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采血容器器盖自动开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1104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61278.7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采血容器器盖自动开启装置,包括机架、水平设置在机架上并与机架往复直线滑动配合的拉杆、铰接在拉杆上的开盖勾、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推动拉杆往复运动的推杆机构和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在拉杆移动时顶住开盖勾使开盖勾转动的顶杆。本发明真空采血容器器盖自动开启装置,其通过推杆机构推动拉杆,使拉杆上的开盖勾向顶杆移动并在顶杆阻挡作用旋转,开盖勾旋转从而推动真空采血容器的密封帽向上移动,实现开启,开启过程自动完成,工作效率高,同时推杆机构和顶杆能保证开盖勾每次动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因此可保证开启质量,不会损坏真空采血容器,避免容器破裂、伤人、污染等安全隐患。

    一种颅内压信号特征峰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4016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191820.X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颅内压信号特征峰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了颅内压信号的波形轮廓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数极坐标分布模型,以点与点之间的差向量作为基础特征,该基础特征具有平移和旋转不变性,能够克服颅内压信号的基线漂移的影响,对邻近的波形形态特征敏感,又能捕获波形的全局轮廓信息,从而在整体提高了特征峰识别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在识别过程中,先识别待测节拍信号的均值信号中的特征峰,将之合并到模板数据库中以提高识别准确度,并采用卡方统计检验作为匹配手段,利用了卡方统计检验具有很强鲁棒性、准确度高的优点,提高了本发明方法整体的鲁棒性能和识别准确度。本发明方法实现了计算机对颅内压信号的特征峰识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温敏凝胶冷热调节的细胞片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29727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86443.8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吕永钢 邹杨 杨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温敏凝胶冷热调节的细胞片制备装置,包括一固定框(1),其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半导体制冷片(2)上涂有导热油与培养器皿(3)紧密连接,半导体制冷片(2)并联或串联,通过导线连通接有电源的控制器(6),培养器皿(3)内壁底覆有一层温敏凝胶(4),外壁底布置有温度传感器(5),通过其中的半导体制冷片(2)对温敏凝胶(4)的温度进行调节,实现组织工程细胞片的制备,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温度改变速度快且可适时监控。

    基于波形特征匹配的心电信号R波峰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8918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170490.1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波形特征匹配的心电信号R波峰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波形特征匹配来识别心电信号的R波峰,该特征匹配法以点与点之间的差向量作为基础特征,该基础特征具有平移和旋转不变性,能够克服心电信号的基线漂移的影响;同时,对差向量进行对数极坐标转换并加以分区来度量波形的相似性,这种度量对邻近的形态特征敏感,同时又能捕获波形的全局轮廓信息并对波形抖动具有鲁棒性;此外,通过设定恰当的阈值能够排除干扰信号的影响,进而实现对心电信号R波峰的准确识别和检测。将该方法应用于相关的心电图分析仪器中,能够实现对心电信号中R波峰的准确识别,有助于提高心电图分析设备的检测和分析能力。

    基于修正算法的颅内压信号单波特征点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8530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603580.5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季忠 杨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修正算法的颅内压信号单波特征点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提升小波变换方法对颅内压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并分窗初步提取出颅内压信号中各单波的极值点,再通过修正算法判断这些极值点的准确性,逐一剔除误判特征点、找出漏检特征点,保证特征点识别的准确性。本发明方法提供了以计算机平台为应用基础的颅内压信号单波特征点提取方法,实现计算机对颅内压信号单波特征点的自动提取;以本发明方法作为基础,有助于进一步实现颅内压信号分析设备对各单波的特征参数的计算,提高颅内压信号单波特征参数计算的精度,从而得到丰富的临床诊断信息,增强临床颅内压监护中对颅内压变化趋势的分析和预警能力,具有广阔的医疗器械产业应用前景。

    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852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069933.0

    申请日:2008-07-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识别方法,能够用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识别,可为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结构特征提供参考,通过对血凝素蛋白的识别,从而可以间接地判别其所属的禽流感病毒株的致病性高低,包括如下步骤:a)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氨基酸全息拓扑结构得分矢量;b)应用氨基酸全息拓扑结构得分矢量对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结构进行表征;c)用自交叉协方差方法对每个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表征变量做归一化处理;d)用径向基核支持向量机建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识别模型;e)用径向基核支持向量机建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识别模型。

    一种蛋白激酶磷酸化特异位点计算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0365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191888.0

    申请日:2009-12-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激酶磷酸化特异位点计算识别方法,其特征是:a)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一种新的蛋白质序列结构表征方法-氨基酸三维性质得分;b)用氨基酸三维性质得分表征蛋白激酶磷酸化特异位点的结构特征;c)用费歇尔准则得分方法挑选与蛋白激酶磷酸化特异位点特征密切相关的参数;d)以径向基核支持向量机建立蛋白激酶磷酸化特异位点识别模型,分别以自取代检验,留1/10法交互检验以及外部检验验证方法的预测能力。该发明方法可用于蛋白激酶磷酸化特异位点识别,可为探索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蛋白质磷酸化规律,进一步阐述生命本质和疾病发生机制及研发新药提供重要支持。

    一种蛋白质的β-转角结构预测及特征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8527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69942.X

    申请日:2008-07-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质的β-转角结构预测及特征分析方法,能够用于蛋白质β-转角结构预测,并为蛋白质的折叠识别研究以及蛋白质的整个三维结构预测提供参考,包括如下步骤:a)基于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氨基酸广义信息因子分析标度;b)应用氨基酸广义信息因子分析标度对蛋白质结构中足可解释β-转角结构特征的7-残基滑动序列片断进行表征;c)用线性判别分析建立蛋白质的β-转角结构识别及特征分析模型;d)采取排除非卷曲区域中的残基和状态翻转规则两步过滤措施,保证β-转角预测结果的真实性。

    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8526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69933.0

    申请日:2008-07-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识别方法,能够用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识别,可为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结构特征提供参考,通过对血凝素蛋白的识别,从而可以间接地判别其所属的禽流感病毒株的致病性高低,包括如下步骤:a)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氨基酸全息拓扑结构得分矢量;b)应用氨基酸全息拓扑结构得分矢量对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结构进行表征;c)用自交叉协方差方法对每个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表征变量做归一化处理;d)用径向基核支持向量机建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识别模型;e)用径向基核支持向量机建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识别模型。

    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1147802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10054575.7

    申请日:2006-11-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过度释放的作用。该组合物含有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和炎症阻断剂。组合物的优化成分是:转化生长因子+维甲酸+四环素+NF-κB抑制剂。本发明由于有效的抑制了基质金属蛋白酶过度释放,开辟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的新的有效途径,疗效显著,经修复韧带的张力强度恢复到正常状态。突破了现有技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治采用的外科重建手术只限于“治”,而不能实现“愈”(特别是关节力学功能无法恢复)的严重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