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蒸汽乏汽动力的自动排液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6791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6375.5

    申请日:2013-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蒸汽乏汽动力的自动排液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圆柱腔体、蒸汽锥形体、排水锥形体,密封的圆柱腔体一端与蒸汽锥形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排水锥形体固定连接,蒸汽锥形体窄口端伸入排水锥形体广口端,蒸汽锥形体广口端与蒸汽乏汽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管道上设有蒸汽流量控制阀,所述的排水锥形体窄口端设有混合液出口,所述的圆柱腔体底部设有液入口。本发明的优点是:蒸汽乏汽经蒸汽锥形体,蒸汽乏汽能进行压缩,使乏汽压力升高,能够与水充分混合,排水锥形体对混合液进行压缩,形成一定压力,混合液能够沿较高的高度的外排管排出。整个过程不需要液下泵,即可排出积水,降低日常维护成本。

    一种提高一体化孔板流量计变送器使用寿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783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09660.3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一体化孔板流量计变送器使用寿命的方法,用针筒通过三阀组上面的排污螺丝孔向三阀组内注入隔热剂邻苯二甲酸,以注满三阀组及一次阀以上的正负压导压管为止,待一体化孔板流量计运行1-2h后,用测温枪测量一体化孔板流量计变送器温度,如温度≤70℃则合格;若温度>70℃,则排净隔热剂,并重新注入直至合格。由于邻苯二甲酸既能隔热,又能传导压力,从而不仅可有效延长变送器的使用周期,减少备件消耗和费用支出,而且极大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及测量精度,满足工艺要求。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且不改变一体化孔板流量计的任何结构,一经实施便可立见功效。

    一种消除回收作业区现场气味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055743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717433.9

    申请日:2015-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回收作业区现场气味的装置,包括尾气回收管道、尾气清扫装置、氮气稀释装置,所述尾气管道代替放散管、呼吸阀与鼓风区、蒸氨区、粗苯区、脱硫区各槽逻辑连接至鼓风机前管道,形成闭环的尾气回收系统;所述尾气清扫装置分别设置在鼓风区的焦油中间槽及出冷器上下段水封槽、粗苯区的残渣槽、脱硫区的富液槽处;所述氮气稀释装置设置在脱硫区的冷凝液槽处。其有益效果是:可实现化工作业区尾气回收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零排放,避免了尾气直接排入大气引发着火事故隐患,消除作业现场气味,减少其对员工身体的危害,环保效益巨大,同时也增加了硫铵、轻苯、硫酸的产量。

    一种处理硫代硫酸铵母液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175636U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20850943.2

    申请日:2017-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硫代硫酸铵母液的装置,包括原料泵、原料槽、原料中间槽、成品槽、尾气吸收槽、风机;原料泵入口与原料槽、原料中间槽、成品槽底部放油孔通过管道及阀门相连接;原料泵出口为三通管路,第一路连接装车鹤管,第二路连接搪玻璃反应罐的进料管,第三路连接原料槽、原料中间槽、成品槽的进油孔;离心机进料孔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搪玻璃反应罐的放料孔连接,离心机放料孔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成品槽、原料中间槽连接;风机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搪玻璃反应罐的冷凝管相连接,风机出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尾气吸收槽相连接。优点是:实现了工业化处理硫代硫酸铵母液,并回收母液中的复合铵盐,保证脱硫工序稳定运行。

    地下水池自动补水浮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93320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316110.8

    申请日:2017-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池自动补水浮球装置。包括补水管道、补水阀、十字连杆、浮球、浮球隔离筒、盖板以及地下水池。浮球隔离筒侧壁与底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浮球隔离筒内壁上设有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浮球隔离筒顶部设有圆环型凸起,圆环型凸起上面设有提手;补水阀安装在补水管道上,并且位于地面上,补水阀通过十字连杆与浮球相连,所述浮球放置于浮球隔离筒内,浮球隔离筒放置于盖板上,盖板放置于地下水池上。补水阀门由地下改至地上,便于检修、维护;设有浮球隔离筒,可自由抽出,一旦浮球与连杆脱落,便于将浮球捞起,重新安装;浮球隔离筒内壁设有机械限位,防止液面过高或过低损坏连杆。

    一种便携式锁紧卸车连接管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066322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25575.X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锁紧卸车连接管的装置。由T型套筒扳手、螺丝杆,链条、链板以及卡头组成;所述T型套筒扳手一端为T形扳手,另一端为螺母,所述螺丝杆与链板均设有销孔,所述卡头设有U形卡槽;所述T型套筒扳手通过螺纹与螺丝杆连接,所述链条两端通过销轴及开口销分别与螺丝杆及链板连接,所述链板与卡头焊接,卡头通过卡槽卡在T型套筒扳手螺母端部。将煤焦油运输车卸车连接管快速的锁紧,操作简单方便,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无需消耗铁丝,节约操作成本,降低了蛇皮管的损耗,增加其使用寿命;避免了因卸车用蛇皮管接口捆绑不牢靠或铁丝断裂,造成的焦油泄漏环境污染或操作人员烫伤事故。

    稳定酸雾控制单元硅油温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62885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20108538.4

    申请日:2015-0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焦技术领域保温控制技术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稳定酸雾控制单元硅油温度的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蒸汽伴热、电伴热、电加热器及温控装置、排液管,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在进入酸雾控制单元之Y型过滤器前的燃料气管道上,气液分离器表面设有电伴热;所述蒸汽伴热铺设于气液分离器前的燃料气管道上;所述电加热器及温控装置安装在酸雾控制单元柜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了进入酸雾控制单元燃烧器前燃料气管线堵塞的问题,稳定了进入燃烧器的燃料气流量,稳定了硅油温度,保证了酸雾控制单元稳定运行;2)降低了设备及其维(修)护成本,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降低了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概率。

    一种防止煤气鼓风机入口管道震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702670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03973.6

    申请日:2014-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鼓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煤气鼓风机入口管道震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鼓风机的旁边设置一段平衡管道,平衡管道的一端通过平行管一与鼓风机入口阀门后的进口管路相连通,平衡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平行管二与鼓风机的出口管路相连通,所述平衡管道上设有平衡阀。所述平行管一和平行管二上分别设有放液管和放液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有效,很好地解决了煤气鼓风机开机时,当冲临界转速和关闭鼓风机入口阀门的瞬间入口煤气管线的振动问题,减轻振动对设备的破坏作用,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负压间歇精馏塔回流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207041951U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20850797.3

    申请日:2017-07-13

    Abstract: 一种负压间歇精馏塔回流分配器,包括接收槽、回流管道、回流阀组、采出管道、采出阀组、伴热管道、窥镜,接收槽下部连接回流管道,回流管道为套管结构,内部为塔顶馏分通道,连通精馏塔顶的回流管道,外部为伴热蒸汽通道,通过伴热管道连通集汽缸和泛汽缸;接收槽底部连接采出管道,采出管道为套管结构,内部为塔顶馏分通道,连通负压采出装置,外部为伴热蒸汽通道,通过伴热管道连通集汽缸和泛汽缸;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阀组和窥镜,采出管道上设有采出阀组和窥镜;采用本实用新型取代原易故障分配器,可实现精馏塔塔顶回流的自动调节;运行稳定,故障率低且出现故障时可通过手动调节保产;PLC自动调节,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一种蒸氨塔新型打碱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06391895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21299391.2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氨塔,尤其涉及一种蒸氨塔新型打碱混合器。包括壳体、管路、控制阀、旁通管路、旁通阀、碱泵;所述壳体为圆柱形,两端设有法兰,法兰设有螺栓孔,壳体内部设有三层均匀分布的折流板,相邻的折流板对称放置,所述折流板为大半圆形网状孔板;所述壳体顶部通过控制阀与管路与蒸氨塔相连,底部通过控制阀、旁通管路及旁通阀与蒸氨塔相连,碱泵通过管路与控制阀与壳体底部及蒸氨塔相连,原料氨水泵通过原料换热器、管路、控制阀与壳体底部相连。混合器不易堵塞,氨水有效通过量高,进而提高了蒸氨塔的氨水处理能力;无需频繁的清理混合器,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增设旁通管道,便于设备检修、维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