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5790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489262.7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掺铝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以一定浓度钴溶液为钴源,氢氧化钠溶液为沉淀剂,氨水溶液为络合剂,双氧水溶液为氧化剂,铝盐无水乙醇溶液为掺杂溶液,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散加液方式将掺杂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参与反应,一步制备出梯度掺铝四氧化三钴产品。本发明利用乙醇溶液需与水互溶后,铝盐才能参与反应的特性,减缓了Al3+的沉淀速率,解决了由于Al(OH)3溶度积常数过小而反应剧烈,铝不能与钴共沉淀的问题,保证了制备出产品中铝元素的均匀分布。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掺铝四氧化三钴产品掺铝量为0.5‑1.0%,且铝元素呈梯度均匀分布,激光粒度为5‑8µm,振实密度≧2.5g/cm3,比表面积1.0‑3.0m2/g,呈块状或类球形形貌。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77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769531.5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铁合金高压浸出制备高纯度铜溶液和高纯度钴溶液的方法,属于冶金领域,解决了钴铁合金不易利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一段浸出;二段除铁;除铁后液萃取提铜;制备铜溶液;制备钴溶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钴铁合金不经磨矿,通过常压酸预浸‑高压氧化酸浸‑高压除铁的工艺进行处理,钴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铜的回收率达到98%以上;浸出过程中通过控制硫酸的用量和液固体积质量比,使溶液中的钴离子浓度达到28g/L以上,不用额外添加钴溶液来提高钴离子浓度;得到的铜溶液和钴溶液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55790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89262.7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4 , C01P2004/32 , C01P2004/61 , C01P2004/80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掺铝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以一定浓度钴溶液为钴源,氢氧化钠溶液为沉淀剂,氨水溶液为络合剂,双氧水溶液为氧化剂,铝盐无水乙醇溶液为掺杂溶液,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散加液方式将掺杂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参与反应,一步制备出梯度掺铝四氧化三钴产品。本发明利用乙醇溶液需与水互溶后,铝盐才能参与反应的特性,减缓了Al3+的沉淀速率,解决了由于Al(OH)3溶度积常数过小而反应剧烈,铝不能与钴共沉淀的问题,保证了制备出产品中铝元素的均匀分布。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掺铝四氧化三钴产品掺铝量为0.5-1.0%,且铝元素呈梯度均匀分布,激光粒度为5-8µm,振实密度≧2.5g/cm3,比表面积1.0-3.0m2/g,呈块状或类球形形貌。
-
公开(公告)号:CN10776864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95198.5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52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元素梯度分布的四氧化三钴制备方法,以钴盐溶液为原料,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以及按量计算出掺杂元素可溶盐溶液的量和配制的双氧水溶液,进行合成反应,再进行过滤、洗涤及干燥,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通过随着合成反应时间延长,加入反应釜中掺杂剂的量梯度增加,使掺杂元素在四氧化三钴产品中呈梯度分布,首次制备出了掺杂元素梯度分布的四氧化三钴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215625419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174463.1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简易整流粉体喂料器,包括整流板和下料斗,所述整流板由放射性整流凹槽构成,所述下料斗的下侧连通有闸板,所述整流板的中间部位底端镶嵌有振动器,所述整流板的下侧安装有振动缓冲机构,且整流板通过振动缓冲机构与可升降支架相连接,所述可升降支架的下侧装设有支架,且可升降支架通过脚轮与支架相连接。通过在下料斗出口位置设置可调节闸板,通过闸板控制出料狭缝的宽度,在振动器的振动下均匀下料至整流板上,整流板上放射性凹槽由窄到宽的射线形设置,似的物料均匀分配与每一个凹槽中,在振动器的振动下,在放射性凹槽中从窄到宽,均匀扩散到整流板扇形末端,输入到受料装置中。
-
公开(公告)号:CN215063687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173474.8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煅烧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旋式模块化气氛动态煅烧炉,包括炉体和电机,所述炉体包括炉壳,所述炉壳的内壁连接有物料支撑槽,所述物料支撑槽的内壁连接有螺旋转轴,所述炉壳的内壁连接有隔板,所述炉壳的表面连接有进料口,所述炉壳的表面连接有进气口,所述物料支撑槽的表面连接有支撑槽下料口,所述炉壳的内壁连接有加热槽。本实用新型可十分便利的调节转动速度,从而达到精准控制推料速度的作用,不需多个电机与控制终端配合工作,节约资源,可以将进入到支撑槽下料口中的粉体材料再次进行搅拌,防止粉体材料进入下一层时会发生粘连,有利于下一层煅烧程序开展,提高煅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8248691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21664153.2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合成中高效的提浓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底部为倒锥形结构;浆料进口,设置于壳体上侧侧壁上;底流浆料出口,设置于壳体底部;旋流器主体,设置于壳体内部,旋流器主体的进口端与浆料进口连通;排气机构,设置于壳体顶部,并与所述旋流器主体顶部出气口相互连通;二级分离除泡旋流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部,并位于旋流器主体的底部出料口的上部;三级澄清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部;清液溢流口,设置于壳体顶部。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提浓装置,体积过于庞大、控制精度低、溢流水浑浊、金属损失严重,而且絮凝剂的加入对电池材料前驱体晶核形成及生长存在不良影响,因此难以应用于电池材料前驱体湿法合成提浓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063688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174522.5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煅烧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箱式气氛煅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炉床,且炉床的下侧设置有电加热硅碳棒,所述炉体上侧的左端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炉体下侧的左侧安装有出气口,所述炉床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调节机构,可有效提升炉体内部的空间利用效率,从而得以减少空间的浪费,以提升本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设置有电加热硅碳棒和风机,可使得炉体内部的气体处于流动状态,从而可有效减小炉体内部温区的差异,得以实现物料的均匀受热。
-
公开(公告)号:CN218459476U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21663959.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掺铝碳酸钴的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前驱体领域,解决了现有生产方法影响产品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反应釜,主反应釜内设有第一搅拌桨,还包括副反应釜和提浓机;主反应釜通过第一管道与提浓机的入料口相连通,第一管道上设有提浓阀门和第一泵体,提浓机的提浓物料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主反应釜相连通;副反应釜通过第三管道与主反应釜相连通,第三管道上设有返料阀门和第二泵体,主反应釜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第四管道与副反应釜相连通,第四管道上设有溢流阀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连续生产,避免了反应过程中停釜、分釜及各参数的变化问题,达到铝元素均匀掺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82885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96141.X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粗银粉制备高纯硝酸银的工艺方法。该方法的实现步骤为:在30-50℃的温度条件下,过量的粗银粉与蒸馏提纯后的硝酸反应,控制精制硝酸浓度为65-75%,银与硝酸的摩尔比为1:0.65-0.85,持续反应,得到pH≥4的硝酸银溶液。该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电解粗银粉直接用硝酸溶解造液,其硝酸银溶解液直接加入高纯水调整体系pH≥5,进行水解,脱除体系中的贱金属杂质,精密过滤后的滤液经蒸发、结晶、干燥得到高纯度硝酸银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