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44132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191536.2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逐层减薄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等离子灰化技术,用等离子轰击多层石墨烯,然后在高温炉中退火以去除顶层石墨烯,实现高精度的减薄石墨烯。通过多次等离子体轰击和高温退火可以实现逐层减薄多层石墨烯。该发明特征在于将等离子技术对石墨烯改性和石墨烯各向异性的氧化过程相结合,对多层石墨烯进行精确刻蚀,能够实现单原子层精度减薄多层石墨烯,并且保留了减薄后石墨烯的优良性能。其应用领域包括制备石墨烯纳米结构及石墨烯电子器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336588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247262.4
申请日:2011-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单原子层台阶的六角氮化硼(hBN)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将hBN基底表面解理得到新鲜的解理面,然后用氢气高温下刻蚀六角氮化硼,得到可控的、规则的单原子层台阶。本发明利用了氢气对hBN的各向异性刻蚀作用,通过调节氢气比例、退火温度、退火时间来控制hBN的刻蚀速率和刻蚀程度,达到刻蚀出规则单原子台阶的目的。该制备工艺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的工艺相兼容,可以用于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主要应用于新型石墨烯电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14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59935.4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催化剂存在下,六卤代苯在有机溶剂中发生反应,形成石墨烯的悬浮溶液;经过滤、洗涤和干燥除去悬浮溶液中的溶剂和未反应的六卤代苯,得到石墨烯和催化剂的混合物;混合物经酸洗后再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到石墨烯产品;该方法仅用一种有机化合物六卤代苯为原料,根据反应的温度不同,可以控制石墨烯的层数,制得的石墨烯产品即可制备石墨烯器件,其制备方便、后处理简单,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1993065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93157.1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规模化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氧化石墨均匀剥离成氧化石墨烯悬浮溶液,然后,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包括喷雾热解干燥和喷雾冷冻干燥,使氧化石墨烯溶液雾化后去除溶剂得到氧化石墨烯粉体,最后采用无膨胀热处理氧化石墨烯得到无团聚石墨烯粉体。喷雾技术的连续制备过程以及无膨胀热处理过程保证了石墨烯粉体的规模化制备。所制备的石墨烯粉体,包括中间产物氧化石墨烯粉体,没有团聚,在溶剂中分散性能好。其应用领域包括作为填料制备高强度复合材料、导电复合材料、新型气密性和阻燃性复合材料以及新型纳米器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392225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06608.6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186 , C01B2204/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具有原子级平整度解理面的绝缘基底上生长石墨烯纳米带的方法,属于低维材料和新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解理绝缘基底得到具有原子级平整度的解理面并制备单原子层台阶;第二步以具有规则单原子台阶的绝缘基底直接生长石墨烯纳米带。本发明利用了石墨烯在原子台阶和平整解理面上成核功不同的特点,通过调节温度、压强、活性碳原子过饱和度等条件使石墨烯仅沿台阶边缘生长,生长成为尺寸可调的石墨烯纳米带。主要应用于新型石墨烯光电器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93065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93157.1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规模化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氧化石墨均匀剥离成氧化石墨烯悬浮溶液,然后,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包括喷雾热解干燥和喷雾冷冻干燥,使氧化石墨烯溶液雾化后去除溶剂得到氧化石墨烯粉体,最后采用无膨胀热处理氧化石墨烯得到无团聚石墨烯粉体。喷雾技术的连续制备过程以及无膨胀热处理过程保证了石墨烯粉体的规模化制备。所制备的石墨烯粉体,包括中间产物氧化石墨烯粉体,没有团聚,在溶剂中分散性能好。其应用领域包括作为填料制备高强度复合材料、导电复合材料、新型气密性和阻燃性复合材料以及新型纳米器件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619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89258.3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2/194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提供导热系数不低于1200W/mK的低缺陷浓度石墨烯膜;至少一层低缺陷浓度石墨烯膜以隔热层双面包覆夾装方式固定于等离子体设备中以便于等离子体直接作用于低缺陷浓度石墨烯膜;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引发超高温等离子体,对低缺陷浓度石墨烯膜从侧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高质量石墨烯膨胀膜;对高质量石墨烯膨胀膜进行致密化处理,得到高性能石墨烯导热膜。本发明还涉及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高性能石墨烯导热膜。根据本发明的高性能石墨烯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形成的超高温对低缺陷浓度石墨烯膜从侧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突破当前石墨烯导热膜面临的导热系数提升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623622.4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9D7/62 , C09D7/61 , C09D183/04 , C09D179/08 , C09D163/00 , C08K9/06 , C08K9/04 , C08K3/04 , C08K7/18 , C08K9/02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粉体,其包括石墨烯和二氧化硅微球,所述石墨烯和所述二氧化硅微球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所述石墨烯的平均横向尺寸为5‑30μm,所述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0.5‑20μm。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散热涂层中的应用,其应用包括:通过复合粉体提供散热涂料,然后使散热涂料形成散热涂层。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粉体,二氧化硅微球不仅可以提高涂料的耐热性能,而且可以阻碍石墨烯的团聚、改善石墨烯在涂料中的分散性,还可以改变石墨烯在涂层中的取向分布,增加垂直于基底方向的取向比例,从而使涂层同时拥有优秀的横向和纵向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97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02947.4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4/08 , G01N24/10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弛豫传感技术检测探针的构建方法,包括将顺磁性石墨烯量子点分散液和抗体分散液混合,并使用紫外光对其进行辐照,获得磁弛豫传感技术检测探针。本发明具有构建快速(1小时内)、操作简单、无需繁琐复杂活化处理与除杂后处理等优势,所得检测探针具有稳定性强、特异性强等优势。可在无针对某特定标志物的特异性磁弛豫传感检测探针情况下快速构建特异性检测探针,缩短磁弛豫传感技术的检测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28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1131033.1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光致发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三聚氰胺、前驱体与溶剂混合均匀,形成反应液;其中,前驱体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葡萄糖、二甲氨基甲硼烷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反应液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冷却至室温,最后过滤、干燥,得到固态光致发光石墨烯量子点。本发明在室温环境下受紫外光激发时发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在紫外光激发停止后,仍能持续发出肉眼可辨的绿色磷光或延迟荧光,其衰减寿命可达500ms以上,肉眼可分辨时间可达10s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