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60844C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00803776.0
申请日:2000-12-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H01M8/04119 , H01M8/04156 , H01M8/0612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65
Abstract: 为了将供给到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1)的氢极的改性气体和供给到氧极的空气大体加湿成为水蒸气饱和行状态时不需要为获得该水蒸气而加热,且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热效率,使包含于从燃料电池(1)的氢极排出的氢极排气中的水蒸气透过水蒸气透过膜(34),供给到导入至部分氧化改性部(6)的空气中,而使包含于从氧极排出的氧极排气中的水蒸气透过水蒸气透过膜(34),供给到送往电池(1)的氧极的空气中。
-
公开(公告)号:CN1679198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3820555.6
申请日:2003-08-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68 , H01M8/04022 , H01M8/0625 , H01M8/0662 , H01M8/0675 , H01M2008/1293
Abstract: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1),由脱硫器(3)、预先转化器(5)及内部转化式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7)等构成。燃料电池(7),由空气极(31)、电解质(33)、燃料极(35)、空气室(37)、燃料室(39)、及外部电路等构成。预先转化器(5),在内部转化式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7)的启动时,在使天然气流通的脱硫器(3)中使空气等流通,通过部分地氧化天然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生成含有一氧化碳及氢气的部分氧化气体。部分氧化气体提供给燃料室(39)。
-
公开(公告)号:CN1341076A
公开(公告)日:2002-03-20
申请号:CN00804333.7
申请日:2000-11-0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31 , B01J8/0214 , B01J8/0228 , B01J8/025 , B01J8/0403 , B01J8/0446 , B01J8/0453 , B01J8/0496 , B01J19/2485 , B01J19/249 , B01J23/40 , B01J35/04 , B01J2208/00185 , B01J2208/00221 , B01J2208/00309 , B01J2208/00495 , B01J2208/0053 , B01J2208/00716 , B01J2219/00006 , B01J2219/2453 , B01J2219/2455 , B01J2219/2465 , B01J2219/2479 , B01J2219/2485 , C01B3/16 , C01B3/386 , C01B3/48 , C01B2203/0261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4 , C01B2203/047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05 , C01B2203/0844 , C01B2203/0883 , C01B2203/1023 , C01B2203/1035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82 , C01B2203/1241 , C01B2203/146 , C01B2203/1604 , C01B2203/82 , H01M8/0662 , Y02P20/52
Abstract: 为了降低在改性反应部(6)中通过含有部分氧化的反应从燃料气体中生成的富含氢气的改性气体中的CO并且提高氢气收获率,其目的是在移位反应部(10)中由变换催化剂使其改性气体水煤气移位反应进行变换时,在移位反应部(10)中可以将来自改性反应部(6)的高温的改性气体原样地进行移位反应,使变换装置成为简单的构造,将来自改性反应部(6)的改性气体直接导入移位反应部(10)的改性气体通路(11)一边与原料气体热交换一边使其进行移位反应。在从反应速度快的高温状态到反应速度平衡性好的低温状态的宽的温度范围中变换从改性反应部(6)出来的改性气体,谋求变换温度范围的扩大的同时、谋求不需要改性气体的温度控制而使变换装置的构成简单化。
-
公开(公告)号:CN1340222A
公开(公告)日:2002-03-13
申请号:CN00803776.0
申请日:2000-12-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H01M8/04119 , H01M8/04156 , H01M8/0612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65
Abstract: 为了将供给到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1)的氢极的改性气体和供给到氧极的空气大体加湿成为水蒸气饱和行状态时不需要为获得该水蒸气而加热,且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热效率,使包含于从燃料电池(1)的氢极排出的氢极排气中的水蒸气透过水蒸气透过膜(34),供给到导入至部分氧化改性部(6)的空气中,而使包含于从氧极排出的氧极排气中的水蒸气透过水蒸气透过膜(34),供给到送往电池(1)的氧极的空气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974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31578.0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1/64 , F24F110/00 , F24F110/12
Abstract: 当以室外机为单位学习建筑物内的热负荷,存在难以预测每个空调区域的热负荷的问题。热负荷预测系统(1)包括环境数据取得部(191)、运转数据取得部(192)、存储部(11)、学习部(193)以及预测部(194)。环境数据取得部(191)取得空调区域的外部环境数据(D1)和内部环境数据(D2)。运转数据取得部(192)取得进行空调区域的空气调节的空调机的运转数据(D3)。存储部(11)存储环境数据取得部(191)和运转数据取得部(192)所取得的数据。学习部(193)使用从存储部(11)得到的学习用数据(LD1、LD2),进行预测空调区域的热负荷的模型(M1、M2)的学习。预测部(194)使用模型(M1、M2)来预测空调区域的热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05358915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480036707.6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大金应用系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1 , F24F3/1405 , F24F3/1423 , F24F3/1429 , F24F2003/144 , F24F2003/1458
Abstract: 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室(S11)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室(S12)中,从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分别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进行切换。第一吸附部(301)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室(S11)中,当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成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第一吸附部(301)位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下游侧,第二吸附部(302)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室(S12)中,当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成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第二吸附部(302)位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下游侧。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供既能够抑制功耗的增大、又能够提高除湿能力的除湿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590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280047124.4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0008 , F24F3/1429 , F24F2140/50
Abstract: 在调湿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50)中设置有两台吸附热交换器(51、52)。在制冷剂回路(50)中制冷剂的循环方向能够反转。调湿装置(10)的切换机构(40)对被供向室内的室外空气的流通路径、和被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的流通路径进行切换。在调湿装置(10)的第一运转下,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和空气的流通路径每隔规定时间进行切换。在调湿装置(10)的第二运转下,制冷剂回路(50)停止工作,空气的流通路径每隔规定时间进行切换。在第二运转中,即使在制冷剂回路(50)停止工作的过程中已被进行了温度和湿度调节的室外空气也会被供向室内,以确保室内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4273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46977.6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 , F24F3/065 , F24F11/83 , F24F11/89 , F24F2140/12 , F24F2221/50 , F25B2500/01
Abstract: 为了在具有多个利用单元的制冷装置中进行比以往提高了效率的运转,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包括室外单元、多个室外单元、高度差检测部(97)、通常运转控制部(92)。高度差检测部(97)针对各室内单元对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的铅垂方向上的距离、即高度差进行检测。通常运转控制部(92)对各室内单元的运转/停止进行判定,根据判定为正在运转的室内单元的高度差,进行制冷剂的压力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358915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80036707.6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大金应用系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1 , F24F3/1405 , F24F3/1423 , F24F3/1429 , F24F2003/144 , F24F2003/1458
Abstract: 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室(S11)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室(S12)中,从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分别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进行切换。第一吸附部(301)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室(S11)中,当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成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第一吸附部(301)位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下游侧,第二吸附部(302)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室(S12)中,当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成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第二吸附部(302)位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下游侧。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供既能够抑制功耗的增大、又能够提高除湿能力的除湿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024764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80064456.3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8 , F25B1/005 , F25B13/00 , F25B49/02 , F25B49/022 , F25B2313/0233 , F25B2600/027 , F25B2600/2509 , F25B2600/2513 , F25B2700/1933 , F25B2700/2104 , F25B2700/2106 , F25B2700/21163 , F25B2700/21174 , F25B2700/21175
Abstract: 能恰当地进行在蒸发器的跟前侧制冷剂容易处于过冷状态的制冷装置的过热度控制。制冷装置(10)的室内膨胀阀(41)在制冷时根据低压目标值及室内热交换器(42)的流出侧的过热度目标值对流入室内热交换器(42)的制冷剂的膨胀进行控制。利用室内液体管温度传感器(44)及吸入压力传感器(33)对室内热交换器(42)流入侧的制冷剂的过冷状态进行检测。在根据室内液体管温度传感器(44)及吸入压力传感器(33)的检测结果判断出室内热交换器(42)的流入侧的制冷剂处于过冷状态的情况下,室内控制装置(47)进行将过热度目标值从第一过热度目标值(Tsh1)提高至第二过热度目标值(Tsh2)的设定变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