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808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54804.8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硝酸镍改性污泥活性炭的制备方法,1)将含水率82%~87%的湿污泥用流化床干燥,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5%~15%,得到干污泥;2)将干污泥颗粒放入高温管式炉中,在400~600℃下炭化0.5~2h,3)将污泥炭化料用质量浓度为45%的浓硝酸等体积浸渍5h,室温过夜,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污泥活性炭;4)将污泥活性炭放入作为改性剂的硝酸镍中浸渍24h,搅拌4h,使硝酸镍负载到污泥活性炭上;5)对负载硝酸镍的污泥活性炭进行加热活化处理:将其在高纯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300~400℃,然后持续数分钟直至尾气中检测不到氮氧化物为止,最后用高纯氮气继续吹扫,冷却至室温取出样品,得到硝酸镍改性污泥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01816925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45408.X
申请日:2010-04-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 Y02C10/08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CO2吸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采用水热或溶剂热法反应制备,将过渡金属铜或锌的硝酸盐和含氮或者含氨基的有机配体分别溶于水或者有机溶剂中,然后,按铜或锌的硝酸盐与含氮或者含氨基的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1.8~1.9∶1的比例混合后反应,将得到的晶体干燥,得到用于CO2吸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该材料。该材料利用过渡金属盐和含氨基的有机配体的键合作用,将氨基活性位及氮活性位点修饰到材料表面,避免了以往修饰氨基阻塞孔道的问题,该材料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且材料自身含有许多与CO2作用的活性位点,提高了对CO2气体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186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256078.X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基碱激发阻控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生物炭基碱激发阻控材料包含质量百分比为50‑70%的原位土和30‑50%的胶体材料;其中胶体材料为灰体材料和复合碱激发剂,所述复合碱激发剂为活性氧化镁和生物炭共球磨而得;本发明的生物炭基碱激发阻控材料在低胶砂比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早期抗压强度,7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9.33MPa;同时生物炭的存在可以更好的吸附截留土壤污染物,防渗性能更好,渗透系数可以达到2.4×10‑10m/s;应用在应急污染场地快速阻控中能够迅速完成布设,成型快速,且污染物渗出浓度更低,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0556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1384793.3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段双源一体化土壤热脱附装置,包括进料单元、热脱附单元、燃烧单元和尾气净化单元;热脱附单元包括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第一回转体下游部分外侧设有密封壳体,壳体入口与燃烧单元出口连接,壳体出口与进料单元入口连接,进料单元出口与尾气净化单元入口连接;第一回转体由热管和第一鳍片连接成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热管沿物料的进料方向倾斜设置,每根热管两端封闭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第一鳍片内壁上设有电加热片;第二回转体由冷却水管和第二鳍片连接成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第二回转体的入口与第一回转体的出口对接。热脱附单元热源来自烟气和电加热,双热源内外布置方式可以大大节约能耗、提高土壤热脱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56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400465.4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降解土壤中氟氯代硝基苯污染的方法,属于土壤修复领域。该方法是将污染土壤与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混匀,然后加入过硫酸盐溶液,再分批次加入过氧化氢,搅拌均匀后于暗处静置,反应结束后即可去除土壤中的氟氯代硝基苯污染。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硝基氯苯、3,5-二氯-4-氟硝基苯等,反应体系产生自由基氧化能力强,反应体系稳定,适用pH范围广,氧化剂利用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流程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适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36664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38341.8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 C01B3/38 , C01B3/16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05 , C01B2203/042 , C01B2203/0475 , C01B2203/0805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82 , C01B2203/1241 , C01B2203/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气化初级燃气的水蒸汽催化重整制氢气的方法及装置,初级燃气经过预热后与水蒸汽充分混合,经过催化反应后经过提纯得到氢气;所述经过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与初级燃气进行换热实现初级燃气的预热,之后再对混合气体提纯得到氢气。本发明所需的原料气为生物质气化后的初级燃气,成本低廉,实现了生物质气化的综合利用,为工业用氢气的来源提供了新的思路;本发明的装置对生物质初级燃气的适应性较好,可以通过调节水蒸汽的量来实现对不同组分的生物质初级燃气的催化重整;本发明利用催化重整后的燃气显热预热生物质初级燃气,实现了余热利用,降低了装置能耗,提高了催化重整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9909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94223.X
申请日:2014-1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的纳米碳纤维-金属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由过渡金属与木质素基纳米纤维通过原位合成形成复合物,复合纤维通过预氧化、碳化和活化制备出高比较面积和催化性能的纳米碳纤维材料。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原位合成技术,将金属元素均匀分散在碳纤维载体表面,保持了炭纤维复合物表面发达的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优点,且凸显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所制备的纳米纤维为有序、直径均匀、廉价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425788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252904.X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J3/725 , C10J3/485 , C10J3/721 , C10J2300/093 , C10J2300/1603 , C10J2300/1606 , Y02E20/346
Abstract: 加压双回路循环流化床煤化学链燃烧分离CO2装置中,加压高密度循环流化床燃料反应器(1)的上部与旋风分离器(2)相连通,旋风分离器(2)的下部通过料腿(3)与错流移动床空气反应器(5)相连通,错流移动床空气反应器(5)的下部通过返料器与加压高密度循环流化床燃料反应器(1)的下部相连通,构成主循环回路I;副循环回路Ⅱ的上升管空气反应器(17)的上部与旋风分离器(18)相连通,旋风分离器(18)的下部与错流移动床燃料反应器(11)连通,错流移动床燃料反应器(11)的下部通过料腿(15)和返料器(16)与上升管空气反应器(17)的下部相连通,而主循环回路I的排气管(10)则通向副循环回路Ⅱ的错流移动床燃料反应器(11)的燃料入口(J)。
-
公开(公告)号:CN103130223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98361.X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1B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城市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城市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将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干燥、粉碎、过筛,称取经过预处理的炭质原料,在炭化料中加入KOH粉末,再加入过量去离子水,置于烘箱中干燥;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放入在瓷盅内,放入热解炉的石英管中,在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的情况下,开始升温,并在此温度下热解,得到活性炭样品。本发明开发采用多组分的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制备基炭材料的方法,可以增大城市固体废弃物制备基炭材料工业化生产和综合利用的可能,扩大活性炭的来源,减少污染并达到废物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25788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252904.X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J3/725 , C10J3/485 , C10J3/721 , C10J2300/093 , C10J2300/1603 , C10J2300/1606 , Y02E20/346
Abstract: 加压双回路循环流化床煤化学链燃烧分离CO2装置中,加压高密度循环流化床燃料反应器(1)的上部与旋风分离器(2)相连通,旋风分离器(2)的下部通过料腿(3)与错流移动床空气反应器(5)相连通,错流移动床空气反应器(5)的下部通过返料器与加压高密度循环流化床燃料反应器(1)的下部相连通,构成主循环回路I;副循环回路Ⅱ的上升管空气反应器(17)的上部与旋风分离器(18)相连通,旋风分离器(18)的下部与错流移动床燃料反应器(11)连通,错流移动床燃料反应器(11)的下部通过料腿(15)和返料器(16)与上升管空气反应器(17)的下部相连通,而主循环回路I的排气管(10)则通向副循环回路Ⅱ的错流移动床燃料反应器(11)的燃料入口(J)。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