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紫外波段像增强器光谱响应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5003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50648.0

    申请日:2017-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0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紫外波段像增强器光谱响应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氘灯、能量优化器、单色仪、准直器、真空室、抽气系统、测试样品真空腔及其样品夹具、机械泵、分子泵、直流—交流电流计、高压电源、斩波器、锁相放大器、真空度测试仪、工控计算机。该系统使用氘灯作为光源,使用单色仪得到单色光,使用已定标的硅光电池测试得到单色光光功率,使用电流计直接测量直流光电流得到测试数据。本发明使用斩波器得到交流光信号,通过像增强器交流的光信号变成交流的电信号,经过交流放大电流和锁相放大器得到测试数据。本发明可以对真空紫外波段像增强器的光谱响应进行定量测试。

    一种双单元立方体卫星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588300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85228.6

    申请日:2016-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10 B64G1/4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单元立方体卫星平台,其包括主承力机构、迎风面电池阵、背风面电池阵、对天面电池阵、对地面电池阵、第一展开电池阵和第二展开电池阵和电路模块组,沿立方体卫星飞行方向,迎风面电池阵设置在主承力机构的迎风面上,背风面电池阵设置在主承力机构的背风面上,对天面电池阵设置在主承力机构的对天面上,对地面电池阵设置在主承力机构的对地面上,第一展开电池阵和第二展开电池阵分别设置在主承力机构的另外两个面上,电路模块组固定在主承力机构内。本发明有质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功能密度高、应用广等显著优势。

    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多单元立方星主承力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83003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73310.X

    申请日:2016-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10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多单元立方星主承力结构,包括箱体、支角、第一固定框架、第二固定框架、螺柱和金属盖板,四根螺柱呈梯形分布,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框架,中间设有第二固定框架,四根螺柱、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二固定框架共同构成承重框架,箱体为一侧无盖箱体,所述承重框架设置在箱体内,金属盖板设置在箱体的无盖端,箱体顶部和底部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支角。本发明在轻量化立方星的同时提升结构强度与刚度并解决热控问题。

    给定前体外形的高超声速一体化进气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4883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02826.6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定前体外形的高超声速一体化进气道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给定的飞行器前体形状,通过数值拟合前体前缘激波作为激波型线,选用合适的轴对称基准流场后,依据密切原理进行进气道展向设计,利用流线追踪技术进行流向设计,得到的进气道型面与飞行器前体进行几何拼接,即可得到满足高超声速前体要求的进气道构型。该方法使飞行器前体前缘线与进气道前缘线贴合,在设计工况下,气流经过飞行器前体产生的激波可将进气道完全封口,实现流量全捕获,同时,采用流线追踪技术可以自由设计进气道捕获型面,从而满足不同外形前体的一体化需求。

    一种基于卫星靶标的位姿测量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359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03528.6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靶标的位姿测量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卫星位姿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利用递归小区域剔除技术,剔除二值化图像中的异常区域,获得目标区域图像;根据基准标记的中心坐标以及共面的基准标记在图像中的中心坐标,获得目标卫星的相对姿态信息并求解相对位姿信息。本申请通过灰度阈值对靶标图像进行二值化,用于突出基准标记所在的区域,利用递归小区域剔除技术剔除二值化图像中由于噪声而产生的异常区域,降低其他非靶标图案的影响,再利用目标区域的边缘坐标得到基准标记自身的中心和共面基准标记在图像中的中心,求解卫星的相对姿态并求解卫星的相对姿态,提升卫星的位姿测量精度。

    一种立方体卫星制动帆离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39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710777669.5

    申请日:2017-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方体卫星离轨装置,包括锁紧装置、存储机构、安装面板、锥形弹簧、展开机构和薄膜帆,锁紧装置固定在安装面板的顶面,存储机构固定在安装面板的底面,锥形弹簧、展开机构和薄膜帆均设置在存储机构内,锥形弹簧直径大的一端与安装面板固连,直径小的一端与展开机构固连,薄膜帆系在展开机构上;通过顶部安装面板将其固连在卫星底部,从而不占用星内空间。在收到地面指令后,锁紧装置释放展开机构内的中心轴,缠绕于中心轴的带状弹性桅杆通过释放自身存储的弹性势能带动固定在桅杆上的薄膜帆展开。本发明利用展开薄膜帆来增大立方星飞行方向上的截面积,提高立方星所受到的大气阻力,从而加速立方星快速脱离轨道。

    用于多星智能协作控制的地面半物理仿真平台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084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59979.4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星智能协作控制的地面半物理仿真平台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气浮模拟卫星、地面综合测控系统、监测摄像头和大理石平台。地面综合测控系统与气浮模拟卫星间采用WiFi通信方式,分别实现星间信息共享以及模拟星地上下行通信。气浮模拟卫星在结构上采用传统的微纳卫星构型,以提高仿真环境真实性。半物理仿真平台系统包含多颗追击气浮模拟卫星和目标气浮模拟卫星,追击星和目标星通过多种传感器来感知外界环境,结合智能协作控制策略,实现协作配合/突围等目标,并具备控制策略的实时进化能力。

    一种双电磁铁并联锁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032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910259176.1

    申请日:2019-04-02

    Inventor: 张翔 周晗琼 刘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电磁铁并联锁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包括拉杆、第一和第二滚轮、第一和第二旋转杆、连接片、第一和第二销轴、第一和第二电磁铁、第一和第二电磁铁吸片、基座、小拉簧、拉片,基座上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电磁铁,第一和第二电磁铁相对的两个端面分别配合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电磁铁吸片,第一和第二电磁铁吸片分别与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一和第二旋转杆的后端铰接,第一和第二销轴穿过连接片的两端实现与第一和第二旋转杆的铰接,第一和第二旋转杆的前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滚轮铰接,第一和第二滚轮分别卡接在拉片两端的弧形凹槽内。本发明通过电磁铁和电磁铁吸片配合的电磁解锁方式了实现微纳卫星的快速、稳定的解锁分离。

    一种立方星零动量姿态控制系统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770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851880.8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方星零动量姿态控制系统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立方星尺寸要求确定立方星零动量姿态控制系统框架结构、接着确定测控组件的安装位置、再对中间支架进行设计,最后根据系统剩余空间设计控制模块。测控组件包括三轴零动量轮、斜装零动量轮、星敏感器、太阳敏感器、三轴磁力矩器、陀螺仪、GPS接收机和两路磁强计,三正装一斜装零动量轮固定于主框架内,三个太阳敏感器分别固定于主框架的三个外侧边上,GPS接收机和两路磁强计集成于控制模块上。控制模块之间通过软排线连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节省空间,便于姿态控制系统集成化和模块化。

    一种用于失稳航天器的附着式消旋载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02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519460.X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失稳航天器的附着式消旋载荷系统,包括主承力框、综合电子系统、蓄电池组、冷气微推力器、固体火箭推力器、安装板、外壳和若干飞矛。固体火箭推力器提供载荷发射的初速度,飞矛实现对目标的侵彻和可靠附着,综合电子系统实现对载荷的任务管理、能源管理、姿态控制以及信号收发等功能,冷气微推力器作为姿态消旋控制执行机构提供三个轴上的控制力矩。本发明通过搭载服务航天器入轨,执行任务时由服务航天器发射并附着在目标上,通过冷气微推力器对目标进行消旋,实现了发射、着靶以及对靶目标进行消旋的功能,为空间姿态失稳航天器的在轨维修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