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49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08908.8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吡啶钌类染料共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指:首先将配合物双(2,2'‑联吡啶)(4,4'‑羧基‑2,2'‑联吡啶)钌二(六氟磷酸)盐([Ru(bpy)2(4,4′‑COOH)bpy](PF6)2)制备成浓度为0.3~0.6 mM的Ru1染料乙醇溶液,然后依次将浓度为0.3~0.6 mM的Ru1染料乙醇溶液与浓度为0.4 mM的N719染料乙醇溶液共吸附在已退火的TiO2薄膜光阳极上,即得联吡啶钌类染料共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本发明所得共敏化光阳极对可见光具有宽谱吸收能力,可有效提高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3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456241.1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碘离子掺杂改性Fe‑MOF块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共沉淀法,将铁盐和亚铁氰化钾分别溶解,在常温下混合制备Fe基MOF,然后等离子处理5‑20 min,将处理后的材料在碘化钾溶液中热处理12‑48 h,结束后干燥离心制得MOF电极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批量化生产,制备方法节能环保。制得的改性MOF材料应用碘离子超级电容器中,在1 A g‑1电流密度下超过400 F g‑1的比电容,而且具有快速的反应速率,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循环次数5000次保持近98%的库伦效率。有望在超级电容器乃至其它储能器件的电极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245752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271260.6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离子层吸附沉积法量子点制备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控制盒、固定螺杆、固定盖、旋转轴、盛液烧杯、连接轴、升降电机、升降杆、基片夹具;采用可编程步进电动机和单片机对实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基底下降速度、浸渍时间、提拉时间、样品烘干速度、烘干温度、以及沉积次数等进行精确控制,连续可调;为高效率、大面积、均匀沉积量子点提供可行方案。本发明所述的连续离子层吸附沉积法量子点制备装置实现了量子点的高效、可靠、大面积制备。该技术将在实验室甚至工业生产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推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853049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158712.5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纳米线的透明热疗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用的银纳米线(AgNW)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柔韧性被认为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原材料。由于焦耳效应,透明导电薄膜在通电时会产生热效应。利用本发明的技术可得到一种柔韧性高、热稳定性好、热响应快、热效率高、耐温度急变性能好、热惯性小、发热均匀、无明火的PDMS/AgNW/PVA热疗片。此热疗片可根据不同加热温度的需求,通过调整电阻以及通电电压进行温度调控,透明性有利于直接观察热疗部位情况变化,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2409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64076.1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纺银纳米纤维网络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通过将一定量的硝酸银溶解到乙腈溶液,同时配比一定量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将二者混合形成电纺溶液;在高压下将该溶液静电纺丝成前驱物纳米纤维,通过收集器控制纳米纤维排列方式,通过电纺时间控制纳米纤维分布密度;将纳米纤维转移到硅片上进行加热煅烧,使之转变成银纳米纤维网络;最后使用PVA将银纳米纤维网络剥离,获得柔性透明导电薄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得电纺银纳米纤维网络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尺寸可控、可实现产业化制备,薄膜显示了良好的透明性、导电性和柔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8007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096795.0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1G23/053 , B01J21/06 , B01J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泡沫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钛酸酯与乙醇、醋酸混合,得到溶液A;(2)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到溶液B;(3)将溶液A加入到溶液B中,搅拌加热至形成凝胶状,然后再于400~700℃保温1~3h,由该方法得到的泡沫状二氧化钛的比表面积达50-75m2/g,具有远优于TiO2纳米线和TiO2纳米管的光催化活性,可作为光催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或硅橡胶热稳定剂,以及在催化剂载体、紫外屏蔽、化妆品、光伏电池、功能性涂料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80071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96795.0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1G23/053 , B01J21/06 , B01J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泡沫状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钛酸酯与乙醇、醋酸混合,得到溶液A;(2)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到溶液B;(3)将溶液A加入到溶液B中,搅拌加热至形成凝胶状,然后再于400~700℃保温1~3h,由该方法得到的泡沫状二氧化钛的比表面积达50-75m2/g,具有远优于TiO2纳米线和TiO2纳米管的光催化活性,可作为光催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或硅橡胶热稳定剂,以及在催化剂载体、紫外屏蔽、化妆品、光伏电池、功能性涂料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5642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078725.3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H01L31/09 , H01L31/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供能紫外光探测器,该探测器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和电解液。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对电极之间设有所述电解液,并通过隔膜封装成三明治结构;所述工作电极即负极与所述对电极即正极之间通过电流表相连;其中所述工作电极由导电基底和附着其上的能级匹配的半导体纳米材料组成;所述对电极由导电基底和附着其上的Pt纳米颗粒或者碳纳米材料组成;所述电解液由含有氧化还原电对的乙腈溶液组成。本发明和传统的基于光电导的光探测器相比具有无需外加偏压、时间响应快、探测灵敏度高、电流信号随光强变化线性好以及制作工艺简单廉价、环境友好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80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24346.0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包覆金刚石增加其金属黏合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横置的真空室、带转动轴的电机和带波导管的微波产生装置。所述真空室的左端分别设有石英窗口和进气口,其右端分别设有抽气口和所述电机,其内设有滚筒;所述石英窗口与所述带波导管的微波产生装置相连;所述滚筒的内壁镶嵌有卡片,其两端设有护套,且一端设有六脚支架,该六脚支架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电机相连。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不但便于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应用,而且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大了金刚石颗粒与器具的黏合性能,提高了工具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22064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06130.X
申请日:2011-04-2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溶液: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酒精按比例混合后,经搅拌3~4h后,得到透明的黏性溶液;将所述黏性溶液装入储液瓶;(2)将所述储液瓶通过溶液输入管与喷枪输液口连接,并使所述喷枪输气口与空气压缩机连接;(3)将所述喷枪的喷嘴正对拉丝腔的前端,启动所述空气压缩机,使所述黏性溶液喷射至所述拉丝腔内,所述黏性溶液液滴立即被拉伸成直径为100~300nm的纳米纤维;该纳米纤维从所述拉丝腔的出丝口落入收集装置。本发明采用喷雾拉丝技术,在碘钨灯形成的温度场的作用下将微米液滴最终被拉伸成均匀的纳米丝,解决了传统纳米纤维产率低的缺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