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evit软件的桥梁施工监测可视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594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26083.6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evit软件的桥梁施工监测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测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提供传感器测试数据和主梁节段标高实测数据的查询;监测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提供对桥梁施工监测数据的图表可视化;应力监测协同模块,用于提供直接在BIM模型中显示不同施工阶段和施工工况下传感器实测应力与理论应力的误差状态;线形监测协同模块,用于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生成与实际施工线形相一致的主梁BIM模型;监测数据导出模块,用于提供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桥梁施工监测数据导出为Excel格式。本发明结合BIM的三维数字可视化和参数化特性,能够有效增加施工可视度,从而降低桥梁施工监测数据的理解难度。

    一种采用栅格式竹板连接竹-UHPC的组合桥面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32166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011889.9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栅格式竹板连接竹-UHPC的组合桥面板结构,其结构由顶层UHPC(1)、底层竹材桥面板(2)和栅格式竹板(3)构成,其特征在于选择重组竹预制成槽型桥面板,置于下层,槽内现浇UHPC(1),作为组合桥面板的上层,制作栅格式竹板(3)置于顶层UHPC(1)和底层竹材桥面板(2)中部,栅格式竹板(3)作为连接件插入底层竹材桥面板(2)的预留槽内,填入环氧树脂填充物(4)。本发明通过栅格式竹板(3)连接组合桥面板的两种轻型材料,减轻整个组合桥面板的重量,提高组合结构界面的粘结强度,弥补竹材抗弯刚度不足,有利于组合桥面板的两种材料的协同工作,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良特性。

    一种PC轨道梁线形调整临时限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059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54382.X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一种PC轨道梁线形调整临时限位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装置主要由预埋钢销帽(3),钢垫板(4),高强螺栓(5),工字钢(6),预埋钢板(7)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工字钢(6)焊接在墩身盖梁(1)上的预埋钢板(7)上。工字钢(6)插入预埋在轨道梁(2)上的预埋钢销帽(3)中,钢垫板(4)与预埋钢销帽(3)及工字钢(6)用高强螺栓(5)紧固在一起组成临时限位装置,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限位装置束缚了梁的运动幅度,保证了后续施工的安全性。

    一种钢板内灌填充料组合加固混凝土桥梁结构与施工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997253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82255.1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一种钢板内灌填充料组合加固混凝土桥梁结构,桥梁梁体的底面与侧面分别植入底部锚固筋和侧面锚固筋,侧面抗弯钢板、底面抗弯钢板、抗剪U形钢板通过底部锚固筋、侧面锚固筋分别外挂于桥梁梁体的侧部、底部及侧部与底部,其与桥梁梁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垂直距离不小于10mm空隙的腔室,腔室内注入填满填充料,侧面抗弯钢板、底面抗弯钢板、抗剪U形钢板通过底部锚固筋、侧面锚固筋及填充料与桥梁梁体共同组合为一体。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粘贴钢板与增大截面加固技术的缺陷,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够满足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加固需求。

    一种竹材加固木梁受弯构件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91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053510.X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一种竹材加固木梁受弯构件,包括木梁、竹板、胶粘剂、角形扣件、锚栓共同组成,竹板使用胶粘剂紧密粘结于木梁的底面,角形扣件沿着木梁的纵向离散间隔布置于木梁的底面和侧面相交的角部位置,角形扣件的底部翼缘固定于竹板的底面,角形扣件的侧面翼缘固定于木梁的侧面,形成构件整体。本发明通过角形扣件对加固竹板多重锚固,有效防止竹板与木梁脱离,提高木梁的抗弯能力,充分发挥竹材抗拉强度高的优点。

    一种FRP管加固桥梁水下桥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42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1007181.5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FRP管加固桥梁水下桥墩的方法,通过安装定位件、包裹钢丝网、制作自锁式FRP管、缠绕自锁式FRP管、固结自锁式FRP管连接部位、激活底端封条、灌注填充材料实现对桥梁水下桥墩的加固,自锁式FRP管通过自身的活动夹具紧固,并在活动夹具的注胶空腔内注入水下胶粘剂使自锁式FRP管粘结为一个整体,在自锁式FRP管和待加固桥墩之间形成的空隙内注入填充材料,完成对桥梁水下桥墩的加固。本发明工艺简单,自锁式FRP管一次性紧固,无需扎带预固定,减少了施工工序,防腐性能好,无需围堰和模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在水下直接加固,减小了对航道的影响,适用性广,施工快捷方便。

    一种铝合金卷材加固墩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8242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1006920.9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卷材加固墩柱结构,包括待加固墩柱(1)、纤维格栅(2)、纤维束(3)、遇水膨胀填充条(4)、铝合金卷材(5)和水泥基粘结材料(6)组成,纤维格栅(2)环向缠绕于待加固墩柱(1)的四周,铝合金卷材(5)环向绕过待加固墩柱(1)的四周相互搭接,铝合金卷材(5)的下沿设置遇水膨胀填充条(4),水泥基粘结材料(6)浇筑填充于铝合金卷材(5)与待加固墩柱(1)之间的四周空隙。本发明充分利用纤维格栅、铝合金卷材等多种材料的优势特点,有效提高待加固墩柱的抗剪能力、延性、抗震性,铝合金卷材单层厚度纤薄,容易缠绕成型,连接便捷,加固材料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保障加固结构良好的耐久性。

    一种竹材约束集束式原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37451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328767.5

    申请日:2018-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材约束集束式原竹结构,该结构由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直径的原生竹筒(1)和环向约束层(2)组合而成,原生竹筒(1)相互挤密排列形成内部具有空隙的原生竹筒集束(11),各个原生竹筒(1)的轴线相互平行,环向约束层(2)浸渍树脂胶(21)沿原生竹筒集束(11)的四周外表面连续或间隔缠绕一层以上,环向约束层(2)缠绕角度与原生竹筒(1)的横向成-45°~45°,环向约束层(2)与原生竹筒集束(11)通过浸渍树脂胶(21)粘结为一体形成一种竹材约束集束式原竹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内部具有空隙,料用量节省,自重轻、抗变形性好,承载力高,具有轻质、高强、经济性能好的特点,适用于各类受压、受弯或压弯构件。

    一种肋约束薄壁钢管混凝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369983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10644666.5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一种肋约束薄壁钢管混凝土结构,由纵筋(1)、箍筋(2)、薄壁钢管(3)、核心混凝土(4)、钢肋(5)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纵筋(1)、箍筋(2)绑扎或焊接形成钢筋骨架,核心混凝土(4)包裹钢筋骨架,并填充于薄壁钢管(3)的内部,薄壁钢管(3)的外径或边长与厚度之比大于等于200,薄壁钢管(3)的竖向间隔布置两条及两条以上钢肋(5),钢肋(5)沿薄壁钢管(3)的截面环向一周呈闭合连接,钢肋(5)与薄壁钢管(3)的外壁连接为一体,其布置间距不大于薄壁钢管(3)的外径或边长。本发明结构变堵为疏,减小可能直接承受竖向荷载的钢管面积,提高钢材的作用效率,本发明结构适用于各种桥梁、建筑的竖向承重构件。

    一种竹材-钢夹心管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838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435973.1

    申请日:2017-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00

    Abstract: 一种竹材‑钢夹心管,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竹复合芯管(1)、钢管(2)、竹复合外管(3)、外防护层(4),其中,竹复合芯管(1)与竹复合外管(3)均由纵向竹蔑条带(A)和横向竹蔑条带(B)通过树脂胶分层连续均匀缠绕粘贴于钢管(2)的内外表面形成,纵向竹蔑条带A和横向竹蔑条带B采用竹蔑搭接、缝合或编织在衬布上,每层厚度0.3~1.5mm,竹蔑条带的宽度为20~200mm,外防护层(4)直接涂覆固化在竹复合外管(3)的外表面。本发明克服了公知的钢管复合结构所存在的不足,延缓、推迟钢管的局部屈曲,提高了结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耐久性好,同时,成本低、绿色环保、资源可再生、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可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