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直接检测蜂胶中五种化学污染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6693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144597.6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直接检测蜂胶中五种化学污染物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标准品溶液的配制;2)蜂胶酊的配制;3)加标蜂胶酊的配制;4)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检测;5)定性分析;6)定量分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可实现高通量和在线检测。对常见蜂胶化学污染物直接分析检测,无需复杂样品预处理,单个样品检测时间不到1min。对产品、操作人员和工作环境无毒无污染;灵敏度高。本发明无需对待测样品进行复杂预处理,能够承受蜂胶复杂基体的影响,实现对蜂胶中化学污染物的直接快速检测,改善现有分析技术中繁琐的样品预处理、分析耗时长等缺陷。

    一种用于山药的半套管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697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81565.0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山药的半套管栽培方法,该技术方案在收集江西山药资源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半套管栽培技术,并运用正交试验技术,筛选出合适的栽培密度和施肥方法,建立适合本省农业生态条件的山药半套管栽培技术体系,填补了在江西山药地方品种半套管栽培技术的空白。应用半套管栽培技术,与传统淮山栽培技术比较,每个劳动力每天收获淮山由0.03亩上升为0.3亩,每亩可节省30个劳动工;亩产量增加470‑900公斤,增产率16‑45%;所产淮山薯条整齐、饱满、光滑、皮色佳,挖掘时不会损伤,块茎耐贮藏商品价值高,值得大面积推广。

    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直接检测蜂蜜中的氯霉素

    公开(公告)号:CN103822964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491918.6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测试领域,公开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直接检测蜂蜜中的氯霉素方法,包括(1)加标蜂蜜的制备(2)样品准备(3)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检测(4)选择m/z 321的二级特征碎片离子m/z 257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氯霉素的量。本发明无需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和色谱分离,即可对蜂蜜中的氯霉素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别,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操作步骤繁琐、费时等缺陷。

    地沟油的直接化学电离质谱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887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010598783.X

    申请日:2010-12-21

    Abstract: 地沟油的直接化学电离质谱检测方法,其特征是(1)将LTQ-MS设置为负或正离子检测模式,调整质谱检测扫描范围、电离电压、离子传输管温度,设置DAPCI源各参数;(2)把油类样品直接滴在载玻片上,均匀地涂层,以质荷比为自变量,质谱峰的绝对丰度为因变量,将全部谱图数据处理成一个矩阵X;矩阵X导入到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直接进行PCA计算,计算结果输入到SIGMAPLOT中作图显示。本发明无需对待测样品预处理,即可对地沟油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别的方法,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操作步骤繁琐、费时等缺陷。

    紫脚板薯组织RNA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4419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51850.6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紫脚板薯组织RNA的提取方法,在SDS法的基础上,于粉碎材料时,用水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防止酚类物质氧化,同时高盐溶液去除多糖污染,采用0.1倍的3M的KAC(pH5.2)和2.5倍的乙醇沉淀RNA。所提取的RNA纯度和完整性均良好,不存在DNA、蛋白、多糖等杂质的污染,便于进行下游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直接检测蜂蜜中的氯霉素

    公开(公告)号:CN103822964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491918.6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测试领域,公开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直接检测蜂蜜中的氯霉素方法,包括(1)加标蜂蜜的制备;(2)样品准备;(3)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检测;(4)选择m/z321的二级特征碎片离子m/z257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氯霉素的量。本发明无需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和色谱分离,即可对蜂蜜中的氯霉素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别,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操作步骤繁琐、费时等缺陷。

    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09871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2063066.6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拟南芥在种子成熟时,需要对种子进行收集,传统的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手工收集,由于花胎容易与其他拟南芥植株缠绕,热工收集效率慢,且容易伤到植株,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拟南芥种子收集装置,其中:上圆桶底端与下圆筒底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固定杆一端与上圆桶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环形杆固定连接,圆台底端与下圆筒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圆台顶端设置在上圆桶内,环形收集框内壁设有螺纹,下圆筒外壁设有螺纹,环形收集框与下圆筒通过螺纹连接,环形收集框设置有收集槽,下圆筒底端分别设置有插杆和过孔。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收集种子。

    电渣精炼坩埚炉与感应加热保温炉组成的双级精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485492U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20185008.4

    申请日:2009-05-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一种电渣精炼坩埚炉与感应加热保温炉组成的双级精炼装置,由双自耗电极自动进给装置(A)、电渣精炼坩埚炉(B)、金属液位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C)和感应加热保温炉(D)组成,本实用新型电渣精炼坩埚炉(B)是底部带金属液出口的底开口式电渣精炼坩埚炉,感应加热保温炉是带金属液进口(12)和金属液出口(17)的感应加热保温炉,底开口式电渣精炼坩埚炉(B)设置在感应加热保温炉(D)的上方,底开口式电渣精炼坩埚炉的金属液出口(11)与感应加热保温炉金属液进口(12)相通,双自耗电极自动进给装置输出的双自耗电极(6)在电渣精炼坩埚炉中精炼,精炼后的金属液进入感应加热保温炉保温待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渣冶金过程的节能降耗并扩展电渣冶金应用范围,还可实现用较小功率和较小容量的电渣精炼炉获得大容量的金属液和用较小设备生产较大铸件。

    高层外墙面清洁装置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31424Y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20142359.7

    申请日:2009-04-1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层外墙面清洁装置,由安全随动控制小车、清洁机构、控制电路组成,安全随动控制小车后轮安装步进电机,滚筒由蜗轮蜗杆减速电机驱动,小车体支撑架通过丝杆调节伸缩;清洁机构采用刮板、滚筒式海绵刷、滚筒式毛刷清洗方式;连接小车与清洁机构的钢丝绳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控制电路强电与弱电电路之间设光电隔离电路[M],由CPU接收信号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给各电机;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移动速度快,结构简单,不受壁面材料和平整度的限制,对于不同墙面(90°±10°)均具有较好适应性,清洗效率高可达1200m2/h、价格便宜等优点。

    一种金线莲培育装置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532076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22062340.8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线莲培育装置。现有的培育装置不能保证培植环境阴凉和保持湿度,不利于金线莲的生长,同时金线莲幼苗在移栽时,腐殖土无法与幼苗一起转移,降低了幼苗的生存率。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线莲培育装置,其中:水泵左端设置有抽水管,水泵右端设置有出水管,盖板固定在培育箱顶端,进水管固定在盖板上,喷水管一端与培育箱内部左端连接,喷水管另一端与盖板连接,喷雾头与喷水管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固定在培育箱内部顶端,隔板将内箱分为制热区和制冷区,加热装置设置在制热区内,制冷器设置在制冷区,培育盒放置在培育箱内部底端,底盖与培育盒通过螺纹连接。本装置利于幼苗生产,同时能提高幼苗转移存活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