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被动式动力吸振器的空间管路振动特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389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811602019.8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一种带有被动式动力吸振器的空间管路振动特性计算方法,属于空间管路振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空间管路系统简化为多段连续梁连接成的空间结构,根据实际工况的边界条件,建立空间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空间管路系统的振型函数;其次建立带有动力吸振器空间管路系统的动能和势能方程,带入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得出空间管路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最后利用虚功原理,得到空间管路系统自由振动特性和受迫振动特性。本发明首次引入哈密顿体系的连续体传递矩阵法,该算法能够对带有被动式吸振器的空间管路系统进行自由振动特性和受迫振动特性计算;计算精度较高,在振动响应寻优的过程中理论计算时间比有限元计算时间短,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一种基于分层WFRFT架构的非对称混合载波信号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3040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1079415.1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层WFRFT架构的非对称混合载波信号传输方法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输入端的分数域数据进行调制;对数据进行的WFRFT运算;对数据进行相位调整;经过并串转换以及增加循环前缀后,发送数据至信道;进行去循环前缀以及串并转换;对每一列的数据进行DFT运算;进行频域均衡;对每一列的数据进行IDFT运算;对矩阵中的数据进行相位调整;对矩阵中的每一行的数据进行WFRFT运算;对矩阵进行按列变换得到N维列向量,并进行相应的解调输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WFRFT架构的混合载波系统,实现了混合载波系统、非对称OFDM系统、OFDM系统以及单载波系统的统一,相比于传统的混合载波系统具有高阶的二维参数可调性。

    一种碘离子识别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895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01562.2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碘离子识别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9,9-二(6-溴己基)-2,7-二芴醛)为原料,在无水LiCl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2,5-二氨基吡啶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的条件下,中间产物与三甲胺反应得到吡啶芴基荧光共轭聚合物。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该发明可实现对碘离子实现快速、灵敏、准确、经济的检测,在实际应用时效率高,特别适合微量和痕量碘离子的检测。本发明荧光探针对碘离子检测选择性高,最低检测限为4.688×10-7mol/L,且在0~25μ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线性定量关系,适合痕量检测。

    一种内燃机曲轴系统纵扭耦合刚度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300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645583.7

    申请日:2017-08-0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曲轴系统纵扭耦合刚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并记录内燃机曲轴系统相关参数;确定曲轴系统的轴承约束条件;建立纵扭耦合刚度分析模型;在目标曲柄主轴颈处施加单位扭矩,建立空间超静定系统平衡方程,并建立多余约束处的变形协调条件;得到将变形协调条件转变为求解未知多余约束力的补充方程;再联立系统平衡方程,求解出曲轴系统轴承处的支撑反力、目标曲柄固定端处的约束力及约束力矩;在目标曲柄主轴颈和相邻曲柄主轴颈分别施加单位轴向作用力,计算得到单位扭矩作用下的轴向位移柔度;最终求出耦合刚度。本发明方法计算内燃机曲轴系统纵扭耦合刚度精度高且易于工程实现。

    一种无人艇-主机-喷水推进器的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4963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39955.5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艇-主机-喷水推进器的匹配方法,包括:获取无人艇的航速和无人艇的阻力,同时,获取喷水推进器喷射角和泵的转速;当无人艇匀速直航时通过匹配方法来获得无人艇柴油机和喷水推进器的匹配点;当无人艇加速度不为零时,完成无人艇过渡过程的匹配。本发明通过对无人艇直航和加速过程的研究分析,得到无人艇的高效工作匹配点。使得柴油机发出的功率被喷水推进器完全吸收利用,同时喷水推进器的效率也得到提高。达到无人艇高效航行和节省柴油机燃料的目的。

    金属局部区域氢渗透行为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98942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286355.7

    申请日:2013-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金属局部区域氢渗透行为实验装置。包括微电解池、腐蚀环境模拟槽,工作试样的一面为测试区、另一面为腐蚀区,微电解池的一端与工作试样的测试区接触,工作试样的腐蚀区与腐蚀环境模拟槽中的腐蚀介质接触,微电解池中的对电极、参比电极及工作试样组成三电极体系,对电极、参比电极和工作试样分别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的对电极端口、参比电极端口和工作电极端口相连,电化学工作站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相连。本发明了供一种用于研究金属材料局部区域在模拟应力腐蚀环境中氢渗透行为的实验装置,其测试范围可达到微米级,可以应用于特定的狭小区域例如应力集中区域,裂纹尖端区域,焊缝区域等的氢渗透行为研究。

    金属局部区域氢渗透行为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98942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86355.7

    申请日:2013-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金属局部区域氢渗透行为实验装置。包括微电解池、腐蚀环境模拟槽,工作试样的一面为测试区、另一面为腐蚀区,微电解池的一端与工作试样的测试区接触,工作试样的腐蚀区与腐蚀环境模拟槽中的腐蚀介质接触,微电解池中的对电极、参比电极及工作试样组成三电极体系,对电极、参比电极和工作试样分别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的对电极端口、参比电极端口和工作电极端口相连,电化学工作站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相连。本发明了供一种用于研究金属材料局部区域在模拟应力腐蚀环境中氢渗透行为的实验装置,其测试范围可达到微米级,可以应用于特定的狭小区域例如应力集中区域,裂纹尖端区域,焊缝区域等的氢渗透行为研究。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241033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47104.6

    申请日:2011-11-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包括上盖、底座、外壳、衔铁、轴、线圈绕组、弹簧、内磁路,所述的内磁路包括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底座与外壳固连,线圈绕组、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连接外壳内壁,线圈绕组安装在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形成的函道内,衔铁安装在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衔铁外侧与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相连,轴穿过衔铁并安装在底座上,弹簧安装在衔铁和轴之间的空间里,上盖、底座、外壳组成密闭结构。本发明采用底座支撑的方式,降低了重心,增大了支撑面积,提高了安装稳定性,这种支撑方式的抗摇摆能力约为45°以内。将线圈绕组嵌入定子圆柱壳内壁,使线圈绕组和导线回路相对固定,提高了吸振器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