透明正电极、底部空穴传输层、底部钙钛矿吸收层、底部电子传输层和底部负电极;其中,所述光耦合层由石蜡、MgF2和SiO2中的一种材料构成,通过改变所述光耦合层的厚度,提升底部电池对于电磁波的吸收。本发明优化方案简单,不同于传统改动电池本体结构的改变,而是通过调整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光耦合层距离以及光耦合层填充物的方式实现电池光学效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4041.5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27/333 , C23C14/16 , C23C14/24 , C23C14/35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ZIF‑8”复合结构、制备方法、2.5D chiplet封装方法及应用。“石墨烯‑ZIF‑8”为堆叠的交叉包覆结构,其中,多面体的ZIF‑8颗粒被其上层的石墨烯所包覆,组成了更大比表面积的三维多孔复合结构。基于“石墨烯‑ZIF‑8”复合结构的NH4+选择电极,具有NH4+选择膜/“石墨烯‑ZIF‑8”复合结构/Zn/Ag/Si结构。此选择电极用于检测NH4+时,线性检测范围为1.0×10‑8~1.0×10‑4M,具有3.0nM的最低检测限,灵敏度为9.3×10‑3μA·μM‑1。并且本发明公开一种NH4+浓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在运动中检测汗液信息的便携式健康管理芯片。健康管理芯片采用2.5D的chiplet封装形式,用于汗液中NH4+浓度的实时分析,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906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78087.8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酞菁铜/倒金字塔形钙钛矿异质结光电探测器及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刻蚀出具有金字塔形表面微结构的硅片,作为生长钙钛矿单晶的基底;2)制备钙钛矿溶液,利用硅片和玻璃片作为限制生长区域的框架,利用种子生长法、空间限域法和逆温结晶法相结合的生长方法制备表面金字塔形的钙钛矿单晶;3)利用热蒸发在钙钛矿单晶表面蒸镀酞菁铜薄膜形成异质结,然后利用导电碳浆作为上下电极制备光电探测器。本发明制备的光电探测器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同时在高湿度的环境下相对于对照组器件具有较好的光电响应,同时器件具有良好的长时间湿度稳定性,对未来海上,舰船,海岛等高湿度环境下的高性能光电探测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29573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86661.0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驱动钙钛矿横向单晶异质结光电探测器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逆温结晶法获得α‑FAPbI3单晶种子,并利用逆温结晶法结合种子限域法将所得α‑FAPbI3单晶种子生长成α‑FAPbI3单晶薄片;2)利用逆温结晶法结合种子限域法通过液相外延工艺在所述的α‑FAPbI3单晶薄片上外延生长MAPbI3单晶薄片,形成环形的横向单晶异质结,横向单晶异质结上表面的两侧使用金属Ag作为顶部电极。本发明解决了垂直器件导致的入射光损失、界面上的大量缺陷问题,还能解决在液相外延生长时选取溶液的不同极性可能对上一阶段生长的钙钛矿造成大范围侵蚀和溶解的问题,且制备的光电探测器性能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1516102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82601.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钙钛矿埋底界面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钙钛矿埋底界面材料MXene/SnO2QDs具有纳米级的量子点结构;MXene/SnO2QDs包括Ti3C2TXMXene QDs和SnO2QDs,Ti3C2TX MXene QDs的Ti元素分散在SnO2QDs的基底表面,Sn、O、Ti和C元素的含量分别为20‑25%、70‑75%、1‑2%和0‑1%。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器件的导电性、稳定性以及各项性能,显著降低了钙钛矿层的缺陷与空位。为钙钛矿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未来的通信、航天、农业等领域的探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36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45378.6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兼具电场感应和光场感知的功能装置及应用,包括WO3/BiVO4/MXene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WO3/BiVO4/MXene工作电极包括设在FTO上的100‑110nm厚的WO3薄膜,其中单个WO3晶体的面积为(0.5‑1.0)μm×(0.1‑0.5)μm,厚度为0.2‑0.3μm,WO3薄膜上为0.1‑0.2μm厚的BiVO4薄膜,BiVO4薄膜上为20‑30nm厚的MXene薄膜。本发明的功能装置具有适用环境广、探测灵敏度高、小巧轻便,便于移动等特点,实现了多功能化,同时具有电场感应和光场感知传感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334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44138.1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压电式智能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的两侧设置挂耳和呼吸窗口,呼吸窗口内设有口罩滤芯,口罩滤芯由多层相互绝缘的薄膜构成,每层薄膜自左而右依次由第一电极层、第一芯材层、透气层、第二芯材层、第二电极层组成,所述芯材层采用生物式压电水凝胶,中心位置处设置透明窗口,所述口罩本体上还设置智能控制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物压电式智能口罩的智能控制方法。本发明可在呼吸气压下产生电能,从而有静电吸附灰尘与病毒的功能;同时,本发明通过智能控制装置可实现滤芯的工作电压与人的呼吸气压相匹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预测且补偿工作电压,从而保证长时间使用时,呼吸畅通的过滤性、吸附性及节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596850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085239.9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压电式智能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的两侧设置挂耳和呼吸窗口,呼吸窗口内设有口罩滤芯,口罩滤芯由多层相互绝缘的薄膜构成,每层薄膜自左而右依次由第一电极层、第一芯材层、透气层、第二芯材层、第二电极层组成,所述芯材层采用生物式压电水凝胶,中心位置处设置透明窗口,所述口罩本体上还设置智能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在呼吸气压下产生电能,从而有静电吸附灰尘与病毒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控制装置可实现滤芯的工作电压与人的呼吸气压相匹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预测且补偿工作电压,从而保证长时间使用时,呼吸畅通的过滤性、吸附性及节能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