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和除湿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58915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480036707.6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室(S11)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室(S12)中,从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分别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进行切换。第一吸附部(301)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室(S11)中,当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成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第一吸附部(301)位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下游侧,第二吸附部(302)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室(S12)中,当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成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第二吸附部(302)位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下游侧。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供既能够抑制功耗的增大、又能够提高除湿能力的除湿装置。

    除湿装置和除湿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58915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80036707.6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室(S11)中,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室(S12)中,从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分别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进行切换。第一吸附部(301)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室(S11)中,当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成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第一吸附部(301)位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101)下游侧,第二吸附部(302)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室(S12)中,当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成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第二吸附部(302)位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102)下游侧。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供既能够抑制功耗的增大、又能够提高除湿能力的除湿装置。

    热泵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8576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80033883.0

    申请日:2011-07-12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便是容积比固定型的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也能使将流体加热至加热目标温度时的能量消耗效率良好的热泵系统。中间冷却器(5)使来自低级侧压缩机构(22)的排出制冷剂与流经中间冷却器侧供热水流路(90A)的水作热交换,气体冷却器(6)使来自容积比和低级侧压缩机构(22)处于一定关系的高级侧压缩机构(26)的排出制冷剂与流经气体冷却器侧供热水流路(90B)的水作热交换。混合阀(91)调节中间冷却器侧供热水流路(90A)和气体冷却器侧供热水流路(90B)的水流量比率。中间冷却器(5)的流入制冷剂温度比加热目标温度低时,若中间冷却器(5)的流入制冷剂温度、气体冷却器(6)的流入制冷剂温度及加热目标温度间的关系满足规定条件,则控制部(2)将混合阀(91)控制成允许水流动至中间冷却器(5)。

    控制软件生成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437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80025758.8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控制软件生成系统(100)包括存储部(110)和生成部(120)。存储部(110)针对标准空调系统结构,存储有通过将设备控制用的第一功能块组合起来而表现的多个控制模式候选。生成部(120)将所需要的空调系统结构信息和控制规格作为输入,从多个控制模式候选中选择一个控制模式,将所选择的控制模式的第一功能块彼此组合而生成控制软件(151)。第一功能块与在该功能块中使用的传感器信息、或包含检测该功能块中的不良情况的维护运行程序的第二功能块相关联。生成部(120)输出与所选择的控制模式对应的传感器信息(152)或维护运行软件(153)。

    热源系统
    10.
    发明公开
    热源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8298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80025783.6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热源系统(100)包括并联设置的多台热源机(101)、并联设置的多台泵(102)、将多台热源机(101)和多台泵(102)之间的流路汇总成一条流路的集合管道(103)以及控制部(150)。控制部(150)至少基于对各热源机(101)设定的必要最低流量和各热源机(101)的运转状态决定要求流量,控制部(150)基于对各泵(102)设定的流量和各泵(102)的运转状态决定当前送水量或最大送水量,控制部(150)比较要求流量和当前送水量或最大送水量,并根据该结果控制多台热源机(101)或多台泵(102)的运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