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355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87575.8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辣椒果实镉含量的中药渣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药渣有机肥由矿物源腐殖酸、废弃菌棒、中药渣、碳酸氢铵、草木灰组成。制备方法分为三步:(1)取矿物源腐殖酸、碳酸氢铵和草木灰混合,加水发酵得发酵物料;(2)分别取废弃菌棒与中药渣进行粉碎混合,再加水、纤维素酶、漆酶、半纤维素酶及蛋白酶与之混合酶解,得酶解物料;(3)取发酵物料和酶解物料按1:1混合均匀,加入EM菌液进行堆垛发酵,烘干,即得中药渣有机肥。本发明的肥料解决了现有肥料不能解决的土壤污染带来的辣椒果重金属镉超标的问题,能保证辣椒的生长质量,且对土壤不造成任何危害,达到绿色农业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6931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962783.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香果复合果蔬汁饮料,所述百香果复合果蔬汁饮料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百香果200‑220份、刺梨50‑60份、蓝莓10‑20份、猕猴桃8‑15份、柠檬5‑10份、香橙10‑15份、梨8‑12份、西蓝花20‑30份、西芹15‑20份、胡萝卜10‑18份、紫甘蓝5‑10份、百合5‑8份、苦瓜4‑8份、蜂蜜30‑45份、茶多酚12‑16份、蒸馏水80‑100份;一种刺梨山楂复合发酵果汁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果、预处理、果皮处理、榨汁、灭菌、调味和灌装及冷藏;本发明除了百香果果汁本身,还加入了大量的其它的蔬菜汁,将百香果皮、柠檬皮、橙皮等果皮材料进行熬煮,将熬煮的果皮汁加入在复合果蔬汁中,百香果皮、柠檬皮、橙皮中具备大量果汁中没有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解决了现有百香果复合果蔬汁制作时,直接将果皮丢弃,造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28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09746.8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F289/00 , C08F220/0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渣栽培食用菌菌糠制备复合高吸水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是以药渣栽培食用菌产生的副产物菌糠,经酵素化处理后,在引发剂和助引发剂的作用下,与部分碱中和的丙烯酸和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形成胶稠状物,胶稠状物经漂洗、烘干和粉碎,得吸水材料。本发明对药渣菌糠回收利用,制备过程简单,制备的吸水材料吸水性好,且可降解,能够应用于农业、林业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812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12067.4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辣椒连作障碍的免耕轮作施肥方法。首先,通过在厢面施加由复合肥、腐殖酸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混合成的辣椒基肥,充分运用复合肥的营养成分、腐殖酸有机肥的营养缓释作用和微生物菌剂的抗菌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其次,通过免耕种植蚕豆,利用蚕豆的固氮作用,有效减少氮肥施用量,节约生产成本;通过免耕解决了春夏耕作长期频繁扰动表层土壤,使土壤结构松散,加剧表层土壤养分流失的问题;免耕可增强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促进团聚体形成,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本发明通过混合施肥和免耕轮作,改善了辣椒土壤连作障碍。本发明具有技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见效快,可操作性强,适于推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9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62603.5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PC: C07C319/14 , C07C319/28 , C07C323/12 , C07D213/80 , C07D213/803 , C07J63/00 , C07D309/38 , C07D209/34 , C07D49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硫基甲基酯的制备方法:向容器中加入羧酸和二甲基亚砜DMSO,回流反应5‑15min;反应结束后分离纯化即得甲硫基甲基酯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催化剂、也无需额外填加溶剂、反应时间短,而产率高,为甲硫基甲基酯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09963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1473006.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发酵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真菌感染皮肤病上的应用,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由大皂角13‑17份、珊瑚姜6‑10份、花椒5‑7份、苦参7‑11份、生姜5‑8份、白鲜皮4‑8份、蛇床子3‑6份、防风5‑8份、大蒜3‑5份组成。本发明为民族药配方,按照少数民族用药的配伍原则,配伍合理,所采用的中草药均为无毒副作用,可制成多种剂型,包括水剂、搽剂、散剂、软膏剂、凝胶剂、软膏剂、贴膏剂、涂抹剂、气雾剂或喷雾剂等,尤其是制成的喷雾剂便于吸收,对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具有明显的效果,尤其针对足癣、手癣、股癣、体癣非常明显的效果,对蚊虫叮咬所致的瘙痒、红肿有抑制作用,对湿疹等有良好的治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671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24572.7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刺梨果渣的香菇栽培料,所述栽培料按重量百分数计,是由木屑49%、块状麸皮20%和刺梨果渣30%以及石膏0.8%‑0.9%和营养剂0.1%‑0.2%混合制成的;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和具体的应用方法。本发明利用了贵州刺梨果渣,能够栽培出营养佳、香味浓且生物学转化率高的香菇,不仅找到了价廉物美的新型碳源材料,降低了香菇生产成本,也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刺梨果渣循环再生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实现了废弃物料的绿色、创新、高效综合利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288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10509746.8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F289/00 , C08F220/0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渣栽培食用菌菌糠制备复合高吸水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是以药渣栽培食用菌产生的副产物菌糠,经酵素化处理后,在引发剂和助引发剂的作用下,与部分碱中和的丙烯酸和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形成胶稠状物,胶稠状物经漂洗、烘干和粉碎,得吸水材料。本发明对药渣菌糠回收利用,制备过程简单,制备的吸水材料吸水性好,且可降解,能够应用于农业、林业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1425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88019.8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活性腐殖酸的功能性药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含义活性腐殖酸的功能性药肥由30%~50%的活性腐殖酸,30%~50%的功能性基质,10%~20%的矿物质组成;经过自然发酵堆积而成;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天然含腐殖酸原料,食用菌产业废弃菌棒,中药产业的植物源废弃物以及化工行业废渣制备功能性药肥。具有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的优点。所制备的功能性药肥显著加强了腐殖酸的水溶性,提高了功能性成分有效释放,将施肥与病虫害防治进行整合,在产业化推广中具有省工省力,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品质的作用,有效避免了废弃物资源对环境产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13268.3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PC: C07D311/10 , C07D311/14 , C07D311/16 , C07D311/18 , B01J2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豆素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步骤为:先加入多聚磷酸PPA和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再依次加入取代水杨醛、醋酸酐,氮气保护下加热搅拌反应3-6h;反应结束后分离纯化,即得香豆素类衍生物纯品。本发明合成方法为首次公开,其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催化剂使用量少且廉价易得,衍生物产率较好,不但为香豆素类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为产品规模化生产及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更多可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