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离子基元的像素式多取向双层纳米光栅线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619981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10350.3

    申请日:2016-09-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等离子基元的像素式多取向双层纳米光栅线偏振器,包括基底、过渡层以及像素层;像素层由超像素结构单元阵列组成;超像素结构单元包括0°趋向的双层纳米光栅、45°趋向的双层纳米光栅、135°趋向的双层纳米光栅以及90°趋向的双层纳米光栅;双层纳米光栅由介质光栅以及位于介质光栅的凹槽以及凸起表面的金属层组成;介质光栅的周期为260nm-300nm,占空比为0.5-0.7,厚度为90nm-110nm;金属层的厚度为70nm-90nm;在双层金属纳米光栅像素块的基底表面引入一层低折射率的过渡层,过渡层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器件的效果而且避免了对金属的刻蚀,使得制作工艺更为方便快捷。

    基于荧光陶瓷及双层纳米光栅结构的偏振白光LED

    公开(公告)号:CN10609891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714744.9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荧光陶瓷及双层纳米光栅结构的偏振白光LED,其可根据结构参数进行调制工作波段,其中在450nm~650nm可见光范围消光比大于20dB,TM波透过率高于60%。本发明在荧光陶瓷基底表面引入一层低折射率的过渡层,过渡层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器件的效果而且避免了对金属的刻蚀,使得制作工艺更为方便快捷,并且在过渡层表面集成一种介质光栅和双层金属的复合结构,将复合结构与蓝光GaN基LED相耦合,最终实现偏振白光出射。过渡层和介质层光栅为氟化镁、二氧化硅、PMMA等半导体材料构成,纳米光栅为铝、银、金等金属材料构成。

    一种大视场衍射光子筛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5429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19311.5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视场衍射光子筛,直径为D,包括透明平面基底和镀在该透明平面基底上的不透光金属薄膜,所述不透光金属薄膜上设有环带状分布的通光小孔,所述通光小孔的位置分布满足方程其中,f为光子筛的焦距,n为通光环带的环带序列,λ为光子筛的工作波长,R为光子筛的半径,η为小孔分布的操控系数,xm和ym是光子筛第m个小孔的中心位置,m=1,2,3,…,num,其中通光环带半径约为小孔半径本发明提出的大视场衍射光子筛的最终成像对离轴像差不敏感,可以在大的视场范围内清晰成像,与传统光子筛相比,在相同数值孔径下的视场角度有明显的拓展。

    全介质超薄二维圆偏振二色性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482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69385.5

    申请日:2016-06-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介质超薄二维圆偏振二色性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实现直接产生圆偏振光和区分左右旋圆偏振光的作用。该结构包括基底与覆盖于基底之上刻蚀在介质层中的Z型通孔;本发明的起偏器在1.50μm‑1.61μm波段圆二色性平均在70%以上,在1.53μm处圆二色性最高可达到98.3%,并具波段较宽,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的特点,在以后的光学传感系统、先进的纳米光子器件以及集成光学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一种位相编码的宽带光子筛

    公开(公告)号:CN10513751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10910.6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 G02B27/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相编码的宽带光子筛,直径为D,包括透明平面基底和镀在该透明平面基底上的不透光金属薄膜,所述不透光金属薄膜上设有环带状分布的通光小孔,所述通光小孔的位置分布满足方程 ,式中,f为宽带光子筛的焦距,n为通光环带的环带序号,λ为光子筛的工作波长,R为宽带光子筛的半径,α为三次编码系数,k为波数,xm和ym是第n个通光环带上第m个小孔的中心位置,m=1,2,3,…,num,其中,,小孔半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同时具有位相编码板编码功能和传统光子筛聚焦功能的宽度光子筛,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光子筛对波长的敏感性,且在不影响光子筛分辨率的情况下,拓宽了光子筛的带宽,同时提高了能量效率。

    宽带反射型亚波长矩形环阵列四分之一波片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953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343575.9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反射型亚波长矩形环阵列四分之一波片及其制作方法,该波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玻璃基片、第一金属层、玻璃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由若干周期性的二维环形孔径阵列构成,二维环形孔径中相邻的两个孔径长度L1、L2相等、宽度W1、W2不等,当入射的线偏振光以偏振方位角θ从第二金属层上方入射时,第二金属层上的反射场沿两正交方向分量的位相Фx,Фy满足相位差为π/2,π或3π/2;并且当θ=45°时,振幅分量Ex、Ey相等。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在1.55um波长处实现了1/4波片的功能,且在130nm的超宽波长范围内,两正交分量的相位差变化低于π/2的2%,整个波带范围内反射率都达到90%。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湿蒸汽干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1933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154245.0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湿蒸汽干度测量装置,包括宽带光源、偏振分光器件、光纤耦合器、光纤准直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元件、多通道光谱仪、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计算机,光纤准直器放在一旋转台上,光纤耦合器为Y型光纤,该Y型光纤包括总连接端以及自总连接端分开延伸的两个分连接端,总连接端与光纤准直器连接,两个分连接端分别与宽带光源及偏振分光器件连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元件为具有两个直角面的直角棱镜,直角棱镜的两个直角面上分别镀有金属薄膜且镀有金属薄膜的面与待测湿蒸汽接触。本发明结构简单,传感器体积小,耐高温高压,精度高,测量范围大,能够实现实时在线连续测量。

    一种反射镜波前编码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7618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410016290.9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射镜波前编码成像系统,至少包括一个主镜和一个次镜;所述主镜或所述次镜中的任意一个镜片的面形集合有特定的位相编码面形。通过本申请公开的反射镜波前编码成像系统,实现了对目标的波前编码成像,无需通过添加额外位相板来对光波进行编码,因而大大简化了传统波前编码光学系统,使整个系统尺寸变小、重量变轻、系统装调难度减小。

    基于周期式啁啾结构的等离子激元光谱吸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9736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49477.1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周期式啁啾结构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光谱吸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第一金属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若干光栅,所述光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体层和位于所述绝缘体层上的第二金属层,所述光栅至少在沿X方向或Z方向或同时两个方向上是线性啁啾的。本发明由于光栅周期采用线性啁啾使得共振波长呈现线性分布,并覆盖较大的光谱范围,通过适当调整光栅啁啾系数和由上金属层/绝缘体层/下金属层构成的谐振腔来实现和拓宽整个禁带的带宽,给实现低且平坦的反射禁带提供了可能。在相位匹配和亚波长尺寸的限制条件下,通过适当的设计,可以实现宽带的近完美吸收。

    一种多彩变幻的光纤照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52258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194441.6

    申请日:2011-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彩变幻的光纤照明系统,包括发光器、耦合器、程控器和光纤束;所述的光纤束由n股体发光的细光纤绞合在一起形成一根发光的集合光纤束,n为大于1的整数;在n股细光纤中,有1~n股的细光纤在不同的位置被截成两断,截断面上涂有反射材料,截断后的细光纤绞合在一起将集合光纤束分为若干段;集合光纤束两端的细光纤通过耦合器与发光器耦合;程控器控制发光器,集合光纤束的每一段同时发出相同或不同的色彩。发光器通过程控不断变幻色彩和发光强度,通过细光纤不同的组合方式使集合光纤束在不同的部位耦合出不同的、不断变化的色彩,该光纤照明系统具有多彩变幻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