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软材料界面粘接能和分离线形貌的测试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8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01403.8

    申请日:2022-11-09

    Inventor: 贾攀 仲政 郭艺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征软材料界面粘接能和分离线形貌的测试平台及方法,该测试平台包括剥离驱动模块、测力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控制系统以及剥离环境调控模块;剥离驱动模块包括水平电位移平台和倾斜电位移平台。本发明通过整合剥离软材料的驱动系统和记录软材料剥离过程中分离线形貌的图像采集系统,可以通过一个测试平台同步表征软材料界面的界面粘接能和分离线形貌,建立界面粘接能的行为和分离线形貌之间的关系,可为软界面变形和失效机理的研究提供真实有效的实验数据。通过水平电位移平台和倾斜电位移平台的同步、同速运动,可以实现界面分离线在空间位置的动态恒定,便于对分离线形貌进行长时长剥离距离的观测记录。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09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17958.X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上的电力无线发射模块、车载电脑、汽车电池模块、电力无线接收模块、车载通讯模块、车载视觉影像系统以及车载电脑APP,其中,所述车载电脑APP安装在所述车载电脑上,所述电力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电力无线接收模块、所述车载通讯模块和所述车载视觉影像系统分别与所述车载电脑电连接。可实现电动汽车电量有偿共享,基于上述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共享充电平台对用户电动汽车电量进行管理,智能达成充电交易订单。

    一种固体燃料电池复合密封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7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97325.0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固体燃料电池复合密封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真空镀膜将铝膜镀在玻璃基板上,所述真空镀膜包括电弧离子镀和射频磁控溅射中的至少一种;原位氧化所述铝膜,制成所述固体燃料电池复合密封层。用该方法制备的密封层金属氧化物层与玻璃密封层结合良好且应力分布均匀不容易开裂,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可直接控制密封层的厚度以及成分,从纳米级到微米级。该复合密封层的使用能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功率密度等性能。本制备方法采用了成熟的工艺,但是通过合理组合以及整体工艺的优化和整合使得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成本得到极大的控制,因此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金属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支撑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813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19222.X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支撑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含有Ni的氧化物的填充物浆料均匀地填充至金属薄片的孔洞内,对该金属薄片进行干燥、排胶,得到金属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支撑体。填充物浆料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填充物粉末颗粒、表面活性剂及松油醇,三者混合后与氧化锆球磨珠一同球磨后得到混合浆料;加入增塑剂继续球磨,即可得到填充物浆料。本发明制备的金属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支撑体具有微米孔洞结构,具有足够的孔隙率保持气体流通,具有更大的有效燃料气体催化面积,该方法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各种孔径金属薄片,还可利用丝印方式制备金属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软介电材料的介电击穿电场强度和介电系数的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910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24423.8

    申请日:2022-08-25

    Inventor: 贾攀 周健友 仲政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介电材料的介电击穿电场强度和介电系数的测量系统,包括驱动机构、介电系数测量模块和击穿电场强度测量模块;击穿电场强度测量模块包括变压器、数据采集卡、俯视拍摄相机;测量过程中数据采集卡向变压器输入低电压,经过变压器放大为高电压,将高电压接入软介电材料形成回路电流,将回路电流峰值对应的电压作为介电击穿电压;通过俯视拍摄相机记录的电极面积的变化确定薄膜厚度的变化;根据介电击穿电压和薄膜厚度的变化,确定介电击穿电场强度;介电系数测量模块包括LCR表和俯视拍摄相机;通过LCR表测量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通过俯视拍摄相机记录测量过程中电极面积的变化;通过电容和电极面积的变化,确定介电系数。

    基于柴油重整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84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74547.4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柴油重整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离心泵、混合器、换热器、柴油重整器、尾气燃烧室、SOFC电堆和鼓风机,空气经过换热器通入SOFC电堆阴极,SOFC电堆阴极尾气给换热器用于提高重整尾气的温度;重整尾气先经过冷凝再经过换热预热,克服了现有柴油重整制氢尾气含有大量水对电堆性能影响考虑不足的问题的同时,使得重整尾气中大部分的水能冷凝并被系统重新利用,减少系统对水的依赖;SOFC电堆阳极未被利用的燃料以及经重整尾气换热后的SOFC电堆阴极尾气均在尾气燃烧室中释放掉,尾气燃烧器产生的热量也用来对柴油和水蒸气的混合气进行预热,使其能满足重整反应温度,同时也给重整器反应过程提供热量,提升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

    板式SOFC电池的分区性能测试装置及其装配方法、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4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428849.3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式SOFC电池的分区性能测试装置及其装配方法、测试方法,包括阳极盖板、阴极盖板,配重块,陶瓷流道,集流体、导线以及热电偶等;阳极盖板上表面向内设有矩形腔体并依次放置有阳极陶瓷流道和板式SOFC电池;板式SOFC电池阴极表面粘接有阴极分区集流体和阴极分区导线,电池阳极表面粘接有阳极集流体与阳极导线;阴极盖板与阴极陶瓷流道设有对应的通孔,通孔内放置陶瓷管用于热电偶的安装,通过调整陶瓷管上方的配重块重量实现不同的加载力,使热电偶探头直接接触板式SOFC电池阴极表面。本发明测试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具有方便定制电池分区和集流体,灵活调整内部气体流道结构,准确测取电池局部电化学性能和表面温度等优点。

    一种固体燃料电池复合密封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700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297325.0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固体燃料电池复合密封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真空镀膜将铝膜镀在玻璃基板上,所述真空镀膜包括电弧离子镀和射频磁控溅射中的至少一种;原位氧化所述铝膜,制成所述固体燃料电池复合密封层。用该方法制备的密封层金属氧化物层与玻璃密封层结合良好且应力分布均匀不容易开裂,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可直接控制密封层的厚度以及成分,从纳米级到微米级。该复合密封层的使用能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功率密度等性能。本制备方法采用了成熟的工艺,但是通过合理组合以及整体工艺的优化和整合使得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成本得到极大的控制,因此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气体导流扩散流场板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67542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949981.4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导流扩散流场板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该气体导流扩散流场板包括多孔金属介质以及位于所述多孔金属介质一侧面的微孔层,多孔金属介质在厚度方向的孔径在10μm~1mm之间梯度变化,微孔层靠近多孔金属介质的较小孔径一侧。本发明的气体导流扩散流场板,可同时具备气体分布导流、气体扩散、电流收集、疏排水、保护膜电极免遭损伤的作用,以达到提高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传递、减小部件体电阻欧姆损失、降低部件之间的接触电阻欧姆损失、降低电池厚度、简化电池结构、降低电池成本的作用。

    一种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三维结构重构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387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232768.6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重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三维结构重构校正方法,包括:对材料进行加工,得到具有球形颗粒附着层的材料样品;在真空条件下,采用包含环氧树脂的组分进行孔隙填充;待环氧树脂完全固化后,对待测样品进行加工,沿球形颗粒附着层的法向方向暴露材料及球形颗粒;对暴露出的材料及球形颗粒交界处进行抛光,确定感兴趣区域;采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切割与扫描,获取二维图像序列,并进行三维重构,得到三维数字化图像;基于球形颗粒的尺寸及形状,对三维数字化图像进行校正。本发明能够校正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对材料微纳米级结构的三维重构结果,获得高精度的三维重构图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