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98757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301007.6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回程链路异构物联网中的频谱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用户终端分为两组,一组直接接入宏小区基站,称为宏小区用户,另一组接入微小区接入点,称为微小区用户;其中,微小区接入点是通过无线回程链路与宏小区基站相连接;2)宏小区基站和微小区接入点分别为宏小区用户和微小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3)宏小区基站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计算最优分配系数η*,并根据η*值分配频谱资源,其中,无线回程链路占用比例为η*,剩余的用于无线接入网络。在频谱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考虑“系统总速率最大”原则,将频谱资源分配给无线接入网络与无线回程链路,提升系统容量,从而提高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8425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77528.6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7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4/0808 , H04W74/08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率分组的多信道CSMA协议中最优信道数确定方法,该方法的特征为基站通过检测小区中节点随机接入的频率确定当前基站的节点接入负载情况,各节点使用基于频率分组的多信道非持续载波侦听多址接入方式与基站进行通信,为了保证节点与基站之间低时延的通信,基站根据负载变化情况预测下一段时间的平均负载,进而确定最优的信道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10547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168122.5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48/02 , H04W48/06 , H04W74/08 , H04W74/08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带物联网中基于动态接入限制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1)、根据窄带物联网终端对时延的不同要求,将终端分为第一类、第二类;(2)、设置第一类终端、第二类终端不同的接入参数生成方式,第一类终端的接入参数恒为零,第二类终端的接入参数为(0,1)内的随机数;(3)、基站根据当前请求接入终端数,动态广播一个接入概率因子,允许接入参数小于接入概率因子的终端接入;(4)、允许接入的终端随机选择并发送前导给基站,若某前导被多个终端选择,认为选择该前导的终端接入失败,允许其在下个时隙重新发送接入请求;若前导被单个终端选择,则认为该终端接入成功。采用本发明的接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第一类终端的首次接入成功率,极大地降低最大接入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9483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71109.6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 , H04B7/0413 , H04B7/06 , H04B7/08 , H04W16/18
Abstract: 本发明为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蜂窝大规模MIMO的无人机RIS部署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接入点、用户及窃听者;通过无人机RIS与接入点及用户之间形成链路,实现对接入点和用户的全覆盖;计算在无人机RIS辅助下目标用户的下行可达安全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的安全速率最大化构建目标函数;通过梯度下降交替迭代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得到无人机RIS的最优相移及部署位置。本发明可以在不引入额外系统能耗的前提下,大幅提升被窃听用户的安全速率和实现通信系统的全覆盖;将无人机RIS相移和空间位置部署进行联合优化,实现了对地面接入点和用户的全覆盖和增强了物理层安全性,提高物联网设备的连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42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67867.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近场通感一体化系统的相移和时延计算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系统感知覆盖范围、天线间距、系统最低频率、系统最高频率和系统带宽,计算系统各移相器的相移和各时延器模块的初始时延范围;其中,所述预设的系统感知覆盖范围包括预设的感知角度域覆盖范围和预设的感知距离域覆盖范围;根据预设的系统感知分辨率、预设的系统感知覆盖范围、天线间距、系统最低频率、系统最高频率和系统带宽,计算系统各时延器模块的最终时延范围;其中,所述预设的系统感知分辨率包括预设的感知角度域分辨率和预设的感知距离域分辨率;在最终时延范围内,获取通信用户可达速率最大化下各时延器模块的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91352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26984.8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91 , G06F18/23213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频通信感知一体化信道建模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一个多频率通信感知一体化信道模型,即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信道,基站和移动用户设备分布在一个城市宏区域内;步骤二:对步骤一中建立的模型进行简化;步骤三:基站和移动用户设备进行部署模型假设,按照不同的基站间距和密度随机放置于一处环境中,之后生成基站和移动用户设备之间的路径参数,通过路径参数确定MIMO信道;步骤四:还包括射线追踪模拟,应用射线追踪模拟生成训练数据;本方案利用信道参数数据集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来学习信道传播特性和隐含规律,可以更智能地构建信道模型以适应各种场景并达到更好的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9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862422.3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TAR‑RIS辅助多用户MIMO上行系统的无线传输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统计CSI设计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基于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设计STAR‑RIS的反射和透射两个对角相移矩阵;基于对角相移矩阵重新设计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重复过程直至前后两次通信系统速率的变化小于一个阈值,最终得到最优的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和STAR‑RIS相移矩阵。本发明中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和相移矩阵设计方案仅依赖于统计CSI,在满足用户的发送功率的约束下,使该系统中所有用户的总传输速率最大,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总传输速率并逼近最优的上行通信性能,还有效降低了硬件和计算成本,对STAR‑RIS辅助的多用户MIMO上行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263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397817.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26 , H04B17/391 , H04W72/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毫米波通信的功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了超大规模天线阵列与多个单天线用户进行下行传输的系统模型,其中基站使用毫米波传输信号;其次,根据用户的可视区域的分布,对用户分进行分组;然后基站侧根据信道状态信息,采取迫零预编码方案;最后,设计所有用户最优的发送功率分配方案。本发明利用超大规模MIMO的空间非平稳性特点,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组可视区域交叠与不交叠场景下的系统传输总速率,对超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的部署有着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896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12478.7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感知与无线传能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包括:基于多功能基站、多天线通信用户、能量收集设备和感知目标,构建通信感知与无线传能一体化模型;基于通信感知与无线传能一体化模型,对通信感知与无线传能一体化波形以及确定性等价参数进行初始化;基于统计CSI,设计一体化波形发射协方差矩阵;通过判断确定性等价参数是否收敛,输出最优一体化波形。本发明避免了复杂的优化算法并实现了通信、感知及无线传能性能之间的权衡。
-
公开(公告)号:CN117692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16030.8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28/06 , H04W72/512 , H04W1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URLLC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RIS联合中继辅助URLLC系统短包通信的平均块长优化方法,包括:基站首先获取各个设备之间的理想状态信息并对信道进行建模,然后在用户处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接收处的总信噪比,并求出它的概率密度函数,其次,求出系统的平均错误解码概率和平均速率,最后,求出系统平均块长,并对平均块长进行优化。本发明采用RIS和中继联合辅助的方式,对URLLC系统短包通信的平均块长进行优化,当RIS元素的总数增加时,传输符号所需的块长度将会减少,这使得信息传输所需的功耗更少,而且在中继存在的情况下使得平均错误解码概率更低,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