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27491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710118997.0
申请日:2007-06-1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鲁丽燕 , 刘建明 , 王全礼 , 周玉丽 , 潘燕 , 杨雄 , 张永青 , 熊万平 , 刘志忠 , 李艳平 , 刘健 , 张崴 , 王新华 , 朱殷翔 , 王勇 , 陈明跃 , 李睿英 , 胡晓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的生产方法,钢坯材质为中碳低合金钢,工艺流程为转炉冶炼→钢包钒微合金化→LF精炼→全保护浇铸→钢坯检查→加热炉加热→控制轧制→轧后控制冷却;其中连铸过程采用130mm2小方坯全保护浇铸;轧制过程开轧温度950-1100℃,精轧入口温度800-950℃;轧后采用两段式或三段式分级控制冷却方式,出一冷段温度控制在700~850℃之间,出二冷段或三冷段上冷床回火温度PSB785控制在600-700℃之间,PSB830控制在570-670℃。经上述方法首次在国内一火成材采用130连铸方坯生产出性能优良的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
-
公开(公告)号:CN10655270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941953.7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钢渣处理工艺,属于转炉炼钢钢渣处理技术领域。转炉渣从闷渣池经打水冷却、分解工艺处理,粒度<250mm的钢渣使用鄂式破碎机将钢渣破碎至<70mm,使用跨带式磁选机分离出渣钢,再使用液压圆锥破碎机将钢渣破碎至<10mm,使用跨带式磁选机分离出渣钢;最终将钢渣处理成<10mm,渣钢含量<2%的尾渣。优点在于,设备布局采用立体垂直布置与环型布置相结合的方式,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少,钢渣处理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552705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941953.7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钢渣处理工艺,属于转炉炼钢钢渣处理技术领域。转炉渣从闷渣池经打水冷却、分解工艺处理,粒度<250mm的钢渣使用鄂式破碎机将钢渣破碎至<70mm,使用跨带式磁选机分离出渣钢,再使用液压圆锥破碎机将钢渣破碎至<10mm,使用跨带式磁选机分离出渣钢;最终将钢渣处理成<10mm,渣钢含量<2%的尾渣。优点在于,设备布局采用立体垂直布置与环型布置相结合的方式,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少,钢渣处理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556047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10497333.5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450MPa级抗氢致开裂压力容器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压力容器用钢板领域。钢板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0.13%‑0.14%,Si:0.20%‑0.30%,Mn:0.90%‑0.95%,P:≤0.008%,S:≤0.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C、Si、Mn三种合金元素的合理添加,匹配相应的轧制工艺,经过正火热处理,在满足一般压力容器钢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屈服强度≥300MPa,抗拉强度≥450MPa,延伸率≥30%,0℃冲击功≥200J,具有良好的抗氢致开裂性能,裂纹长度率≤5%,裂纹宽度率≤1.5%,裂纹敏感率≤0.2%。具有制造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297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275253.5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X80管线钢宽厚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低碳微合金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4~0.08%,Si:0.10~0.40%,Mn:1.40~1.85%,P:≤0.013%,S:≤0.003%,Alt:0.01~0.05%,Nb:0.045~0.08%,Ti:0.008~0.020%,Ni:0.10~0.30%;Cr:0.10~0.30%,Mo:0.08~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钢板的微观组织为均匀细小针状铁素体和少许M-A岛为主,晶粒度为12~13级。通过采用合理的坯型设计、冶炼、轧制规程和强化的UFC+ACC联动冷却工艺等,稳定生产出性能优良的X80管线钢板。优点在于:大幅度降低了冶炼工序成本;充分发挥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潜力;有效提高板形合格率的同时,且能减少轧机和矫直机的高负荷作业的能电消耗,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760582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244373.2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李战军 , 王文军 , 朱志远 , 刘金刚 , 郝宁 , 姜中行 , 蒋海涛 , 刘洋 , 吕延春 , 王彦锋 , 王东柱 , 史志强 , 石树东 , 麻庆申 , 孙硕猛 , 危尚好 , 刘建明 , 陈霞 , 李广双 , 万潇 , 谢翠红 , 杨国伟 , 韦耀环 , 关春阳 , 刘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低碳钢中氮含量的冶炼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工艺特点为:控制转炉冶炼渣量60kg/t钢-120kg/t钢,碱度5-7;圆流出钢、出钢强脱氧,出钢前往钢包底部加入渣料;保证LF炉到站温度,LF炉精炼控制一次加热时间1min-15min,减少增氮;RH真空处理控制提升氩气的流量、真空处理时间≥10min和真空度≤1mbar,真空处理结束向钢包表面均匀撒保温剂;浇铸过程中采用双环缝套管和3mm-7mm垫圈,使用氩封保护,向钢液面加入覆盖剂,整个浇铸过程中保证钢液面覆盖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可以成功的将高级别低碳钢的氮含量可以控制在30ppm以内,为高级别钢种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得连铸坯和钢板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1596581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88139.5
申请日:2009-07-03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2D11/18
Abstract: 一种中间包控流效果的数模评判方法,是采用数值技术模拟跟踪示踪剂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的特征值来判断中间包包型及控流装置优劣。建立了RTD曲线优劣的评价标准:RTD曲线峰值处无量纲浓度大于1,峰值对应的无量纲时间大于0.75的中间包控流效果较佳。该项技术适用于中间包包型及控流装置优劣的判断,可快速有效地评判中间包冶金效果,对现场中间包包型及控流装置的优化改造起到指导作用。该技术也同样适用于水模实验结果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1525681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82517.9
申请日:2009-04-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李战军 , 王文军 , 朱志远 , 刘金刚 , 郝宁 , 蒋海涛 , 王东柱 , 史志强 , 吕延春 , 姜中行 , 石树东 , 麻庆申 , 王彦锋 , 孙硕猛 , 危尚好 , 刘建明 , 刘成 , 谢翠红 , 万潇 , 李广双 , 关春阳
Abstract: 一种用于钢液脱氢的RH真空处理工艺,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工艺为:对RH炉所使用的合金和原辅料进行烘烤;钢水进入RH炉前将合金成分调整到内控范围内,保证在RH真空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成分调整;在钢水真空处理前,对RH真空室进行烘烤,保证真空室内耐火材料的温度在1100-1200℃;保证钢水到RH炉的氧活度≤8ppm;提升氩气的流量控制在8-12NL/(min·t);真空处理开始到深真空的时间控制在2.5-4min,真空室内的高真空度保持在10-100Pa;RH真空处理时间控制在15-30min,其中深真空处理时间控制8-15min;RH真空处理结束向裸露的钢液面加入干燥的保温剂,防止钢液吸气。优点在于:将钢中的氢含量脱除到1.1ppm以下,RH脱氢率可达到81%-86%。
-
公开(公告)号:CN10689379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215148.0
申请日:2017-04-0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7/0006 , C21C7/10
Abstract: 一种耐蚀钢添加锑的冶炼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采用LF合金化方式加入同时在RH精炼过程中严密监控锑含量;在LF初期采用锑锭或锑铁配锑;在RH精炼过程中严密监控锑的含量,严格控制RH的真空度和时间,真空度控制为50Pa~100Pa,深真空时间为10~12min,软吹时间为8~10min,流量控制为0.001~0.0015m3/(min*t),此时收得率为98%~100%。优点是:解决了锑的添加方法和过程含量的控制方法,明确了炼钢过程中锑的收得率和稳定控制规律,实现了成品锑含量的稳定控制,为耐蚀钢的研发提供了技术保证,也为锑的成分优化提供了研究方法。同时取得较高收得率,降低了合金消耗和稳定控制,降低了冶炼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57538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310741740.6
申请日:2013-12-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Ti700MPa级工程机械用宽厚钢板及生产方法,属于高强度焊接结构钢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4~0.09%,Si:0.05~0.40%,Mn:1.80~2.30%,P:≤0.013%,S:≤0.003%,Ti:0.06~0.13%,N:≤0.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精确控制Ti含量,结合热机械轧制及在线超快速冷却技术,无需通过后续热处理,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的700MPa级别10-40mm宽厚钢板,其屈服强度为586MPa~610MPa,抗拉强度为707MPa~735MPa,延伸率>18%,-20℃冲击功≥220J,-60℃冲击功≥170J。同时钢板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并且,生产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