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51730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36190.5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田保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0R21/21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在将充气机和连接器收容在收容体中的摩托车用气囊装置中,有效地抑制连接器从收容体一侧受到的外力,所述充气体在气体发生部产生气囊膨胀用气体;所述连接器用于将供电用的电线束连接到该充气机的点火部上。安装在自动二轮车上的气囊装置,通过使保持充气机(122a)的下方的下部保持架(129)的垂直延伸部(129c),位于保持器壁部(123c)和连接器(122d)之间的空间,防止保持器壁部(123c)与连接器(122d)直接干扰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927646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51786.2
申请日:2006-09-07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田保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 , B60R21/237 , B60R2021/0088 , B62J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气囊装置和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在安装在摩托车上的气囊装置中,不但气囊小型化,而且有效提高车辆事故时乘员约束力。安装在自动二轮车(100)上的气囊装置(120)的气囊具有在乘员约束区域(130)中乘员(R)的腰部区域内展开膨胀的第1气囊部、在乘员约束区域(130)中乘员(R)的胸部区域内展开膨胀的第2气囊部、避免第1气囊部和第2气囊部与乘员腕部干扰的干扰回避部。
-
公开(公告)号:CN1927642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51781.X
申请日:2006-09-07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田保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0R21/2338 , B60R2021/0088 , B60R2021/23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在安装到摩托车上的气囊装置中,可以有效地实现气囊展开膨胀动作的顺畅化。安装于自动二轮车(100)上的气囊装置(120),将气囊(121)连接到车体一侧的长尺状的织带(140)的松弛部分,在收容气囊时作为折叠部(143)以规定的捆束方式进行保持,并在气囊展开膨胀时解除该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597427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39604.3
申请日:2004-03-12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田保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0R21/16 , B60R2021/0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摩托车中发生事故时有助于彻底保护乘员的气囊构成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技术。在作为摩托车的自动二轮车(100)中,搭载具有发生前方冲突时向形成于乘员前方的乘员保护区域突出并展开膨胀的气囊(122)的气囊装置(120)。气囊装置(120),以保持器(128)的凹部(128a)嵌入手把主体部(104a)的状态,通过主体安装部件(125)安装并固定在手把(104)侧。
-
公开(公告)号:CN1583495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59272.5
申请日:2004-06-15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田保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 B60R21/2338 , B60R2021/23386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摩托车发生事故时有助于彻底保护乘员的气囊构成技术及其相关技术。作为摩托车的自动二轮车搭载了具有气囊(122)和把该气囊(122)连接到车体侧的长尺状的麻布橡胶带(130)的气囊装置。气囊(122)在自动二轮车发生前方冲突时,向乘员保护区域(140)突出而展开膨胀。麻布橡胶带(130)在气囊(122)展开膨胀结束时,通过抵接在前面侧板构成布(125b)外面的延伸部(131)而从车体后侧包住该气囊(122)的车体前方侧,从而借助于该气囊(122)的张力而限制向该气囊(122)的车体前方侧的移动,而另一方面允许在气囊(122)的展开膨胀过程中向该气囊(122)的突出方向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550403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06795.3
申请日:2004-02-26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田保人
IPC: B62J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65 , B62J27/00
Abstract: 提供一种当发生事故时可以可靠保护乘员的摩托车中的气囊构成技术以及关联技术。在作为摩托车的自动二轮车(100)上安装有气囊装置(120),该气囊装置(120)具有当前面发生冲撞时,向在乘员前面的乘员保护区域展开膨胀的气囊(122),以及可以容纳此气囊(122)的保持架(128)。气囊(122)的一部分设置在保持架(128)外部,该设置部分沿手把(104)的长度方向(纵向)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541884A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200410006794.9
申请日:2004-02-26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田保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65 , B62J27/00
Abstract: 提供一种当发生事故时可以可靠保护乘员的摩托车中的气囊构成技术以及关联技术。在作为摩托车的自动二轮车上装有气囊装置(120),气囊装置(120)具有在前面发生冲撞时,向在乘员前面形成的乘员保护区域展开膨胀的气囊(122),以及盖(126)。盖(126)可以覆盖或解除覆盖手把(104)和气囊(122),气囊(122)的第2构成部(124)展开膨胀时,薄壁部开裂,解除对第2构成部(124)的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496911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200310101398.X
申请日:2003-10-17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PC: B62J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7/00
Abstract: 提供关于摩托车的有助于在发生事故时彻底保护乘员的气囊制造技术。本发明的气囊装置是具有气囊121、并且安装在摩托车100上的气囊装置111,气囊121在摩托车100发生前方碰撞时膨胀,从而可以约束要向前方移动的乘员,并且在气囊121的朝向摩托车100的车体结构部131的侧形成嵌合部129,该嵌合部129借助于膨胀时与该车体结构部131嵌合来限制气囊121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407823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110285045.4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 , B60R21/237 , B60R21/231 , D05B3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8 , B60R21/235 , B60R2021/23382 , B60R2021/23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对系绳进行定位的气囊、气囊装置及系绳的缝合方法。气囊是一种通常被折叠且在紧急情况下膨胀展开的气囊(1),并具有:气囊(1)的外片(2)、缝合在外片(2)上并对气囊(1)的膨胀展开时的形状进行限制的系绳(3),还具有:在外片(2)和系绳(3)的连接部中的外片(2)侧所形成的第一销孔(21)、在外片(2)和系绳(3)的连接部中的系绳(3)侧与第一销孔(21)对齐的位置上所形成的第二销孔(31)、将系绳(3)折返并以覆盖第一销孔(21)和第二销孔(31)的方式被缝合在外片(2)上的折返部(32),通过将定位销插入到第一销孔(21)和第二销孔(31)内来固定并缝合外片(2)和系绳(3)。
-
公开(公告)号:CN103796881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80044317.4
申请日:2012-08-01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46 , B60R21/205 , B60R21/2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46 , B60R21/205 , B60R21/239 , B60R2021/23509 , B60R2021/23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干扰物靠近仪表板的状态下副驾驶席用气囊开始膨胀时使气囊内的气体从通气孔迅速地流出而降低对干扰物的冲击的副驾驶席用气囊、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和具备该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车辆。在车辆发生前部碰撞的情况下,充气机(30)进行气体产生动作,气体经由扩散部(20)向气囊主体(10)内流入。通过扩散部(20)发生膨胀,使扩散部(20)及气囊主体(10)开始向仪表板(32)的上方侧展开。在展开初期状态下,扩散部(20)立刻成为大致膨胀完毕状态,气体流出口(25)位于比仪表板(32)靠上表面侧的位置。在扩散部(20)设有凹处(26),该凹处(26)与干扰物(M)相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