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8762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879991.3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浆锅炉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属于脱硫脱硝处理领域。所述油浆锅炉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利用脱硝组件和脱硫除尘组件,使得经过油浆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可以经过脱硝组件,利用连续两次脱硝,有效地去除了油浆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脱硝后的烟气再进入到脱硫除尘组件中,利用文丘里湿气洗涤系统,基于文丘里原理,实现烟气与循环液的有效混合,以脱去油浆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及粉尘,确保油浆锅炉烟气满足净化达标标准,降低了油浆锅炉的燃料成本,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215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52610.6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煤油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航空煤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嵌段共聚物P123溶解于无机酸水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使三嵌段共聚物P123充分溶解并混合均匀;加入铝源,搅拌一段时间;并加入铈源和/或镧源,搅拌一段时间;然后加入钴源,搅拌一段时间;之后滴加硅源,搅拌一段时间后,得到一混合物;使该混合物进行晶化反应后,将得到的产物至少经冷却、洗涤、固液分离、干燥、焙烧后,得到所述的航空煤油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航空煤油催化剂是由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航空煤油催化剂在合成气制备航空煤油中的应用。该催化剂能够提高C8‑C16航空煤油组分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4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28613.9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裂纹定量监测的无线超声系统及监测方法,涉及油气管道裂纹实时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将超声信号处理模块设置在含缺陷待检测试样的待检测裂纹缺陷位置,实现对油气管道内壁缺陷的无接触检测,采用超声信号处理模块对缺陷尺寸进行监测,检测深度大、精度高且结果可信度高;本发明将传统有线的超声信号发生和接收系统变为无线控制,可避免人工定位或超声界面耦合不良带来的误差。该无线超声系统将电磁耦合技术和超声检测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油气管道内壁缺陷的无接触检测;采用电磁耦合技术将传统有线的超声信号发生和接收系统变为无线控制,可避免人工定位或超声界面耦合不良带来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29556.6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10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拓扑优化结构三通的增材制造方法,属于管件制造领域。适用于三通的增材制造,将初步三通的整体三维模型导入拓扑优化软件后得到结构最优化的三通;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三通承压过程中应力分布,对拓扑优化三通结构性能进行校核;针对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对拓扑优化三通结构进行尺寸优化。与初步三通结构相比,可实现三通结构最优化设计,降低三通整体重量、提高材料利用率。本发明拓扑优化结构三通的增材制造方法,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制造经拓扑优化后的三通,降低了三通重量和打印成本,大幅度提升三通的承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214935.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水合物生长的可磨耗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输送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球磨法处理铜粉和石墨烯粉,得到石墨烯/铜复合粉体;将石墨烯/铜复合粉体采用冷喷涂方法在基体的表面制备石墨烯/铜多孔涂层;采用阳极氧化法对石墨烯/铜多孔涂层的表面进行改性,获得表面具有纳米条状的Cu2O/CuO复合氧化物的涂层;采用低表面能物质对表面具有纳米条状的Cu2O/CuO复合氧化物的涂层进行浸渗处理,得到抑制水合物生成的可磨耗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73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45383.2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电弧集成增材制造系统及方法,包括集成电源单元、稳压电源、复合运动机构单元、埋弧焊机机头、PLC控制单元、焊剂自动输送及回收装置和焊渣自动回收装置;埋弧焊机机头设置在复合运动机构单元上,复合运动机构单元用于带动埋弧焊机机头运动;焊剂自动输送及回收装置设置在复合运动机构单元侧面,用于铺敷及回收焊剂;焊渣自动回收装置设置在埋弧焊机机头上,用于回收焊渣;稳压电源用于给系统供电;PLC控制单元用于对复合运动机构单元进行运动控制;本发明集成了多种电弧工艺,根据增材打印产品尺寸和性能要求灵活选用,保证了加工柔度和打印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55576.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掺氢环境下的管线钢起裂韧性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试样上进行散斑处理;S2:在高压掺氢环境对散斑处理完成的试样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并对试样的载荷位移数据以及数字图像进行捕捉;S3:当捕捉发现试样发生断裂出现裂纹时,对捕捉的数据与图像进行处理;S4:通过计算确定试样的环焊缝在高压掺氢环境下的起裂韧性。通过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消除高压掺氢环境对断裂力学引伸计的影响,并且采用单轴拉伸的加载方式,获得管线钢环焊缝掺氢环境起裂韧性,减少了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011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68425.X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3K9/028 , B23K9/12 , B23K9/32 , B23K37/0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全位置焊接工艺参数优化装置及方法,能够保证焊缝成型质量和接头性能,同时简化焊接操作,节约试验成本。包括前组对装置、后组对装置、回转减速装置、升降及姿态调整装置、固定架、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前组对装置和所述后组对装置同轴线连接,后组对装置一端与所述回转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固定架包括立柱和底板,回转减速装置安装在立柱上,所述升降及姿态调整装置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升降及姿态调整装置用于调整焊枪高度和角度,所述液压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前组对装置和后组对装置连接用于提供动力,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端分别与回转减速装置、升降及姿态调整装置和液压系统的开关单元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3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292695.X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丽艳 , 杨世亮 , 韩冰冰 , 张艳茹 , 刘文精 , 王俊 , 姚冰 , 邓小军 , 李博 , 肖光武 , 秦文凯 , 董黛莉 , 张霄野 , 陈晓晓 , 梁心蕊 , 赵金涛 , 胡英 , 徐江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剔除油基钻井液污染的页岩油储层含油性评价方法。解决了现有油基钻井液体系下地化热解S1值受污染严重失真无法准确评价页岩油储层含油性的问题。该方法包括:1)采集岩屑地化热解、残余碳分析数据;2)优选可用参数;3)求取TOC校正值;4)对TOC校正值进行误差分析;5)建立油基钻井液S1值初始校正公式;6)获取油基钻井液S1值校正系数;7)获取油基钻井液S1校正值;8)对S1校正值进行误差分析;9)建立了油基钻井液体系下页岩油储层的含油性评价标准,实现对油基钻井液体系下页岩油储层的含油性定量评价。本发明能够剔除掉油基钻井液中有机溶剂的影响,使其恢复到水基钻井液状态,实现对页岩油储层的定量化精准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319429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475939.3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IPC: B23K26/348 , B23K26/70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晶粒尺寸的低温增材制造用丝材及制备和应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配比:C:0.03%~0.10%;Si:≤0.4%;Mn:0.5%~1.5%;P:≤0.010%;S:≤0.005%;Nb:0.07%~0.12%;Ni:1.6%~4.0%;Mo:≤0.4%;Cr:0.01%~0.20%;V:≤0.02%;Al:≤0.05%;Cu:≤0.03%;Ti:0.006%~0.02%;B:≤0.005%,其余为Fe。在不同增材制造的工艺下都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并且低温韧性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可用于低温环境下油气输送领域产品增材制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