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01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62657.3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 中南大学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饱和砂砾土渗透系数预测方法,包括建立优化连续级配方程、调研总结工程中常用砂砾土的实际级配情况、获取满足级配良好所对应砂砾土的级配参数取值范围、级配特征设计、研究级配参数、细粒含量、特征粒径和孔隙特征对砂砾土渗透特性的影响、建立以各因素为自变量的渗透系数计算模型和综合考虑级配特征、粒径特征、孔隙特征和细粒效应的砂砾土渗透系数预测模型等几个步骤。该方法基于优化连续级配方程,综合考虑级配特征、粒径特征、孔隙特征和细粒效应的饱和砂砾土渗透系数预测模型,可快速准确地预测饱和砂砾土的渗透系数,给相关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48522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79026.3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砟轨道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和应用了该监测装置的有砟轨道路基沉降监测方法。该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沉降标杆和保护套管,安装底板设置于有砟轨道路基上,通过安装底板将路基沉降传递至沉降标杆,并通过沉降标杆顶部的位移来反映路基沉降;保护套管套设于沉降标杆,以防止道砟挤压沉降标杆导致测量不准确。特别的,安装底板能够发生形变,并在形变前后具有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处于收起状态时其整体尺寸较小,能够顺利地从有砟轨道轨枕之间较小的缝隙内穿过并移动至路基处。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11281.2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微型桩,所述钢管微型桩包括钢管、位于钢管内部的内浆层和位于钢管外的外浆层,所述钢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普通钢管段、锚固段和嵌固端;所述锚固段上设有注浆孔以及用于装配橡胶膜的卡喉,所述橡胶膜套设在所述注浆孔的外壁上,用于密封所述注浆孔,且所述橡胶膜的内部填充水泥浆形成外凸结构;嵌固端设置在钢管的最下端,用于嵌入基岩层内部。本发明还提供的上述钢管微型桩的具体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钢管微型桩的施工方法不仅可以保证钢管内的注浆浆液不外流,避免桩底部跑浆的问题,注浆量可控,降低注浆成本;同时可增大桩体的侧壁摩阻力,提高钢管微型桩整体的抗压、抗拔、抵抗轴向荷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02456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268936.7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长预制管桩的施工方法,将预制管桩的桩尖沉入土中且将预制管桩的桩身拆分成多节中空的桩体,通过套筒实现桩尖与桩身以及桩身内相邻两桩体间的非固定式连接,利用推杆由下至上地对所述桩尖及各节桩体实行分级推进使得预制管桩逐渐下沉,随着预制管桩的不断下沉增加连接的桩体节数,当预制管桩达到施工的深度要求后,回收推杆并浇筑混凝土以填充桩体间的空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预制管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桩尖承受的桩端阻力与桩身承受的桩侧阻力分离开来,还将整个桩身承受的较大的桩侧阻力分隔成多段较小的桩侧阻力,有效解决了现有设备在预制管桩施工深度方面的限制,从而实现设备的最大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547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79769.4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软弱地层重载铁路隧道的基底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底加固体系,桩梁板结构提高了道床整体刚度,承受道床和列车荷载,将其传递到底部基岩,道床、列车荷载等作用于板结构,通过纵梁、横梁、桩基础依次向下传递至基岩,从而使加固部分与原基底结构形成整体共同工作而得到强化,仰拱结构与隧道拱墙一起承受围岩压力,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本发明基底加固体系,在仰拱结构安装排水管道,以便于在富水软弱地层地质处将初期支护和土壤之间的积水及时排除,可以避免发生翻浆冒泥的问题;本发明施工方法成本较低、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实现免维修、少维修建造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3740982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036212.5
申请日:201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材料,特别是一种加工性能优异的多功能生物医用亚稳β钛合金材料,属于钛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合金的成分范围以质量百分比计为Ti-(18~27%)Nb-(0.5~2%)Mo-(3~5%)Zr-(7~9%)Sn-(0.1~0.3%)O。该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可以调控合金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该合金的弹性模量E为40~73GPa,屈服强度为σ0.2=260~864MPa、抗拉强度为σb=686~1094MPa、伸长率为ε=4~20%,断面收缩率为:20~52%。该钛合金不含Al、V等毒性元素,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冷加工性能优异。该钛合金可以用来制造人工骨、人工关节、接骨板等用于组织修复或替代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790079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77768.9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IPC: E01B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预应力加固强化方法,步骤是:①垂直于线路方向,在路基的一侧向路基内水平钻小直径孔,并穿透路基;②将预应力钢筋的一端通过连接器与钻杆的一端连接;③通过钻杆的引领,将预应力钢筋穿过路基;④将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分别穿入侧压力板预留的锚固孔;⑤预应力钢筋的一端与侧压力板固结,另一端通过侧压力板的锚固孔与锚具连接;⑥通过锚具张拉预应力钢筋,增大路基土的水平压应力并使路基边坡受到侧压力板的强制约束,形成与路基共同工作的预应力整体结构。具有施工时不需要中断行车、各构件均可预制、预应力能有效地改善路基土的应力状态、路基边坡的稳固性显著提高,形成的预应力路基结构抗动力和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6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213605.3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固路基预应力损失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考虑路基中附加应力扩散效应,对土体蠕变进行简化处理,得到路基土蠕变变形方程;建立钢筋回缩变形方程;将钢筋、侧压板与路基接触面中心点后方土体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元件模型,通过侧压板与路基接触面的位移相容性与应力连续性建立联系,构建钢筋张拉力与路基土蠕变的耦合效应模型,得到t时刻钢筋张拉力的预测方程。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土体蠕变引起的预应力钢筋张拉力损失,进而能够指导后续预应力的补张拉,对保障锚固工程的长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0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39057.0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 中南大学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推结构体系,包括承台、拉力杆、被顶推件、顶推驱动件、反力梁和滑板;所述承台位于既有构筑物和滑板之间,所述滑板紧挨承台设置且滑板的上表面与承台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拉力杆的一端与承台连接,其另一端与反力梁连接;所述顶推驱动件的一端连接反力梁,其另一端顶住被顶推件,通过顶推驱动件将滑板上的被顶推件顶推至承台上。本发明实现了顶推过程中承台桩基不会前移挤压地基土,完全避免了对紧邻的既有构筑物的影响,完全确保既有线路的营运安全。此外,无需对地基进行大面积加固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单、传力明确;可以实现多台被顶推件同时顶推,且不会相互干扰,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10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793696.8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 中南大学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群桩和承台联合提供反力的单桩静载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设置在地基土中的多根工程桩、连接全部所述工程桩桩顶的承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地基土中的至少一根试验桩以及设置在每根试验桩桩顶与承台之间的千斤顶,该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试验桩沉降量的位移测量系统。该试验装置利用承台自重和工程桩作为反力装置,摒弃了传统堆载法架设大面积加载平台和巨大堆载,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程和试验安全,节省工作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