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00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43447.2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变体词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待识别文本进行分词,得到至少一个文本分词;对各文本分词进行文本图像生成,得到各文本分词对应的分词图像;基于各文本分词的编码特征,以及对应分词图像的编码特征,得到各文本分词的变体词识别结果。本发明结合各文本分词的编码特征以及对应分词图像的编码特征,可以融合文本语义与视觉细节信息,将文本模态的文本分词和图像模态的分词图像对齐到同一语义空间,更全面地理解和识别变体词,有效提升了变体词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46799.0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其中,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包括:根据多个目标视角下目标场景的图像进行三维立体重建,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残缺点云,所述目标视角的数量小于视角总数;对所述残缺点云进行点云补全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完整稀疏点云;对所述完整稀疏点云进行点云稠密化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完整稠密点云;根据所述完整稠密点云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得到所述目标场景中的运动目标。本发明可以提高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91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41226.0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件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量APK源码特征提取及相似分析方法,首先输入两个APK文件,通过源码解析反编译方法提取到APK包的AndroidManifest文件、本地化语言配置文件,提取到SMALI或JAVA源代码;再通过包名索引、启动类索引、固定目录识别方式,识别APK核心源码目录、第三方包目录、系统资源目录,并生成源码树;再对核心源码目录中的文件进行分析,计算文件HASH,提取源码文件中字符串类声明特征表示作为加权特征;计算拟进行分析的两棵源码树结构的相似度情况,根据源码目录的类型对进行不同程度的相似度加权。本发明降低分析资源投入和时间消耗,提升源码相似分析的准确度,能够实现在大规模APK数据分析场景的高性能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96299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22480.1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W4/12 , H04W4/08 , H04L51/063 , H04L51/214 , H04L51/52 , H04L51/5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信息传播预测方法、装置和设备,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在第一时刻目标信息对应的各个类型的用户的数量;其中,各个类型的用户对目标信息的信任程度和/或传播方式不同;根据第一时刻目标信息对应的各个类型的用户的数量和信息传播模型,确定目标信息的传播预测结果;目标信息的传播预测结果中包括在第二时刻目标信息对应的各个类型的用户的数量;信息传播模型用于对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各个类型用户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对目标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类型用户数量变化情况的准确预测,提升了信息传播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5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38586.6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8/22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社交网络技术领域,尤其为基于同空间用户特征传递的多网络身份对齐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数据;身份学习模块:用于通过搭建网络拓扑结构与采集的用户数据相结合进行用户的多社交网络身份学习;身份传递模块:用于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将用户数据进行多社交网络传递;向量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网络拓扑结构和用户数据获取多社交网络用户在同一个空间上的用户向量;身份对齐模块:用于通过相似度算法实现对未标注的潜在锚链路进行用户身份对齐。本发明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对用户的不同属性特征进行学习、融合,进行锚链路对齐判别,对用户的不同属性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与协调,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身份的对齐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0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78299.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信息溯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从多个平台中获取同一类目标主题信息,并对所述目标主题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文本;创建所述目标文本的目标图谱;对所述目标图谱进行实体链接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文本的发布者集合,所述发布者集合携带有所述目标文本的传播路径信息;对所述发布者集合进行溯源分析,确定所述目标主题信息的目标发布者。通过对多个平台上的主题信息进行跨平台、跨时空的追踪和分析,确定主题信息的起源、演变和传播路径,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由此,可以实现多平台的信息溯源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098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49186.X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35 , G06K9/62 , G06F40/2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本中特定内容识别存储方法及系统,属于文特定词识别的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生成特定词库和规则库;获取待识别的文本集合;提取当前特定文本数据集中的新特定词,得到新特定词集合;将需要训练的词组输入BERT模型;从特定文本中获取疑似新特定词集合,利用BERT模型计算特定词库中各词的特征向量与疑似新特定词集合中各词的特征向量的余弦相似度,并基于计算结果判定新特定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预构建模式规则的匹配方式仅局限于特定匹配规则模式,匹配方式不够灵活,结果不够全面,难以及时识别海量新出现的特定词及其变体词,且由于文本中涉及大量错综复杂的词语,容易造成特定词的模糊匹配,导致误识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5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42548.2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951 , G06F16/215 , G06F8/61 , G06F9/445 , G06F17/18 , G06V10/74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pp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群控平台中所有应用软件进行遍历采集,得到群控平台应用软件信息;对群控平台应用软件中的内容进行深度优先遍历采集,并将获取的内容进行整合;对整合后的采集内容进行判断清洗,获得最终应用软件通用内容。通过采用改进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完成采集工作,保证了采集数据的全面性,同时提高了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2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07211.0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21/31 , G06F16/951 , G06F16/953 , G06F16/955 , G06F16/958 , G06N3/04 , G06N3/08 ,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关联性信息的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方法、装置、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从公开信息源中获取用户身份的关联性信息;在社交网络中基于所述用户身份的关联信息进行检索,并对检索到的网页快照进行保存;对所述网页快照进行筛选,获取疑似包含社交网络应用账号信息的目标网站;采集疑似包含社交网络应用账号信息的目标网站所对应的的网页信息,并对采集结果进行验证,获取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账号信息;将同一关联信息所对应的社交网络账号信息视为同属同一用户,实现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本发明以关联性信息为出发点,此类信息相对真实可靠,使得本发明的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方法结果更为准确、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7094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543099.5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动态融合规则到诈骗行为识别模型的方法,包括:由全量通话记录生成电信通联网络:G={V,E,Y},并据此构建识别诈骗行为的时空图;读取诈骗行为识别规则表中的每条规则,计算每个用户对应于每条规则的转换值;将每个用户对应于规则的转换值构成每个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每个用户的通话特征指标向量即是时空图中每个用户的节点特征;构建、并训练诈骗行为识别模型,然后将待识别用户的节点特征输入至诈骗行为识别模型,并根据模型输出判断待识别用户是否是可疑诈骗行为号码。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能实现规则和模型的动态融合,从而实时检测、并准确识别各种诈骗行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