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热源驱动的有机工质吸收式发电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0720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291111.6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热源驱动的有机工质吸收式发电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将有机工质加热为饱和溶液通入第一涡流管中,经第一涡流管膨胀降压后,生成气液两相混合物,2)从第一涡流管中流出的第一过热蒸汽与第一饱和蒸汽混合进入第一膨胀机中膨胀做功;3)从第二涡流管中流出的第二溶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经回热蒸发器放热后进入吸收器;第一膨胀机与第二膨胀机做功带动与其通过联轴器相连的发电机运转发电。本发明将高压的饱和浓溶液进行两级分离,产生冷剂蒸汽用于膨胀做功发电,同时采用循环泵对系统吸收过程的压力进行调节,降低冷凝器的热负荷,从而提高发电系统的热效率,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性。

    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860145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55005.3

    申请日:2017-10-13

    Abstract: 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包括金属井、保温管、多孔体系;所述的金属井深入岩石层,在金属井内部设有保温管,所述的保温管与金属井内壁之间形成进水通道,保温管内部形成出水通道,所述的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在金属井底部连通;所述的多孔体系设置在金属井底部的外围,所述的多孔体系上部为岩石层,多孔体系中设有相互连通的不规则孔隙,在多孔体系的不规则孔隙中充满水。优点是,大幅度提高单井采热功率。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避免对地下水造成影响,保护环境。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5063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14194.6

    申请日:2016-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F01N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器及系统,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器包括有蓄热器和将蓄热器挂接在车辆底盘上的辅助挂件,所述蓄热器包括有保温外壳、尾气流路和热回收工质区,所述尾气流路穿过保温外壳的前后两面,相应在保温外壳的前后面上分别设有尾气进口和尾气出口;所述辅助挂件设置于蓄热器保温外壳的顶部。回收系统通过结合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器、装卸结构、至少一组传输流水线和余热利用端,实现车辆集散点的尾气余热采集与发电的集中实现。本发明通过在车流量动态平衡区域两端建立集中利用余热采集点和余热利用端,通过汽车尾气余热采集端和使用端脱离的方式拓展应用领域,提高使用效率。

    无霜热泵系统中的水溶性防冻液的太阳能再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28291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478985.4

    申请日:2013-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霜热泵系统中的水溶性防冻液的太阳能再生系统,包括有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内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构成连接回路的第一级制冷剂循环系统,由室外换热器、冷却塔、第二循环溶液泵构成连接回路的第二级换热循环系统,由冷却塔、连接管道或槽道、CPC集热器或槽式跟踪型聚光集热器依次连接构成的第三级再生循环系统。为采用水溶性防冻液作为间接除霜型热泵的换热工质,除了室内循环的第一级循环、室外吸热的第二级循环外,增加一个利用太阳能聚光再生的第三级循环,此种方式防冻液再生无额外能耗,无需大量存储防冻液成本低,对系统制热性能无损切有所提高,提高了热泵在冬天低温使用时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一种聚光型太阳能采暖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9973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80634.8

    申请日:2015-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光型太阳能采暖发电系统,其包括:定日镜,用于追踪太阳并将太阳光反射;吸热体,用于接收定日镜反射而来的太阳光并将太阳能转换成供应采暖的热能;光伏组件,设置在定日镜与吸热体之间,在非采暖季节用于遮挡及吸收由定日镜反射而来的太阳光,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的优点是:本系统室外能量的传输全部为光线传输,减少了管道、保温、水泵阀门等常规设备,完全避免了管道保温防冻问题,由于没有管道、阀门等部件散热,保温蓄热箱的散热也被完全利用,系统效率有较大提高;在非采暖季节,利用光伏组件将原聚集在保温蓄热箱吸热面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充分利用了定日镜等设备投资,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一种吸收式热变换器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3074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97136.5

    申请日:2015-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式热变换器,包括第一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前吸收器、第二发生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蒸发预热器、第一吸收预热器、第二吸收预热器,以及与以上容器连接的泵、阀、管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增加第二发生器和三个预热器提高冷剂蒸汽产率和低温热能利用率从而提高系统的热效率,通过增加前吸收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及相关部件提高系统温升幅度。此外,本发明所提出的吸收式热变换器高效运行的操作工况范围相对较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平板集热器用太阳能重力自清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0779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64371.6

    申请日:2013-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平板集热器用太阳能重力自清洁系统,包括有平板集热器,在平板集热器两侧外分别设有可竖直上下移动、具有太阳能吸热功能的左侧容器和右侧容器,左侧容器和右侧容器内灌有液体工质,可随左侧容器和右侧容器重力变化而移动或伸缩的管道,左侧容器和右侧容器分别连通于管道两端,在所述左侧容器和右侧容器正上方的位置分别设有左侧遮光罩和右侧遮光罩;还包括有用于清洁平板集热器的玻璃盖板的清洁装置。本发明通过两个有水容器和管道,通过太阳能吸热后的传质,改变两个容器的自重,集热器两边容器的重力改变后产生升降,带动清扫装置对集热器进行清洁,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利用,减少已有的清洁方式的能源和人工消耗。

    一种非取水式地热热管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9735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15883.0

    申请日:2012-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取水式地热热管空调系统装置。其核心部分包括热管换热器、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和换热器,热水箱、冷水箱、冷却塔、泵、阀、管道则组成辅件部分。利用热管的超高导热性与等温性来吸收和传递地热能,设计合适的热管换热器作为地热能提取装置,其蒸发段沉浸在地热水中吸热,冷凝段安装在发生器中放热。本发明选择溴化锂溶液作为吸收剂,水为制冷剂。本空调系统既可实现制冷功能,也可实现制热功能。制冷工况与制热工况的转换通过相关阀门的开闭即可实现,不需要安装额外换热器。该发明可实现只取地热能而不取地热水的目的,从而避免了提取地热水带来的种种弊端和不利因素,为地热空调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创造了条件。

    一种应用有机工质为冷却液的发动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87943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314131.8

    申请日:2012-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有机工质为冷却液的发动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与发动机、发动机内冷却管、动力传送系统、车(船)载暖风机相连,包括涡轮机、风冷式冷凝器、储液罐、冷却液循环泵、闪蒸器、节流阀、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器和第一至第十二电磁阀。本发明选择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对大气层臭氧层无破坏作用或影响很小、传热性较好、气体比容小、蒸汽压力大的有机工质代替水作为冷却液。通过回收发动机冷却热量和发动机尾气废热,有机工质温度升高,形成的高压蒸汽驱动涡轮机输出动力,既可以驱动车(船)载空调压缩机,也可为发动机提供部分动力。本发明在同一发动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下,通过多种模式下切换实现制冷、制热、供电,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了汽车(船)的运营成本。

    一种多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复合式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116539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080805.8

    申请日:201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复合式热泵系统,包括有冷凝器、蒸发器、发生器、吸收器、太阳能集热器、溶液换热器、工质泵、热水循环泵、冷源循环泵、压缩机、节流阀、减压阀、空调末端、供暖末端、冷源端和第一至第二十二电磁阀。本发明使用同一套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节流阀、减压阀、电磁阀和溶液热交换器能将太阳能空调、太阳能驱动的吸收压缩式热泵和电压缩式热泵耦合在一起,可以在多种模式下切换实现高效制冷、制热,节约了成本,解决了太阳能利用的间歇性和不可靠性问题;使用电压缩辅助模式降低太阳能空调对驱动热源温度的要求,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相应的也减少了建筑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