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筋竹质工程构件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2521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32786.9

    申请日:2009-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筋竹质工程构件,由竹材(1)、纤维筋(2)、浸渍胶(31)和界面胶(32)四部分,共同压制成纤维筋竹质工程构件;其中,纤维筋(2)置于竹材(1)内部,为竹材(1)所包裹,并具有厚度c的保护层,纤维筋(2)的方向与构件轴线方向平行,集中配置在截面的受拉区或受压区,浸渍胶(31)浸渍于竹材(1)中,界面胶(32)涂刷于纤维筋(2)表面,形成纤维筋(2)与竹材(1)的可靠界面。本发明克服了公知的竹构件的缺陷,可大幅度地提高了原有竹构件的刚度,改善其刚度控制设计的不利状况,为竹材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在土木建筑结构领域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双功能涡卷弹簧制动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6619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27385.X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涡卷弹簧制动缓冲器,主要应用于起重运输机械等行业的电机设备中,其包括中心旋转装置,中心旋转装置由高速轴、外筒和两个圆盘组成,圆盘均固定在高速轴上,外筒设置在两圆盘之间,外筒与高速轴同心且分离并绕高速轴轴心转动,两个制动瓦片分别位于外筒的两侧,所述的外筒内部还设有两个内筒,两个内筒并排放置,且两个内筒与高速轴同心且分离并绕高速轴轴心转动,内筒通过棘轮单向卡死在高速轴上,内筒与外筒之间用涡卷弹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制动缓冲器不需要人为改变制动器的制动力大小。它同时具有正常工作制动功能与防风制动功能,克服了设备作业中减速停车制动要制动力矩小与防风制动要制动力矩大的矛盾,将两种功能合二为一,既避免制动时产生较大冲击,又能满足防风制动要求。

    一种环形连续竹材箍筋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298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811194892.8

    申请日:2018-10-10

    Abstract: 一种环形连续竹材箍筋制作方法,通过将竹材薄片逐层连续均匀缠绕成竹管,再通过切割方法,按需要切割成预定宽度的竹材箍筋,包括制作管模具、竹材浸胶、缠绕竹材薄片、养护、脱模、防护、切割。本发明制作方法简便,充分利用了竹材韧性好、顺纹抗拉强度高的优势,整片竹材箍筋环形连续成形,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尺寸的构件,具有加工过程可操作性强、制作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利用了我国丰富的竹资源,丰富了竹材产品,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一种芯体约束型橡胶支座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5651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1048004.1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一种芯体约束型橡胶支座,包括纤维网格芯柱、开孔钢芯管和橡胶层,纤维网格芯柱由两条以上环向纤维条和若干纵向纤维条交织成网格柱体,开孔钢芯管侧壁离散分布设置若干不连续的孔洞,若干开孔钢芯管、纤维网格芯柱和橡胶层共同完全硫化为一体,橡胶层填充于各个纤维网格芯柱的内、外部,若干开孔钢芯管离散分布于橡胶层的内部。本发明纤维网格芯柱可以有效地约束内部橡胶层的横向变形,提高橡胶支座的竖向承载力,开孔钢芯管在约束内部橡胶层的同时提高了橡胶支座的竖向刚度和内部阻尼耗能能力,橡胶层贯穿填充在纤维网格芯柱和开孔钢芯管的内外部,增加了橡胶层的整体性。

    一种短切竹片增强混凝土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31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52832.8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切竹片增强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拉承载力,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短切竹片、钢纤维、聚丙烯纤维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多种纤维混杂,发挥各自优势互补的特性,对混凝土起到增强和增韧作用,提高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以及抗冲击性。本发明竹材等不同性能的纤维混杂后产生性能互补,在不同层次发挥各个纤维的优点,进而达到阻裂和强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以及抗冲击性,竹材来源于自然,可再生可持续,取材方便。

    一种重组竹变截面构件制造模具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08551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28768.X

    申请日:2018-04-07

    Abstract: 一种重组竹变截面构件制造模具,包括外模(1)、芯模(2)和锁定销栓(6),外模(1)的两个侧面上部对称开设两对以上栓孔(11),芯模(2)由一对上压板(21)和下底板(22)上、下对合构成,芯模(2)填充于外模(1)内部,芯模(2)的上压板(21)和下底板(22)之间形成有一个截面四周密封的腔体(5),腔体(5)的内部空心,其空心截面具有可变化的形状及可变化的尺寸,待加工重组竹变截面竹构件充满压实于芯模(2)的腔体(5)。本发明通过更换具有不同截面腔体的芯模,实现了不同截面重组竹构件的压制,一模多用,灵活便利,并可工厂化制作,竹材一次性压制成型,操作简单,结构均匀,锚固可靠安全,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高层木混结构中混凝土核心筒与木结构部分的连接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839687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286036.9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木混结构中混凝土核心筒与木结构部分的连接构件,实现混凝土核心筒部分和木结构部分同步沉降,防止墙面板与楼面板开裂。引入竖向滑动支座的原理,在保证混凝土核心筒与木结构部分楼面板水平连接不变的同时,通过主动施加作用力压缩弹簧,实现与混凝土核心筒固接的连接计构件竖向向下位移与木结构部分在使用阶段的沉降量保持一致,使得木结构部分的水平构件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实现混凝土核心筒与木结构部分楼板始终保持水平,主动消除由混凝土核心筒和木结构部分在使用阶段所产生的竖向位移差,确保全寿命周期内结构的安全。

    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451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328769.4

    申请日:2018-04-07

    Abstract: 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压型钢板、栓钉、纵向原竹、空心管、混凝土、钢筋网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压型钢板槽部中心轴线处间隔焊接两个以上栓钉,内含天然竹节的纵向原竹横向间隔布置于压型钢板槽部中心轴线处,其上、下表面对应各栓钉位置处开设直径小于纵向原竹内径的贯穿孔,并设有空心管贯穿各贯穿孔,底端置于压型钢板的上表面,顶端不低于纵向原竹上表面,栓钉穿过贯穿孔内腔,底端焊接于压型钢板上表面,混凝土浇筑于压型钢板的上部,其内部设有钢筋网。本发明结构稳定、绿色环保,压型钢板可作为施工时的模板,兼作结构的受力钢材,原竹的使用减少了混凝土用量,低碳环保,减轻结构自重。

    一种增强箱梁悬挑翼缘结构刚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911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075036.6

    申请日:2017-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2/00

    Abstract: 一种增强箱梁悬挑翼缘结构刚度的方法,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通过对箱梁(1)的悬挑翼缘(11)底面和腹板(12)外侧面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焊接加工预制轻型钢隔板(2),轻型钢隔板(2)由肋板(21)、翼板(22)、加劲板(24)、基座板(25)组成,肋板(21)设置有若干孔洞(23),孔洞(23)的总面积不小于肋板(21)平面面积的30%,轻型钢隔板(2)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凿毛后的混凝土表面钻孔,植入化学锚杆(3),涂刷结构胶,沿着箱梁(1)的纵向间隔固定轻型钢隔板(2),涂刷或喷涂防腐涂料,完成对箱梁(1)悬挑翼缘(11)结构刚度的加固。该方法克服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不中断交通、快速高效、加固效果好的增强箱梁悬挑翼缘结构刚度的方法。

    一种单侧悬吊的曲梁悬索桥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77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7080.5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单侧悬吊的曲梁悬索桥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几个方面:1)在重力等效原则下将曲线梁单侧悬索桥简化为“一直线主梁铅垂单索面”悬索桥,并计算确定主缆的初始线形。2)将“一直线主梁铅垂单索面”悬索桥边跨主缆旋转使其锚固点与地锚点重合,建立“三折线主梁铅垂单索面”悬索桥模型。3)迭代吊索角度及张力,使得主缆逐步向外倾斜,最终形成单侧悬吊空间曲梁悬索桥的成桥模型。本发明方法“以直代曲”,巧妙实现了复杂的曲线梁悬索桥的建模,计算结果精确,计算效率高,为复杂曲线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