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阀双腔压电泵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180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1810533543.8

    申请日:2018-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双腔压电泵,包括,液压循环装置和压电驱动装置,所述液压循环装置包含单向阀与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入流腔与出流腔,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入流腔与所述出流腔之间,所述单向阀实现流体从所述入流腔向所述出流腔进行单向流通,所述压电驱动装置外接交流电,所述压电驱动装置可调节所述液压循环装置内的压力。本发明的压电泵结构采取单阀设计,相比于目前的双阀设计以及其他结构的设计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装配方便;腔内流体流动更加规律,有效的防止或者减少了流体回流,最终提高压电泵系统的压力和流量输出;在减小体积和重量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泵送流体的输出性能,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线圈绕组接线结构、接下线方法及三相电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9401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60177.4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圈绕组接线结构、接下线方法及三相电动机,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线圈绕组接线结构包括设置在电动机的72个定子槽的双层绕组,双层绕组包括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相绕组,通过1‑10、1‑13、1‑14变节距的组合方式,实现了72槽6极三相电动机4路并联的绕组接线,突破了传统设计中并联支路数的局限,能够满足高性能电动机的使用需求;再者,每一相线圈按照指定的节距分布在定子槽中,且确保每种节距的线圈数量在各相间保持一致,以保证三相电阻的平衡,能够在提升槽电流的同时改善电动机内部磁场的分布均匀性,减少谐波畸变率,进而提升电动机运行过程时的效率和稳定性。

    一种预制构件轮廓顶点排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96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43960.5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轮廓顶点排序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产线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数据包信息确定预制构件的所有顶点坐标;判断预制构件是否进行旋转,若预制构件进行旋转,则根据预制构件的顶点坐标对预制构件的顶点进行逆时针旋转90°并对旋转后的顶点进行坐标换算,得到初始顶点集合;根据初始顶点集合判断预制构件的顶点是否需要重新排序,若是,则根据初始顶点集合对预制构件的顶点进行重新排序,生成预制构件的最终顶点集合,若否,则将初始顶点集合作为最终顶点集合。本发明通过预排序和条件判断以及后续的重新排序,确保顶点排序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提高了多边形预制构件轮廓顶点排序的准确性。

    一种4D打印药物缓释新型青光眼引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85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59436.7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4D打印药物缓释新型青光眼引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眼部医疗装置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MMC和F127DA胶束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蒸发后加入去离子水中过滤,得到MMC载药胶束溶液;步骤S2:将MMC载药胶束溶液与温感型水凝胶和光敏型水凝胶混合,磁力搅拌均匀后,加入光引发剂,得到F127胶束交联双网络载药水凝胶;步骤S3:将引流盘的3D模型导入DLP打印机,将过滤后的F127胶束交联双网络载药水凝胶加入墨水槽中,通过数字光投影技术逐层打印引流盘,再与引流管及引流阀连接,得到4D打印药物缓释新型青光眼引流装置。本发明可在温度刺激下实现药物的加速释放和缓慢释放。

    一种水下悬浮缆线侦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7912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96912.7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悬浮缆线侦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水下目标侦测技术领域,应用于拖曳体系统,拖曳体系统包括载体和拖曳体,载体与拖曳体通过缆绳相连;水下悬浮缆线侦测方法包括:将拖曳体释放,当拖曳体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通过前视声呐辅助检测载体行进方向是否存在待搜索悬浮缆线;若不存在,实时获取缆绳的张力数据,拖曳体的状态感知数据和拖曳体的振动数据;基于张力数据、状态感知数据和振动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得到评估数据,并根据评估数据与预设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接触待搜索悬浮缆线。本发明通过高精度的实时探测,拖曳体能够更快地识别和监测悬浮缆线,避免因障碍物引发的作业延误,从而提高作业的整体效率。

    政务流程的建模方法、调度方法、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7667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0115237.4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政务流程的建模方法、调度方法、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流程调度管理技术领域,该通过对政务流程进行结构划分,获取各结构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可根据映射关系和各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建立政务流程对应的Petri网流程模型,从而将不规范且抽象的政务流程的流程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模型,同时,通过库所映射政务流程的各项资源的状态,变迁映射政务流程的活动,托肯映射政务流程的具体资源对象,从而着重考虑了资源因素,体现了政务流程调度问题所具有的资源限制,当建立上述的映射关系后,通过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实现了针对调度问题的模型化描述,形式化地体现了调度过程的状态,从而为后续求解政务调度过程的最优解提供了可能。

    一种静态人体红外识别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7678070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1711137296.1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静态人体红外识别探测器,包括红外线阵列传感器、控制单元,所述红外线阵列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互连接并传输检测信号,所述红外线阵列传感器设置的检测角度为向下的扇形60°角,检测距离为8米。本发明通过红外线阵列传感器技术,在区域范围内可以有效区分人和非人的热源,去识别是否有人,同时会把有人或无人信号通过UART通信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在触动继电器切换指示灯是开与关,达到提示是否有人的状态。

    一种可折叠软顶天窗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8103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14161.8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软顶天窗及车辆,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导轨、滑动件、弹性支撑件及窗布,导轨设置于车顶天窗孔处,多个滑动件于导轨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分别与导轨滑动连接,每个滑动件均包括滑动件本体,至少部分滑动件还包括锁止结构,与设置有锁止结构的滑动件相邻的且靠近标定方向的首端的一个滑动件还包括推动结构;窗布用于遮盖于车顶天窗孔且与滑动件本体连接,在窗布展开的状态下,多个弹性支撑件对应设置于相邻的滑动件之间,且一端与相邻两个滑动件中靠近标定方向的首端的滑动件连接,另一端与窗布连接;导轨上设有分别与各锁止结构相配合的锁止孔。通过各滑动件的分开解锁及逐级折叠,使得窗布不易出现折叠褶皱。

    间隙测量方法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65462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127656.X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间隙测量方法,涉及间隙测量技术领域。间隙测量方法包括摆正设定装置的第一结构并使所述第一结构的第一面朝向上方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的所述第一面处布置标记单元;在所述设定装置的第二结构的第二面处布置待标记单元;按照预设定位方式对所述第二结构进行定位;获取所述待标记单元被所述标记单元标记的被标记部分的顶端与所述待标记单元的底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标记单元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待标记单元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得到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用于表征按照所述预设定位方式对所述第二结构进行定位时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距离。

    一种1T相结构的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243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645397.0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T相结构的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1T相结构的电催化剂包括导电衬底,以及原位生长于所述导电衬底上的二碲化铂和阴离子掺杂二碲化铂,所述二碲化铂和所述阴离子掺杂二碲化铂均为1T相结构。本发明通过阴离子掺杂二碲化铂缓解了二碲化铂晶格过度膨胀的问题,优化了金属d轨道中心位置,缩小了铂原子间距从而提升氢吸附强度,有效提升电催化剂的氧还原催化活性,而二碲化铂和阴离子掺杂二碲化铂均为1T相结构,导电性良好。本发明提供的1T相结构的电催化剂为有效纳米化的贵金属硫化物电催化剂,催化活性强,解决了贵金属硫化物基面活性较差、贵金属利用率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