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温形成荧光共聚物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方法及心肌钙蛋白I型检测的酶联免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661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517012.3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温形成荧光共聚物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方法及应用于心肌钙蛋白I型检测的酶联免疫方法,属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对苯二胺和聚乙烯亚胺在辣根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绿色荧光共聚物来实现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检测。此外,鉴于该酶在免疫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利用其作为标记酶构建了一个检测心肌钙蛋白I型的免疫荧光传感平台。本发明中基于对苯二胺和聚乙烯亚胺的荧光共聚物纳米颗粒具有室温合成,步骤简单,荧光强等优点,所构建的免疫传感平台成功实现了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血清样本中检测心肌钙蛋白I型,该实验结果与标准试剂盒一致,这表明我们设计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一种基于磷光铜纳米簇检测胰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069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489084.8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光铜纳米簇检测胰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方法,属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室温下,在DMF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中加入谷胱甘肽(GSH)、硫酸铜(CuSO4)制备具有磷光特性的铜纳米簇(Cu NCs)。细胞色素C(Cyt c)通过静电作用会使得Cu NCs的荧光强度降低。在制备的Cu NCs中加入Cyt c孵育的胰蛋白酶。Cyt c会被胰蛋白酶水解,胰蛋白酶的存在有效的抑制Cyt c对Cu NCs的淬灭作用。因此,通过荧光强度变化来实现对胰蛋白酶的定量检测。此磷光铜纳米簇探针具有合成简单,反应快,且对胰蛋白酶的检测具高灵敏度、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生物兼容性的特点。

    一种左多巴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传感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798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597070.2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多巴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传感应用,属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领域。使用左多巴(L‑DA)作为唯一的前体在室温条件下合成左多巴纳米颗粒(LNDS),形成的LNDS通过静电作用能够快速有效的淬灭染料标记的寡核苷酸荧光探针(FAM‑DNA)。再通过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或三磷酸腺苷(ATP)与荧光探针竞争结合,使得荧光恢复,从而构建了一种有效的探测生物分子的传感平台。此外,该传感平台还能够在复杂体系中(人体血清)对三磷酸腺苷进行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本发明中所合成的左多巴纳米颗粒过程简单环保,对细胞和生物体毒副作用较低,且对染料标记的寡核苷酸具有很强的淬灭作用,大大降低了背景荧光,提高了信噪比。

    一种基于聚合物碳点荧光比色检测亚硝酸根离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3618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421888.4

    申请日:2018-0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碳点的制备及其应用于亚硝酸根离子比色荧光的检测方法。含有一定量聚合物碳点的缓冲体系中存在不同浓度的亚硝酸根离子时,对于吸收光谱,在610nm处的吸收峰明显降低,而380nm处吸收峰逐渐增强;而荧光光谱则随着亚硝酸根离子的增加,625nm处的荧光发射峰的强度则逐渐降低。从而根据体系中聚合物碳点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变化,通过荧光比色多输出信号分析,实现对亚硝酸根离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进一步也实现了在复杂体系比如尿液中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检测。本发明基于聚合物碳点荧光比色探针是对原有分析方法新的拓展,有望用于食品、环境等复杂体系中亚硝酸根离子的分析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