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流体阻尼隔振器及并联隔振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463298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856736.9

    申请日:2014-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23 F16F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流体阻尼隔振器,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刚性杆、上主波纹管、下主波纹管、上缓冲波纹管和下缓冲波纹管,刚性杆的轴线上设置有阻尼孔,第一法兰设置在刚性杆的外侧,第二法兰和第三法兰的内圈与刚性杆的两端之间通过膜片弹簧连接,第二法兰和第三法兰的外圈与上连接件固定连接;上主波纹管位于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下波纹管位于第一法兰和第三法兰之间;上缓冲波纹管设置在第二法兰的上侧,下缓冲波纹管设置在第二法兰的下侧;上主波纹管、下主波纹管、上缓冲波纹管、下缓冲波纹管与阻尼孔相通,且充满流体介质。本发明具有无摩擦、流体阻尼、弯曲刚度高等优点,提高了隔振器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双移动体同步移动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6741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228417.4

    申请日:2012-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双移动体同步移动装置,包括:进气管、压气机、发动机、排气管、涡轮、容积腔、连接管、移动体、移动板和弹簧,移动体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管内,移动体的另一端与移动板的左壁面固接为一体,移动板的右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右壁面相连接。当发动机处于低速工况时,移动板向着靠近容积腔左壁面的方向移动,排气管容积相对较小,脉冲能量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进气压力较高,发动机整机性能较优;当发动机处于高速工况时,移动板向着靠近容积腔右壁面的方向移动,排气管容积相对较大,泵气损失较小,发动机整机性能较优。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涡轮单入口的涡轮增压系统。

    动态试验加载装置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6213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82923.0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试验加载装置,其包括刚性支架、背支撑板、空气弹簧、加载盘、止推轴承、转接头、调节装置、转接杆、调压阀、激振器、力传感器,背支撑板下方设有刚性支架,空气弹簧位于背支撑板一侧,加载盘位于空气弹簧一端,止推轴承与加载盘一侧相连,加载盘另一侧与转接杆连接,转接头位于止推轴承上,调节装置位于加载盘顶端,调压阀与空气弹簧连接,激振器与转接杆相连,转接杆上设有力传感器。本发明具有低附加刚度和质量,能同步施加高静载、低动态激励力。

    基于波型转换和振动局域的手性结构周期浮筏

    公开(公告)号:CN102748420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215096.4

    申请日:2012-06-26

    Abstract: 一种基于波型转换和振动局域的手性周期结构浮筏,主要由上面板、中间的多个手性周期结构以及下面板构成,所述多个手性周期结构通过上、下面板装配成一体,多个手性周期结构并排设置在所述面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形成周期性;在所述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手性周期结构是由多层节点以及其周围的韧带组成的周期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手性结构周期浮筏,应用了周期结构产生的阻带通带机制和手性周期结构所具有的波型转换和振动局域效应的作用,使得振动传递在浮筏隔振装置中得到限制和局域,增加浮筏装置中的振动衰减效果,使得手性周期结构浮筏装置具有低频和宽频带的振动衰减特性,以及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优于传统浮筏装置。

    双移动体同步移动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67418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28417.4

    申请日:2012-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双移动体同步移动装置,包括:进气管、压气机、发动机、排气管、涡轮、容积腔、连接管、移动体、移动板和弹簧,移动体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管内,移动体的另一端与移动板的左壁面固接为一体,移动板的右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右壁面相连接。当发动机处于低速工况时,移动板向着靠近容积腔左壁面的方向移动,排气管容积相对较小,脉冲能量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进气压力较高,发动机整机性能较优;当发动机处于高速工况时,移动板向着靠近容积腔右壁面的方向移动,排气管容积相对较大,泵气损失较小,发动机整机性能较优。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涡轮单入口的涡轮增压系统。

    电磁式船舶轴系纵向振动主动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72276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010613171.3

    申请日:2010-12-30

    Abstract: 一种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电磁式船舶轴系纵向振动主动控制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转速计、信号分析及控制模块、功率放大器和电磁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和转速计分别设置于推力轴承基座和中间轴上并将测量得到的基座的振动加速度电信号和轴系的光电信号输出至信号分析及控制模块,信号分析及控制模块接收振动加速度电信号及光电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和特征信号提取并生成相应的动作控制信号输出至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电磁作动器设置于中间轴上并接收放大后的控制信号以产生相应的纵向作动力作用在中间轴,实现轴系的纵向振动的控制。本发明有效降低轴系纵向振动从而最终降低船体结构振动响应,不仅对低频线谱有效,同时对宽带随机激励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基于波型转换的曲梁结构周期浮筏

    公开(公告)号:CN102748423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15097.9

    申请日:2012-06-26

    Abstract: 一种基于波型转换的曲梁结构周期浮筏,主要由上面板、中间的多个曲梁周期结构以及下面板构成,多个曲梁周期结构并排设置在所述面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形成周期性;在所述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曲梁周期结构是由多层小面板和曲梁组成的周期结构,振动沿着该厚度方向经曲梁进行传播时,会发生波的传递和转换,并形成周期结构的阻带特征,使得振动得到极大的衰减;所述各个曲梁周期结构的小面板与上、下面板相连。本发明所提供的浮筏,利用了周期结构的阻带特征,并利用具有波型转换效应的曲梁作为弹性元件来提供静刚度和动刚度,增加振动衰减,实现较低频段内的宽频带隙,增加浮筏隔振装置的低频段和宽频带的隔振性能。

    平置式浮筏隔振装置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1788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11287.3

    申请日:2012-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舰船和潜艇的主、辅机安装的桁架隔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平置式浮筏隔振装置。本发明的平置式浮筏隔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面板、桁架结构和下面板,所述桁架结构包括若干桁架周期结构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平置式浮筏隔振装置综合应用了周期结构产生的阻带通带机制和桁架结构所具有的阻抗变换的作用,使得浮筏装置中的质量和刚度参数优化分布,增加了浮筏装置中的振动衰减效果,使其隔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舰用管接头横向冲击刚度及阻尼特性的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39797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54332.7

    申请日:2010-04-24

    Abstract: 一种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舰用管接头横向冲击刚度及阻尼特性的测试装置,支架上固定横梁,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分别用法兰盘密封固定在被测管接头的两端,被测管接头的中间用法兰盘密封固定圆盘质量块,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分别固定在支架上,位移传感器和圆盘质量块相连以传输位移信号,加速度传感器和圆盘质量块相连以传输加速度信号,第一转接头和第一阀门相连,第二转接头和第二阀门相连,泵设于第二转接头上,压力表设于第一转接头上。对不同类型的舰用管接头,均可通过数量较少的几次试验和简单分析,准确快捷的确定其横向冲击刚度及阻尼系数;同时考虑了接头实际工作时管道内的工作介质、压力对相关参数的影响。

    用于轴系横向振动传递控制的主被动减振支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5375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970383.5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轴系横向振动传递控制的主被动减振支承装置,包括:轴本体转动穿设在轴承座中,轴承座通过被动隔振器安装在基座上,轴承座在水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电磁吸盘,轴承座在垂向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电磁吸盘,两个水平电磁支承和两个垂向电磁支承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水平电磁吸盘与水平电磁支承对中靠近安装,垂向电磁吸盘与垂向电磁支承对中靠近安装,且垂向电磁吸盘位于两个垂向电磁支承之间。本发明通过被动隔振器为轴承提供静态支承力,通过主动电磁支承提供横向动态调整与控制力,可主动调整轴系水平与垂向位置以保证轴系对中状态,并且可主动抑制螺旋桨横向激励通过轴及其基座向船体的传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