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22034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71745.3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式MIMO雷达的发射OFDM波形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随机产生M个长度为,服从[0 1]分布的向量φ1,...,φm,...,φM;(2)定义第m个子载频信号的初始值为并求解第m个子载频信号(3)根据第m个子载频信号设计具有交织结构的第m个发射天线的子载波权值向量并对M个子载频信号依次进行子载频插值,得到子载频序列U0,...,Um,...,UM-1,将其写为矩阵形式,得到子载频矩阵U;(4)对子载频矩阵U按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离散基带信号矩阵u,并将其扩展为带有循环前缀的OFDM发射波形矩阵v=[v1,…,vm,…,vM];(5)对第m个发射天线的OFDM发射波形序列vm进行数/模变换,并上变频到雷达载频fc,得到第m个天线的集中式MIMO雷达的发射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800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404989.8
申请日:2013-09-0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1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残差反馈的多模型高速高机动目标跟踪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计算量大的问题。其步骤是:1)初始化雷达观测值,得到初始状态向量和初始协方差矩阵;2)选择若干运动模型,确定运动模型的状态转移矩阵;3)由运动模型的个数假定初始权值;4)利用状态向量和状态转移矩阵作一步预测;5)利用初始权值对一步预测值加权求和,得到状态估计向量和估计协方差矩阵;6)根据观测值和状态估计向量得到预测误差;7)由预测误差和估计协方差矩阵计算增益矩阵;8)利用增益矩阵和状态估计向量更新状态向量和状态协方差矩阵;9)利用预测误差和状态估计向量更新权值。本发明跟踪性能稳定、计算量小,可用于对临近空间目标的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04865558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15814.9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28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p范数的相位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的联合优化方法。该联合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相位编码信号的码元长度和失配滤波器的长度,以及最大信噪比损失;确定相位编码信号通过失配滤波器的失配滤波器输出结果,以及相位编码信号通过失配滤波器的失配滤波器输出结果的峰值旁瓣电平;构建相位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的优化准则;对优化准则进行形式转换;求解得到相位编码信号的相位、失配滤波器的相位和失配滤波器的幅度;构造相位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本发明能够降低雷达接收通道的距离旁瓣电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07634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89649.X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跟踪状态下预测目标RCS的方法,涉及雷达技术领域,用于预测雷达跟踪过程中目标下一时刻的RCS值,包括:步骤1,设定目标雷达截面积RCS的预测滤波器的阶数为M,步骤2,雷达接收目标自n-M+1时刻至n时刻的回波si;并且记录自n-M+1时刻至n时刻目标的距离,第n个跟踪时刻目标的速度,以及自n-M+1时刻至n时刻目标速度与目标距离的夹角,步骤3,求得在自n-M+1时刻至n时刻的目标复幅度的估计值,步骤4,得到目标在第n+1时刻的目标速度与目标距离的夹角预测值,步骤5,求得目标RCS值的自相关矩阵和目标RCS值的互相关列向量,步骤6,求得目标RCS的预测滤波器系数,步骤7,得到在第n+1时刻的目标RCS的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732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017472.3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时联合优化的MIMO波形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方法在保证发射波形的空间功率分布情况下,空域合成信号的自相关特性较差的问题。其实现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发射波形的相关矩阵;产生初始恒模波形矩阵;确定感兴趣的观测方位角,即自相特性需要提高的方位角;利用序列二次规划设计恒模波形的相位矩阵;根据相位矩阵合成恒模波形矩阵。本发明在波形设计时考虑了发射波形的空域特性与特定方向信号的时域自相关特性,所合成的波形具有期望的空间功率分布,且在感兴趣方向上具有较好的时域自相关特性,可用于MIMO雷达在目标探测及跟踪阶段的波形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9053.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恒模约束的全极化精准干扰波形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接收波束权值与接收信号相乘对雷达角域信号进行恢复,得到两路极化信号;根据全极化雷达阵列响应矩阵、全极化干扰机发射信号及两路极化信号,利用极化散射矩阵对恢复的雷达角域信号进行极化调制,确定干扰机的发射信号设计模型;对干扰机的发射信号设计模型进行迭代求解,生成针对全极化雷达的全极化干扰信号。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极化散射矩阵对干扰发射信号进行极化调制,并对构建的干扰机发射信号设计模型进行求解,能够实现全极化干扰波形的生成,从而能够避免单极化干扰信号容易被识别的问题,提升对全极化雷达的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591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7347.6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受限下的分布式雷达量化信号融合检测方法,包括根据回波信号构建未量化的局部检验统计量;基于最小均方误差量化准则快速求解每个雷达站的量化门限和量化值;根据量化比特数优化设计量化门限、量化值,从而构建量化的局部检验统计量;根据通信因子设定构建通信受限下的量化统计量;对通信受限下的量化统计量进行融合,判定目标是否存在。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融合检测算法由于量化门限求解时间长、忽略通信时延、丢包率、误码率等因素而难以进行工程应用的问题,可快速完成量化门限求解,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系统通信负担的前提下使系统保持较好的检测概率,利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707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219431.7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基地雷达接收信号相参处理的方法,在分布式雷达系统工作在跟踪模式下时使用,包括:根据历史回波观测量的回波观测数和信噪比估计值,确定相位估计差的概率密度函数;根据当前回波观测量的信噪比估计值和该概率密度函数估计分布式相参和非相参检测器的检测概率,通过比较两个检测概率,在计算分布式相参和非相参检测器的全局检验统计量之间进行选择;根据当前回波观测量计算所选定的全局检验统计量;根据所计算的全局检验统计量确定目标检测结果。本发明避免了分布式雷达系统工作在跟踪模式下时,因回波观测量的信噪比较低而导致的目标检测性能差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目标跟踪过程中的分布式相参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30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1460.2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普勒通道最大值量化的分布式雷达目标检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通信带宽大、计算成本高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初始化分布式雷达目标检测系统;每个雷达站进行噪声功率的估计得到多普勒通道的数据;每个雷达站对多普勒通道的数据取最大值并计算其概率密度函数;每个雷达站利用多普勒通道数据最大值的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最小二乘量化方法将多普勒通道最大值量化为实际量化值,并通过通信链路发送到融合中心;融合中心通过量化值获得全局最优统计量,并通过全局最优统计量和虚警率计算全局判决门限,最后根据门限获取空间分辨单元中的目标检测结果。本发明大幅减小了通信带宽,降低了计算成本,可用于计算机视觉、声呐、红外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11740514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87273.1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合作目标的雷达导航误差估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待矫正雷达和参考雷达分别获取t0时刻的第一估计信息和第二估计信息,并分别将t0时刻的第一估计信息和第二估计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根据t0时刻的第一估计信息和第二估计信息,估计待矫正雷达的误差参数;信息处理中心根据误差参数,矫正t0时刻的第一估计信息,得到目标t0时刻的运动参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待矫正雷达和参考雷达得到的目标在同一时刻的第一估计信息或第二估计信息来矫正待矫正雷达的第一估计信息,确定目标的运动参数,不需要各个雷达对目标进行同步的测量,能够提高在运动场景中对雷达导航误差估计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