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动态无线充电恒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263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07970.3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动态无线充电恒流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动态无线充电系统恒流控制响应慢且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恒流控制方法步骤为:S1对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分析获得输出电流与Boost变换器参数的微分方程,并根据LADRC控制原理和微分方程确定系统的总扰动量;S2根据无线充电系统构建LADRC控制器;S3实时采集充电负载电流、电压信号并传给LADRC控制器,LADRC控制器通过估计各状态变量及总扰动并加以补偿;S4将控制信号限幅后作用于PWM发生器,经驱动电路后控制Boost变换器的功率开关管,实现无线充电系统接收端的恒流控制。本申请具有动态响应快,抗干扰性能强,对系统模型依赖度低,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的优势。

    基于MPC的导电介质WPT系统输出电压调控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89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76056.2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电介质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PC的导电介质WPT系统输出电压调控方法及系统,首先针对导电介质WPT系统建模困难的问题,利用基于辅助变量法的系统辨识技术,辨识出导电介质WPT系统的离散时间传递函数模型。接着针对导电介质WPT系统各个状态变量不可测的问题,利用基于系统辨识模型的MPC技术,设计系统的输出电压控制器,实现仅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实现对导电介质WPT系统的在线闭环控制,使得导电介质WPT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速度以及参数鲁棒性。

    一种基于Hammerstein-IMC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7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64687.3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Hammerstein‑IMC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控制方法,为了解决传统WPT系统控制方法存在参数偏移和通信大时延且控制质量不佳的问题,使用Hammerstein模型来描述系统,并基于Hammerstein模型和内部模型控制原理(IMC)设计闭环传递函数,进一步针对闭环传递函数无法保证系统鲁棒性的缺陷,通过分解M(s)、引入滤波器对闭环传递函数进行改进,并根据鲁棒性定理设定闭环稳定条件,从而实现对WPT系统的内模控制,使输出电压yu紧密跟踪电压设定值uref,降低参数偏移和通信大时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提出的IMC控制方法,可以获得更快的跟踪性能和更高的鲁棒性,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单个调谐参数λ权衡跟踪性能和鲁棒性。

    一种正交中继结构及其构成的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172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3919.1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体为一种正交中继结构及其构成的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继结构包括第一中继子线圈、第二中继子线圈和中继补偿电容,所述第一中继子线圈与所述第二中继子线圈相互正交,且二者与所述中继补偿电容相互串联形成中继谐振回路,本发明利用该中继结构构成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可以在实现正交中继的前提下,按需增大系统的传输功率,且系统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即传输相同的功率,能够在不降低效率的前提下增加系统的传输距离。相比于一般的倾斜中继三线圈系统,正交中继系统使用相同自感值的中继线圈,能够在更小的耦合系数下高效地传输相同的功率,也间接地提高了传输距离。

    基于球冠双D型线圈的多角度抗偏移的水下MC-WPT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220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94373.6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球冠双D型线圈的多角度抗偏移的水下MC‑WPT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球冠双D型线圈式耦合机构并设计合适的耦合机构参数,以及通过设计原副边谐振网络并设计合适的谐振网络参数,使得接收端在三维空间中存在较大角度的旋转偏移情况下,耦合机构互感变化较小,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都能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以输出功率不小于3kW,系统效率不低于85%的无线充电系统为例,利用COMSOL建模分析了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在三维空间中存在偏移时的互感变化情况,互感变化率较小。本发明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系统在互感变化时依然能够保持3kW的输出功率且波动较小,输出效率不低于8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