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82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1417148.6
申请日:2022-11-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巡检目标公路里程桩号定位方法,通过自主开发的道路巡检系统(RIS)进行数据收集;应用YOLOv5和PaddleOCR检测里程桩并提取其文本信息;采用半全局块匹配(SGBM)和改进U‑V视差算法生成景深图;根据自动识别里程桩、里程桩文字信息、双目景深图像、里程桩与采集点距离计算巡检数据采集点初步里程桩号定位信息。补充校正后,输出巡检数据采集点轨迹的精准里程定位信息。该方法将双目立体视觉、卫星定位技术、目标检测算法和文字识别算法集成到道路里程定位中;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巡检目标里程号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86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474013.7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柔性汗液多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该传感器自下而上包括柔性基底、电极阵列、纸基微流控装置组成,且三者通过医用胶带粘合而成,本发明利用工作电极上的特异性离子识别薄膜和葡萄糖脱氢酶对汗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和葡萄糖进行特异性识别和催化,金纳米/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作为电子‑离子快速高效转换基底材料,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响应电压,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压,根据电压的大小和标准曲线即可得到汗液中钠离子、钾离子和葡萄糖的浓度。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不仅能与人体皮肤相亲和,而且能够用于不同环境和不同人体的汗液中的离子和葡萄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07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161073.3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17/20 , C07C213/04 , C07C269/06 , C07C271/48 , C12Q1/2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异性分检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小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体外特异性探针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当R1为时,所述体外特异性探针的结构式为记为CL‑TCO,所述体外特异性探针与MAO‑A特异性结合;R1为时,所述体外特异性探针的结构式为记为PA‑TCO,所述体外特异性探针与MAO‑B特异性结合。特异性探针的反式环辛烯结构通过与带有1,2,4,5‑四嗪衍生物结构的染料发生生物正交反应,产物会产生强的荧光,再通过荧光变化测定不同生物体系中单胺氧化酶A/B的活性。该探针以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简单容易合成,能够特异性识别蛋白、检测速度快,用于体外半定量分型检测单胺氧化酶。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17148.6
申请日:2022-11-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巡检目标公路里程桩号定位方法,通过自主开发的道路巡检系统(RIS)进行数据收集;应用YOLOv5和PaddleOCR检测里程桩并提取其文本信息;采用半全局块匹配(SGBM)和改进U‑V视差算法生成景深图;根据自动识别里程桩、里程桩文字信息、双目景深图像、里程桩与采集点距离计算巡检数据采集点初步里程桩号定位信息。补充校正后,输出巡检数据采集点轨迹的精准里程定位信息。该方法将双目立体视觉、卫星定位技术、目标检测算法和文字识别算法集成到道路里程定位中;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巡检目标里程号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19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0446454.7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的探针及其在荧光检测耐药菌上的应用。其中,该检测方法通过荧光探针B1区分耐药菌存在与否(阳性参照);通过荧光探针P1、P2、P3实现对A、B、C三种不同类型的β内酰胺酶检测。四个探针的反应物不同,荧光报告基团相同,由β内酰胺酶底物水解后产生强烈荧光信号,从而检出样品中细菌耐药性。该荧光检测方法不仅能区分耐/非耐药菌,同时能判断出细菌的耐药类型、多重耐药情况。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对应的检测试纸有多环境适应的特点,在温/湿度差异等复杂环境中仍然有定量检测能力。该发明不仅为临床多重耐药的监控提供保障,同时为野外、战地医疗等复杂环境下定量检测试纸设计提供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64661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517012.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1/64 , C12Q1/28 , G01N33/535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温形成荧光共聚物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方法及应用于心肌钙蛋白I型检测的酶联免疫方法,属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对苯二胺和聚乙烯亚胺在辣根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绿色荧光共聚物来实现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检测。此外,鉴于该酶在免疫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利用其作为标记酶构建了一个检测心肌钙蛋白I型的免疫荧光传感平台。本发明中基于对苯二胺和聚乙烯亚胺的荧光共聚物纳米颗粒具有室温合成,步骤简单,荧光强等优点,所构建的免疫传感平台成功实现了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血清样本中检测心肌钙蛋白I型,该实验结果与标准试剂盒一致,这表明我们设计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07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1073.3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17/20 , C07C213/04 , C07C269/06 , C07C271/48 , C12Q1/2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异性分检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小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体外特异性探针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当R1为时,所述体外特异性探针的结构式为记为CL‑TCO,所述体外特异性探针与MAO‑A特异性结合;R1为时,所述体外特异性探针的结构式为记为PA‑TCO,所述体外特异性探针与MAO‑B特异性结合。特异性探针的反式环辛烯结构通过与带有1,2,4,5‑四嗪衍生物结构的染料发生生物正交反应,产物会产生强的荧光,再通过荧光变化测定不同生物体系中单胺氧化酶A/B的活性。该探针以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简单容易合成,能够特异性识别蛋白、检测速度快,用于体外半定量分型检测单胺氧化酶。
-
公开(公告)号:CN10953509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811208553.0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71/12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黏度检测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分析检测领域。本发明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便于产业化的一类具有较大Stokes位移可用于检测黏度的近红外探针,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等表征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精确的结构表征。此类探针可应用于人类健康/疾病的检测和诊断,利用此类探针可以检测出细胞黏度的变化,从而可以达到对疾病的早期预警。该探针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兼容性和选择性。激光共聚焦成像实验表明该探针具有较好的细胞通透性,对细胞和生物体无毒副作用,可以实现细胞水平黏度的检测并指示黏度变化情况,可进一步应用疾病前期检测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72495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11652717.9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铝离子诱导磷光铜纳米簇聚集增强荧光检测铝离子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室温下,在DMF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中加入谷胱甘肽、硫酸铜制备具有磷光特性的铜纳米簇(Cu NCs)。铝离子(Al3+)可以有效增强Cu NCs的荧光,而焦磷酸根和铝离子具有较高亲和力使得Cu NCs/Al3+体系的荧光降低。向Cu NCs/Al3+体系中加入碱性磷酸酶和焦磷酸根的共孵育溶液,由于碱性磷酸酶能水解焦磷酸根,有效降低了焦磷酸根对Cu NCs/Al3+体系中Al3+的竞争作用。通过荧光强度变化实现对碱性磷酸酶的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83363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710071228.3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尺寸可调的荧光碳氮纳米片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用水热反应的方法制备碳氮纳米片,称取1‑2g聚合物,分散于10‑20mL去离子水中,放置于反应釜内,在反应温度100‑240℃高温炉中加热4‑6小时,获得黄色溶液;然后把反应液倒入7000‑14000透析袋内透析,透析时间为2‑4天,即得到浅黄色的固体粉末。在拥有细胞的培养皿中加入所述碳氮纳米片溶液,孵育2‑4小时后,置于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下成像。所述方法可以利用价格低廉的原料和简单的制备工艺过程,得到良好水溶性的荧光碳氮纳米片,且尺寸可调,所制备的碳氮纳米片可用做细胞的双光子荧光成像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