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惯性压电马达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公开(公告)号:CN10654677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865249.8

    申请日:2016-09-29

    Inventor: 庞宗强 张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惯性压电马达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包括一个压电扫描管,T型绝缘导轨,四个氮化硅圆珠,金属弹片,滑杆,镜体和探针。其中,四个氮化硅圆珠和金属弹片粘接在绝缘导轨之上,通过挤压方式固定其内的滑杆。绝缘导轨粘接固定于压电扫描管一端,压电扫描管的另一端粘接固定于显微镜镜体上。基于滑杆的惯性,给压电扫描管的四个外电极施加一路脉冲电压信号即可实现滑杆的纳米级步进。步进完成后,给压电扫描管四个外电极施加两路频率不同的推挽电压信号即可实现样品表面的XY方向扫描,压电扫描管的内电极用于扫描反馈控制。本发明结构非常简单,仅采用一个压电扫描管即可实现纳米级步进和原子精度扫描,非常适合在极低温和超强磁场等对显微镜镜体有较大限制的极端条件下使用。

    一种用于液流单电池系统的壳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36100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39922.7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液流单电池系统的壳体结构包括正极电极框、负极电极框、隔膜框、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和两个O型密封圈,正极电极框、负极电极框、隔膜框、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和O型密封圈的轴心均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正极电极框、负极电极框、隔膜框、正电极板、负电极板按照指定方向依次叠层设置,且正电极板固定于正极电极框内部,负电极板固定于负极电极框内部;O型密封圈一个设置在正电极板与隔膜框之间,另一O型密封圈装设在负电极板和隔膜框之间;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通过两个O型密封圈与隔膜框挤压密封固定设置;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有效提升了单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且整体结构简单易拆卸,适合进行液流电池性能研究。

    一种基于单个压电叠堆的惯性纳米步进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7681917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71295.0

    申请日:2017-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25 H02N2/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个压电叠堆的惯性纳米步进马达,包括基座、一个压电叠堆、一个刚性传力块、一个柔性传力块(由一个铍铜弹簧片和两个螺丝构成)和滑杆。所述压电叠堆按正负极相互短接垂直固定于基座上,并于其上施加一路锯齿波电压驱动信号,所述刚性传力块粘接固定于压电叠堆自由端,与柔性传力块通过挤压方式固定滑杆,挤压压力满足:刚性传力块和柔性传力块对滑杆的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杆自身重力。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制作,仅需一个压电叠堆和一路锯齿波电压驱动信号即可控制滑杆的步进行走,同时,本发明摩擦力可调,驱动力可控,刚性强,具有纳米级步进精度,适合作为极端条件下的微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微调定位装置。

    一种基于惯性压电马达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公开(公告)号:CN106546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65249.8

    申请日:2016-09-29

    Inventor: 庞宗强 张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惯性压电马达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包括一个压电扫描管,T型绝缘导轨,四个氮化硅圆珠,金属弹片,滑杆,镜体和探针。其中,四个氮化硅圆珠和金属弹片粘接在绝缘导轨之上,通过挤压方式固定其内的滑杆。绝缘导轨粘接固定于压电扫描管一端,压电扫描管的另一端粘接固定于显微镜镜体上。基于滑杆的惯性,给压电扫描管的四个外电极施加一路脉冲电压信号即可实现滑杆的纳米级步进。步进完成后,给压电扫描管四个外电极施加两路频率不同的推挽电压信号即可实现样品表面的XY方向扫描,压电扫描管的内电极用于扫描反馈控制。本发明结构非常简单,仅采用一个压电扫描管即可实现纳米级步进和原子精度扫描,非常适合在极低温和超强磁场等对显微镜镜体有较大限制的极端条件下使用。

    基于剪切压电效应的微型纳米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3427703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92188.7

    申请日:2013-07-11

    Inventor: 庞宗强 李茂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剪切压电效应的微型纳米马达,包括夹持机构、剪切压电陶瓷驱动器、预紧机构以及输出件,所述剪切压电陶瓷驱动器通过预紧机构对夹持机构施加的预紧力与输出件的驱动面相触接,所述输出件为中空结构,且输出件与行进方向相平行的各表面除驱动面外均为镂空板面。由此可知:本申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输出件的重量,增大了剪切压电叠堆马达的驱动能力,使其能在更低的温度下实现较低电压的行走;同时,本发明具有更大的步进行程,纳米马达可带动输出件连同其上设置的部件实现厘米范围的大行程前进和后退。

    一种基于单个压电堆栈的纳米定位器

    公开(公告)号:CN1085996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810730969.2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个压电堆栈的纳米定位器,所述纳米定位器包括基座、压电堆栈、刚性导向块、柔性导向块和滑杆,压电堆栈垂直固定装设于基座上,刚性导向块包括上刚性导向块和下刚性导向块,上刚性导向块固定装设在压电堆栈的上自由端,下刚性导向块固定装设在压电堆栈的下自由端;柔性导向块装设于压电堆栈的中部位置,刚性导向块与柔性导向块共同作用产生挤压力将滑杆固定在压电堆栈的垂直中心对称轴处;上刚性导向块和下刚性导向块上均开设有固定槽,且滑杆固定于固定槽中;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制作,且结构刚性强,驱动力大,仅需一个压电堆栈和两路三角波电压驱动信号即可控制滑杆的纳米级位置调整和厘米范围的调节。

    一种古钢琴演奏动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124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4172.5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钢琴演奏动作的检测方法,包括:开启定时器,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利用琴键扫描模块重复扫描琴键状态;若琴键按下,则位于琴键底部的导电模块导通定制电路传感器,定制电路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并传递至琴键扫描模块;琴键扫描模块扫描并记录对应琴键按下的位置及时间,传递至采样信号处理模块;采样信号处理模块将位置转换成琴键数据信息,并将琴键数据信息暂存至第一存储模块;将第一存储模块内的琴键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存储模块;输出第二存储模块中的琴键数据信息。本发明可以准确检测记录古钢琴演奏信息规律和状态,利用矩阵形式电路传感器有效节省通信接口资源,根据TXT文档信息实现轻松读取数据。

    一种低温自控内加热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26197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162371.5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自控内加热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体、阳极片、温控开关、电阻加热膜和阴极片。其中电阻加热膜在电池壳体内部通过温控开关连接锂离子电池的阳极片和阴极片,在低温时,温控开关自动打开,电阻加热膜开始对电芯内部进行短时间低能耗加热,当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时,温控开关将自动断开,停止对电芯内部加热。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低温自控内加热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自加热性能,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电池内部电芯的温度自动控制,非常适合在低温冷环境中使用。

    一种纯化聚合物聚乙二醇的区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042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1392168.1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提纯操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化聚合物聚乙二醇的区熔方法;该方法为将两个及其以上不同分子量的PEG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将溶液静置;取上清溶液于区域熔炼试管中,冷凝处理至区域熔炼试管中的上清溶液完全凝固;将冷凝处理后进行区域熔炼纯化实验,调节纯化仪器的实验温度为40‑45℃,实验速度为8‑10mm/h,区域熔炼次数为5次;将区域熔炼试管分段分成8段样品,并进行标号;除去每段样品中的去离子水;每段样品取4mg溶于5mlTHF中,再分别进行GPC检测。该方法能够改善常规的区域熔炼纯化有机和高分子材料遇到的热分解以及黏度过大不利于杂质在固液界面进行传递等问题,使其更有实用价值。

    一种判断共轭芳香烃分子中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996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10010093.X

    申请日:2017-01-06

    Abstract: 一种判断共轭芳香烃分子中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的方法,涉及有机光电子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对照材料;测试目标材料及对照材料的UV光谱图;对实验所得UV光谱图进行分析,如果主共轭体系所对应的吸收峰峰形发生了变化,并且吸收峰的个数多于其分子中共轭体系的个数,则说明该目标材料具有π‑π超共轭效应,反之,则无。在共轭芳香烃分子中,将由两个单键将两个π体系连接起来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称为π‑π超共轭效应。π‑π超共轭效应对材料的载流子传输能力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甚至使材料产生特殊光电特性,所以本发明对研究分析有机光电材料的光电子性能和新型有机发光材料分子结构的设计都有很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