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4755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080095.8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包埋工艺。一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包埋工艺,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作为微胶囊壁材,壁材比例为阿拉伯胶∶麦芽糊精∶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3∶5,芯材和壁材比例为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壁材比例=1∶10,乳化剂和芯材比例为复合乳化剂∶芯材=1∶10,高压均质压力20Mpa,微胶囊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量700L/h,进料速度360mL/h,进风温度:170℃。
-
公开(公告)号:CN104365597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91495.X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楝蛀斑螟迷向防治技术,其特征在于,该麻楝蛀斑螟性信息素迷向丝是将麻楝蛀斑螟性信息素成分顺,反-9,12-十四碳烯乙酸酯、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和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注入外径为0.5-1.5mm,内径50-500微米,长度20-50cm的中空毛细管中,单根迷向丝所含有效成分为50-2000μg,悬挂于试验田中,每根相隔5-15米,可显著降低麻楝蛀斑螟交尾率,减轻麻楝蛀斑螟对红椿枝条树梢的侵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90764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152310.0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澳洲大蠊无毒无污染引诱剂,属于卫生防疫技术;由引诱成分10-20份,小麦粉40-75份,山梨酸钾1-4份,阿拉伯树胶3-5份,甘油5-15份,水10-15份;引诱成分(特浓缩猪肉精粉、芝麻精油、信息素(粉状物)、红糖)比例为①:2∶1∶2∶1,②:1∶1∶1∶2,③:1∶1∶2∶2,④:1∶2∶1∶2。按重量分比均匀混合搅拌成粉剂或采用制片机制成片剂和颗粒剂型,检验,包装,使用;该引诱剂具有引诱力强、使用寿命长、不会产生抗性、无毒无刺激气味、对人畜安全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范围广、可达到很好的预防及防治效果,可有效降低防治澳洲大蠊成本,符合蟑螂综合防治的绿色环保、生态防治理念,而且稳定性好,作用时间持久,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9171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214104.8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苹果蠹蛾信息素微胶囊包埋工艺,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作为微胶囊壁材,复合壁材比例为阿拉伯胶1~2份、麦芽糊精2~3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3~5份,芯材和壁材比例为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壁材=1∶10~1∶30,吐温20、吐温80为复合乳化剂,比例为1∶1~1∶2,乳化剂和芯材比例为复合乳化剂∶芯材=1∶5~1∶10,高压均质压力10~20Mpa,微胶囊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量500~900L/h,进料速度180~540mL/h,进风温度:130~170℃。
-
公开(公告)号:CN102771324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24671.5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榕树根腐病的综合治疗技术,属于树木保护技术领域,该技术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根腐病病菌铲除与榕树病部处理,具体包括换土与土壤消毒、病根处理和干部清洁;2、新根促生与供养,具体包括干基促根,榕树气生根的利用和幼树靠接;3、辅助措施,具体包括截枝减负、周围病原清理和杀菌剂定期涂干。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治疗效果好,可操作性强,所用的药剂和物品价值低且容易购买,弥补了目前常规防治方法效果不佳的缺陷,适合已发生根腐病的榕树大树康复治疗。
-
-
-
公开(公告)号:CN114246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450720.8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1/00
Abstract: 鞘翅目昆虫研究雄虫外生殖器的方法,选取性成熟的雄性鞘翅目昆虫若干只,通过挤压雄虫腹部,使腹部末端雄性外生殖器向外伸出。在显微镜下观察,用镊子将整个外生殖器摘下,移入置有用蒸馏水浸湿纸巾培养皿内,放入4度冰箱内储存几小时后,再在室温条件下自然解冻。用洁净干燥的镊子转移至双氧水水溶液中,轻轻挤压其基部,使空气慢慢进入外生殖器内,轻轻地用镊子背部拍打内阳茎,使空气更均匀地分布其中,待其大小合适后取出外生殖器,用吹风机进行热微风干燥固定形状,移开吹风机后,内阳茎只有小幅度皱缩即成功。将完成的内阳茎转移至铺有薄棉花的纸盒中,保证膨化的内阳茎正面朝上不受挤压,记录该膨化完成的内阳茎名称及制作时间,最后将纸盒放入干燥器皿中进行长时间保存。两到三天后,观察膨化完成的内阳茎组织是否有皱缩现象出现,若保持正常膨化状态则试验成功。
-
公开(公告)号:CN1130167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9070.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灭杀或驱避红火蚁的药剂,所述药剂以异丁香酚甲醚作为活性成分。所述红火蚁为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红火蚁。本发明实施例试验证明:异丁香酚甲醚对红火蚁具有强烈的驱避作用,异丁香酚甲醚常作为香料食用,对人畜无毒,可以作为环境友好型驱避剂使用。绿色环保,成分简单,挥发性弱,持续时间长,成本低,能够批量生产,有助于大面积驱避红火蚁。
-
公开(公告)号:CN10948687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46538.X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木霉属真菌挥发物的收集与鉴定方法,涉及木霉属真菌挥发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改进后的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木霉属真菌挥发物,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木霉属真菌挥发物组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木霉属真菌挥发物量少,收集难,以致于检测不到挥发物组分或检测到的挥发物组分种类甚少的问题。本发明快速准确地测定木霉属真菌挥发物真实的化学信息,为后续开展昆虫学实验提供全面可信的数据,有利于动态监测和防治地下害虫,同时为研究木霉属真菌与其它生物的互作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